
《城南旧事》阅读检测试题及答案.doc
7页《城南旧事》阅读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1、《冬阳 童年 骆驼队》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2、《惠安馆》讲述的是疯女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4、《城南旧事》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5、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 )6、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 )7、《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真实的生活写照 )8、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 )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10、宋妈在我家当奶妈他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11、《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贼,后来被抓了 )12、《兰姨娘》的结局就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13、《城南旧事》写的是英子成年后的事情 )14、《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拉尼国际电影节上或得金鹰奖 )15、兰姨娘不会吸烟 )16、林海音有四个兄妹。
)17、“我”唱了五年的骊歌,这“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18、林海音的新家搬到新帘子胡同,很想一把汤匙 )19、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都会带些家乡特产 )20、《城南旧事》中的林海音七岁来到北京生活 )二、选择题(1-15题单选,16—20题多选)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 )A、先母林黄爱珍女士 B、林海音的父亲 C、宋妈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 )A、兰姨娘B、母林黄爱珍女士C、宋妈3、《我们去看海》中把皮球踢掉的是( )A、妞儿 B、秀贞 C、刘平4、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 )A、青记 B、肉瘤 C、伤疤5、德先叔是()A、国民党B、贼C、大学生6、《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前流泪的原因( )A、挨打前,“我”因为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B、成绩考砸了C、“我”想吃驴打滚儿7、《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时哭号的原因( )A、爸爸生病了B、挨打时,“我”因疼痛而哭号C、爸爸不让我吃八珍梅8、《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在课堂上差点流出眼泪来,原因分别是( )A、在课堂上,“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又流下了眼泪。
B、“我”想马上要毕业了,心里难受C、“我’想到父亲偏爱弟弟9、《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儿童小说B、散文C、诗歌10、主人公小英子最爱吃( )A、八珍梅B、驴打滚儿C、糖葫芦11、在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 )A、好人B、坏人12、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 )A、小英子B、妞儿13、爸爸叫“惠安馆”是( )A、灰娃馆B、惠难馆C、飞安馆14、在《惠安馆》一文中,妈妈叫“惠安馆”是( )A、灰娃馆B、惠难馆C、飞安馆15、宋妈叫“惠安馆”是( )A、灰娃馆B、惠难馆C、飞安馆16、林海音的代表作( )A、《城南旧事》B、《晓云》C、《生命的风铃》17、《冬阳 童年 骆驼队》描绘了英子童年生活中的哪些场景( )A、学咀嚼B、议驼铃C、问行踪D、剪驼毛18、《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的爸爸是一个( )的人A、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了爱心B、鼓励孩子要坚持,战胜困难C、很重感情,为弟弟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D、特别有爱心,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19、《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情严重,将要离开人世间的句子( )A、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好几枝了,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子。
B、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C、爸爸的花儿被驴踩坏了20、《城南旧事》中的人物有( )A、秀贞B、宋妈C、贼D、父亲E、兰姨娘 三、填空1、小英子不喜欢宋妈的丈夫,一口黄板牙,就像他的( )2、陈家的伯伯说,英子的爸爸喜欢( ),所以有一堆儿女3、英子爸爸说,无论什么困难事,只要( )就闯过去了4、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 )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宋妈在英子家住了( )年5、宋妈离开我家时最舍不得( )6、英子的弟弟和( )一般大7、宋妈跑遍了北京城的( ),也没有一点点丫头的英子8、英子挨爸爸的打以后,上学再也没( )9、英子小学共( )年10、《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 ),我们还学过她的作品《 》《城南旧事》借一个孩子——( )的眼光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11、这部小说是由( )个故事组成,分别是《 》、《 》、《兰姨娘》、《驴打滚》、《 》四、照样子,请你补充相应的故事名称或主要人物。
《 》——(秀贞 )《 》——(“小偷” )《兰姨娘》——( )《 》——(宋妈 )《 爸爸的花儿落了》——( )五、下面的片段描写的是谁?出自哪个故事?1、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他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他”指的是( ),出自《 》 2、她从矮桌上拿起了一件没做完的衣服,朝我身上左比右比,然后高兴地对走进来的她的妈妈说: “妈,您瞧,我怎么说的,刚合适!那么就开领子吧她”指的是( ),出自《 》 六、段落分析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离别多……”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虽然,这些人都随着我长大没了影子了。
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也一块儿失去了吗?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七、走进人物,体会情感1、书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里,他(她)是个怎样的人? 2、小英子是幸运的,因为她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她的童年是快乐的,她养了一群可爱的小鸡,经常在大树下抓“吊死鬼”,用凤仙花涂指甲,做西瓜灯;她帮助妞与秀贞母子团圆,促成兰姨娘和德先叔的婚姻可她的童年又充满忧伤,身边最亲的人一个一个离开了她,包括她最亲爱的爸爸,使她在小学毕业时时不得不承担一个大人的压力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是否也能体会到她的快乐与忧伤?你会由此联想到一些什么?请你能把当时的场面和感受说得具体些《城南旧事》阅读检测试题一、判断题6、13、15、16、19、20题是错的,其余都是对的二、选择题1、A、2、B、3、C、4、A、5、C、6、A、7、B、8、A、9、A、10、A11、A、12、B、13、C、14、A15、B16、AB17、ABCD18、ABCD19、AB 20、ABCDE三、填空题1、 驴 2、花3、硬着头皮去做4、英子 4 5、弟弟6、丫头子7、马车行 8、迟到 9、6 10、 林海音 11、5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爸爸的花儿落了四、 《惠安馆》——(秀贞 妞儿)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兰姨娘 德先叔) 《驴打滚儿》————(宋妈 黄板牙) 《爸爸的花儿落了》 ————(英子 和 爸爸)五、1、爸爸或父亲、《爸爸的花儿落了》2、秀贞、惠安馆六、怀念童年或对童年逝去那种淡淡的哀伤。
《论语》十二章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 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为政》)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为政》)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②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①者②不如好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④之者 (《雍也》) 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①,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③我如浮云《述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①择其善者②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子在川①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子罕》)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①可夺帅也,匹夫②不可夺志也《子罕》)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①志,切问而近思②,仁③在其中矣《子张》)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课外古诗八首 7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夜发清溪向三峡,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