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管理]樱花与剑—日本商业智慧.doc

169页
  • 卖家[上传人]:给****
  • 文档编号:49696920
  • 上传时间:2018-08-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4KB
  • / 16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樱花与剑——日本商业智慧》 作者:吴岩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 日本是从战败的废墟中重建起来的 作品内容提要 日本经济的成功是世界经济的奇迹日本型经济和日本化现象蔓延全 球学 习日本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的热潮方兴未艾我们以二战后 日本经济复兴的过程 为基础、追本溯源,探讨大和民族经济成功的 内在因素,总结日本经商成功经验, 归纳日本商业智慧,力求使读 者全面而透彻地了解日本商业的精华 从战败废墟中重建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的侵略战争吃了败仗, 在这一天无条件投降 日本国内由于空袭的破坏,满目疮痍,遍地废墟死亡人数有 668315 人,其 中 99.5%是空袭的被害者建筑物的毁坏,以当时 币值计算,竞达 4967000 亿日元,占日本国家财富总额的 42%工 业部门的灾害更加严重,日本 56 种产业的生产设备,仅存水力发电 等五种尚具生产能力外,其他产业全部破 坏无遗由于旧殖民地的 丧失,不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无法取得,国民的粮 食也告断炊因 此,工人没工做,国民没饭吃,简直是一幅惨不忍睹的战败 地狱图国民生活首当其冲的是通货膨胀,日银券的发行量,半年之间,由 303 亿日元,增至 615 亿日元,增发了两倍。

      物价也就随着涨了两倍以 上,万物 齐腾其最大原因是临时军事费的支出,特别是高级将官 以下,军人与军属 的退职金占去 839 亿日元此外,兵工厂和海空 军火厂等军需厂的应付帐款,也占去 266 亿日元为了补偿这些支 出,日银才增发了两亿货币发行量 由于临军费及旧军需厂的支付金过于庞大,造成了战后通货膨胀的金 融 危机遂于 1946 年由联军总司令部发布了“金融紧急措施令” , 通过这个措 施令,企图阻止通货膨胀的蔓延为了把战后的日本财政经济重建起 来,另 外又制定了法人战时营利所得税、个人财产增加税和财产税 等三种新税,从 财政增收上,限制通货流通量的迅速增大 另外,防止通货膨胀的有效政策,尚有粮食政策的主要食粮的强制收 用, 及防止黑市、生鲜食品的再统制规定等措施并拟出物价对策 要纲,规定煤 炭等基础物资的统一价格,建立基准的特价体系其他有关国民生活用品的 统制令、紧急就职对策要纲等,具体地作出 了通货膨胀的种种对策 当时,吉田内阁的当务之急,便是把防止通货膨胀与物价优先作为最 紧 要的对策其次,便是把生产活动恢复起来,解决超休生产,以 挽救工人失 业因此,战后第二年的政府一般会计预算总额,增加 到 1190 亿日元,岁出增加 4.1 倍的 292 亿日元。

      另外,特别会计 预算,则另立岁出 2311 亿日元和一般会计合计达到 3501 亿日元 日本政府最感头疼的是资金问题,战后的财政再建,如无美国的经济 援 助,便无法重建起来这个所谓“复兴援助” ,直到 1951 年,日 本独立才宣 告终止6 年合计美援总额是 21.18 亿美元日本的战 后经济复兴,主要是 美国帮助日本,才能把产业经济恢复到战前的 水准 产业复兴的资金来源,便靠复兴金融金库这家政府所设立的银行来提 供当初设立的资本额为 100 亿日元,到了 1948 年,便增资为 1450 亿日元 这是靠发行复兴金融债来增资的,到 1948 年底,共发行复兴债达 1091 亿日 元复兴债的设备融资对象,集中于煤炭、钢铁、肥料、 电力、海运和纤维 等六部门产业,约占全体融资的 84.5% 战后第三年,亦即 1948 年,对日美援的增加,是居于美苏的对立, 冷战 的开始美国占领军改变了对日政策,希望日本的经济能够安 定起来因此, 联军总司令部所发布的“企业三原则” 、 “赁银三原 则” (“工资三原则” ) 和“经济安定九原则”等,都是针对日本经济的安定而制定的 “九 原则” 有下述的“九项目”: (一)支出要节流,收入要开源,尽早做到综合预算的平衡。

