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S版】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18文天祥教案2.pdf
4页18* 文天祥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 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 认识 8 个生字 ,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教学重点 :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 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查阅有关文天祥的资料教学课时: 1 课时一、导入(一)同学们 , 你知道“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的意思吗?(二)你知道这光照千秋 ,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的诗句, 是谁写的吗?交流学生搜集的有关文天祥的资料三)今天 , 我们一起学习第 18 课文天祥四)板书课题 ,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一)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 , 读通句子二)指读课文 , 检查读音 相机理解“脍炙人口、 炽热、骁勇善战、大义凛然”等词语三)整体把握课文通过读课文, 你对文天祥有哪些了解?(分段)1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炽热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人第1 自然段)2文天祥是在父亲的教育与影响下,成为一个有理想、 有抱负的爱国青年。
第 2 自然段)3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 ,举兵抗元 , 最终失败第 3、4 自然段)4文天祥拒绝劝降 , 大义凛然 , 慷慨殉国第 58 自然段)5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千秋长在第9 自然段)三、抓住重点内容 ,感受人物品质 , 默读课文 ,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 ,说说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从文中找出对他的评价吗?紧扣“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抓重点词句感受一)重点留意第3 自然段文天祥的语言:1 在国家危难之际 , 南宋的许多文官武将怎么做的?文天祥又是怎样做的?你能抓住哪些重点词句来理解?(展示课件第四屏) 文天祥郑重地说:“国家有难 , 却没人来解救 , 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组织勤王军 , 就是想为天下人做个抗击元军、不怕牺牲的榜样,希望各地官民效法 ,共同保卫国家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个句子,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组织勤王军)3带着你的理解再读一读这个句子学生评读4(展示课件第五屏)看这幅图, 文天祥站在高处 , 对那些产生悲观情绪的人郑重地说:(再次朗读文天祥的话)(二)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抓第 5 自然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1(展示课件第六屏)在张弘范让他给坚持斗争的南宋爱国将领写劝降信的情况下 , 他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千古流传的名篇 ,听老师讲讲诗的大意 你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文天祥怎样的精神了吗?(这句诗意是:自古人生在世 ,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 死得其所 , 留下这颗赤诚之心, 光照青史吧!)2自由读 , 结合上下文体会文天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妥协, 不投降 ,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板书:凛然正气)3(展示课件第七屏)朗读三)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抓第 6 自然段文天祥的语言:1(展示课件第八屏)面对这些花言巧语, 文天祥无比蔑视 , 他坚定地回答:“国家虽亡 , 也不能有二心;为国牺牲的目的也决不在于留名!” 相机理解“蔑视” , 它的反义词是什么?为国牺牲的目的也决不在于留名!表明文天祥铮铮铁骨, 忠心耿耿的崇高精神2指导朗读(读出无比轻蔑的语气四)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抓第 8 自然段文天祥的话: 1 (展示课件第九屏)“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 , 宋朝亡了 , 我只有死 , 一死之外 , 无可为者。
感悟:文天祥面对牢狱的折磨、沉重的刑具、死亡的威胁, 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2读出自己的感受3 (展示课件第十屏) 出示课文中的图 , 教师引读第 8 自然段 (板书:慷慨殉国)(五)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自由读 , 理解“浩然正气” , 说说读懂了什么四、总结同学们 , 我们感受到文天祥怎样的人格品质?(板书:炽热的爱国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 这篇文章又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文天祥的人格品质的?(通过具体事例如组织勤王军、多次严词拒绝劝降, 慷慨殉国)五、拓展文天祥这种浩然正气使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们从古以来 ,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 有拼命硬干的人 , 有为民请命的人 , 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现在你理解这句话了吗?你还知道谁是这种人?板书设计18* 文天祥组织勤王军多次严词拒绝劝降炽热的爱国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凛然正气慷慨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