      (二)促进和加强租税计划,漏税者彻底课以刑事追诉 (三)融资对象产业,以对回复经济有贡献的诸事业为优先 (四)为使工资稳定,应作出有效果的计划 (五)加强现行的价格统制计划,若有必要可扩大范围 (六)改善国外贸易管理的操作,加强现行的外汇管理 (七)用现行的限量配给措施,以振兴出口贸易为最大的目标 (八)增大主要国产原材料和工业制品的生产 (九)提高粮食提供计划的效率 这个“经济安定九原则” ,是美国扶植战后日本经济自立起来的基本 作 法战后日本的经济复兴,便遵循这九项原则振兴起来 解散独占企业体系的“财阀解体” 战前日本大财阀,是康采恩(Konzem)形态的巨大独占资本亦即在 生 产、流通、金融等各个领域,具有支配地位的株式会社(股份有限公 司)的 大企业控股公司便是综合支配组织内各家公司的大本营,乃高度发 达的独 占体系并且更具有家族主义的性格,由同一家族形成封锁的支配权 力的中 枢 联合国占领军当局认为,日本财阀具有几个特点:(一)日本的产业 乃 完全操纵于日本政府所支持的少数大财阀控制之下 (二)产业控制 权的集 中,存续了劳资之间的半封建关系。

      竭力抑低工资、阻碍劳动工会的 发展、 扼杀民主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国民感情 (三)在一小撮握有特权的财 阀控制 之下,强行低廉的工资与追求利润的提高,造成了国内市场的狭隘化 在不 断地商品出口之下,迫使日本走上帝国主义发动战争之途 (四) 日本的对 外侵略战争,财阀制度的弊害,要比人的因素占更多的责 任 基于以上的认识, (1)联军总司令部颁布财阀解体的“基本指令” 1946 年依令成立“持株会社(控股公司)整理委员会” ,共有 83 家财阀 的公司被 勒令解散,和 56 名财阀的家族所保有的有价证券被勒令 移管1947 年 6 月, 日本政府自行颁布“独占禁止法” ,同年 12 月制定“过度经济力集中排除法” 至此,日本财阀的解体工作遂告完成 当时,被指定为解体对象的财阀有: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四大 财 阀属下的 83 家公司被勒令放弃保有股份的财阀家族共有 10 家 56 名,其中 三井家 11 名、岩崎家 11 名、住友家 4 名、安田家 10 名、中岛家 5 名、野村 家 4 名、浅野家 4 名、大仓家 4 名、古河家 2 名、鲇川家 1 名等 十大财阀 中三井、住友及安田等四大家的控制力,又占压倒性的地位,而三井 及三菱 的财力,更是大得惊人。

      中岛、鲇川(日产)可算是新兴的财阀,是 “九一 八事变”发生以后才飞黄腾达起来的前者以制造飞机为主,后者则 是以生 产汽车为主野村、浅野、大仓及古河等,都是具有历史的旧财阀 野村于 1906 年创立证券公司开始,1922 年便掌握了几家纺织公司浅野则 于 1868 年成立日本钢管公司、浅野水泥和浅野重工大仓也是成立于明治初 年(1868 年) ,是以贸易商起家(其前身是军火商) ,有名的大仓组便是本家 古河 是以矿山为中心,渐渐扩展范围,掌握了商事、电机、机械及化学等 行业 当时,占领军当局的“对日政策” ,为了尽量避免采取强硬的手段, 故 其实行解体的经过是温和缓进的命由四大财阀代表直接和日本政府 磋商, 几经折冲才于 1945 年 11 月 4 日作成定案其内容有:(一)四大 财阀所持 有的全部有价证券,及所有商社、法人的所有权、管理权等统统移交 日本政 府所设置的整理委员会管理 (二)各财阀所持有的所属公司股份, 由政府 移管之后,则发给十年后保证还清的政府公债,与其相抵换 (三) 三井、 三菱(岩崎) 、住友、安田一族的成员,则从其银行及事业的现职上 引退。

      (四)各财阀在其控股参加公司所担任的董监事等职务也应当辞退 (五) 各财阀对其旗下公司的命令权与管理权,也应该停止行使 基于“证券民主化”的原则, (一)优先卖给该公司的从业员,并限 定 不得购买超过 3 万日元 (二)持有该股份总数 1%以上的股东,不 得参加 认购结果,公司从业员 90230 名,认购 17448050 股,公司所在地 居民 4615 名,认购 2416768 股,合计 94768 名,认购 19884818 股 这样,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经济基础的排他性和封锁性的同族康采恩的 解 体,终告完成只可惜财阀的解体不够彻底,并且对金融资本的过分 温存, 财阀复活便通过另一种方式,以银行为主体,在战后不到 20 年之间, 便再“整 编” 当然,不能说占领军对日本的银行制度改革完全没有贡献,只是说温 存 了财阀系的大银行而已占领初期,美国对日本的特殊银行最不能理 解,这 些银行虽是民营的银行,却受到国家的特别保护和监督,这在英美是 不可想 象的事日本的特殊银行有:日本银行、横滨正金银行、日本劝业银 行、日 本兴业银行、北海道拓殖银行、台湾银行、朝鲜银行及朝鲜殖产银行 等八家 银行。

      1945 年 9 月 3 日,占领军发表了“外地的外国银行及战时特别金融 机关 的封锁”备忘录,把朝鲜银行、台湾银行、朝鲜殖产银行及战时金融 金库等 21 家外地银行关闭可是,以贸易金融为中心业务的横滨正金银行, 却在被 勒令关闭措施之外,改组为普通银行1946 年 12 月,以资本额 5000 万日元, 设立了东京银行日本劝业银行及日本兴业银行,则在民主化的作法 之下, 被存续下来了兴银便作为一家供给长期奖金的政府机关,和日本银 行一齐 成为国家的银行劝银和北海道拓殖银行,则作为存款银行再重建起 来,和 东京银行一样都是普通银行后来,兴银也转为普通银行,但仍继续 发行债 券 从这一连串的所谓银行“民主化”来看,财阀系的三菱银行、三井银 行、 安田银行、住友银行等四家,都未受到分散或改革占领军迂回曲折的金融 制度改革,只做到日银的民主化和特银的废止而已特殊银行都已变 成普通 银行之后,政府的财政资金融通,则有必要设立政府的金融机关来进 行复 兴金融金库便应运而生1950 年以后,开发银行、输出入银行、农 林渔业金 融金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政府金融机关先后成立。

      这些银行和特 殊银行 最大的不同,是它们清一色是政府经营的银行,银行的“民主化” , 应该做 到金融要离开政府的管制才对,结果政府的金融机关越来越多,便被 说成是 “民主化的形式化” 劳动民主化与“劳动组合” 联合国占领军的日本经济民主化三大政策:一为进行“财阀解体” 二 为制定“劳动三法” 三为实施“农地改革” 作为日本经济民主化的 第二 环,便是劳动的民主化劳动民主化的中心课题,便是制定劳动对策 的“劳 动三法” 根据劳动法产生出来的工人组织,便是“劳动组合” 这里, 要 补充说明一下:日语“劳动者”即指“工人”而言所以, “劳动三 法”就 是“劳工三法, “劳动组合”就是“工会” 联军的工人政策,是针对战前法西斯政权的工人镇压政策而发的战 前 日本只有官方的大众运动,而没有劳动运动,工运是受强烈压制的 占领军 为了不使法西期思想的复活,便强化工人的组织,允许工人的社会运 动,意 图用社会主义来对抗法西斯主义另一方面,日本工人的工资超低, 由于国 民生活困难和国内市场狭隘,便很容易走上对外侵略之途因此,工 人运动 的解放和工人的扩大保护(保护最低工资) ,便成为日本经济要达到 民主化 不可或缓的作法。

      1945 年 9 月 9 日,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表了“日本管理方针声 明” , 同月 22 日,成立“日本管理政策大纲” ,主张奖励自由主义倾向, 灭绝国家 的军国主义因此,把新闻法、国家总动员法、军机保护法等战时法 令加以 废除,并把大日本产业报国会,及大日本劳务报国会等战时统制工人 的组织, 加以解散1O 月 21 日,废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