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说政论文等汉译英的语体和措辞.docx
6页浅说政论文等汉译英的语体和措辞 【摘要】与其说语体是个文学概念,还不如说是个语言学概念如何通过语体来反映原文的特点和风格?两种语言移译时语体是双向的,风格也是双向的,忽视了语体,风格自然受到影响本文拟通过实例对政论、外事、时事等语体的相关文字作一简单叙述,以凸显这类文字汉译英的语体特点关键词】语体译文风格双向理解完美表达H315.9A1674-4810(2011)14-0024-02翻译涉及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相关知识汉译英涉及汉语和英语,而相关的知识告诉我们:汉语把独立成篇的文字分为“文学”和“文章”,把研究“文学”和“文章”的学问分别称作“文学学”和“文章学”,而英语则无此类划分,只有stylistics(文体学)依照学术上的说法,如《文体学引论》,文体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文体指文学文体,包括作者的个人风格广义的文体指一种语言的各类语体尽管汉语和英语的术语表述不同,但事实上汉语有多少种语体,英语大致上也有多少种汉译英的译文质量如何,首先要看译者能否正确运用相应的英语语体,该语体所要求的文字表达技巧,以及保持与原文风格一致的完美表达一政论文稿的英译1.政治含义是政论文英译的核心“特别是原文涉及到的哲学思想、政治理论等方面的重大原则问题时,要一丝不苟,仔细推敲,把原文意思弄准。
同时,翻译政论文要有较强的政策和策略观念例如:“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句话起初被译成:(1)Solidarityisrealizedthroughstrugglesanddestroyedthroughconcessions.(2)Unityisachievedbystruggleanddestroyedbycompromise.关键是“退让”二字要译得准确,因为这句话的策略观念就体现在这两个字上concessions和compromise都含有“理性的和解”、“双方让步”的意思而这种让步是不会导致“团结亡”的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策略来讲,在不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前提下,是可以作必要的让步和妥协的,但不能无原则地一味退让于是改成:(3)Ifunityissoughtthroughstruggle,itwilllive;Ifunityissoughtthroughyielding,itwillperish.Yielding一词较好地把“退让”的贬义表达出来了2.原文神韵的再现是从内容到语体风格都要忠实于原文既要反对死扣原文字面,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机械主义;又要反对置原文于不顾,随心所欲的自由主义。
希望同志们留神译成Ihopeyoucomradesherewillkeepyoureyesopen.这句话表达语气是关键留神”不一定用attention,“keepsomebody’seyesopen”是形象语言youcomradeshere”表现语感,加上you和here味道就大不一样了这样的句子在方方面面都与原文的神韵一致再如,“要知道,如果不赢得这场斗争,社会主义就没有希望译成:Makenomistake,ifthisstruggleisnotwon,socialismisimpossible.这里“makenomistake”使“正话反说法”达到了翻译的最高境界——化境二外交文稿的英译外事外交翻译的原则性很强,对于重要含义的词句,特别是涉及方针政策的词句,必须严格掌握分寸,这也是外交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说到这一点,我们首先会想到在国际上经常会碰到台湾的代表身份问题,亚太经合组织成员(APECmembers)问题,香港作为一个独立的关税地区(aseparatecustomsterritory)问题等1992年10月,彭定康提出所谓的“政改方案”(Theso_calledconstitutionalpackage)。
我国领导人表示:“如果英方坚持这么做,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1)IftheBritainsideinsistsondoingso,it’snotabigdeal.(这不是什么大事2)IncaseBritainadheretoitsopinion,it’snothingimportant.(这无关紧要3)OnconditionthattheUKpersistsindoingso,itdoesn’tmatter.(没关系)这三句译文只作了对事情的客观评价,未能表达原话的深层意思其实,这话的实质涵义是:“我们不怕,最多重起炉灶1998年3月19日,朱镕基担任总理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有句话是:“我感到惶恐得很字面上可译为:Iamhorrified.其实原话语中并无“惊吓”的意思,有人建议解译为IamdeeplyworriedlestIwillletmypeopledown.(我深恐我的人民会失望联合国中东22号决议有一句话说:“以色列军队应从其占领的领土上撤出去译成:TheIsraeliforcesshouldwithdrawfromtheterritoriesoccupiedbythem.英译文中territories之前的冠词the必须译出,它意味着以色列必须从占领的全部领土中撤出去。
不加冠词the则意味着只从部分领土撤出可见外交语体对文字的要求有时是极其严格的再如,“可以鼓励、劝说台湾首先跟我们搞‘三通’:通商、通航、通邮译成:TheycanencourageandpersuadeTaiwanfirsttohave“threelinks”withus,namely,linksoftrade,travelandpost.汉语的“通”,英语用links比用exchange好,“exchangeoftrade”不恰当,因为trade本身就是双向的,而exchange是“交换”,“交流”的意思,“通”字含义不明显三时事文稿的英译“时事或新闻的英译要求译者对事件有深入的了解,考虑要全面,包括发稿后对周边和西方的影响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不给对手以可乘之机,指责对方错误的同时,指明改错方向时事或新闻的英译要求译者对选词措辞有深入的研究凌原在谈《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的英译时说:“翻译的一半功夫在语言水平,还有一半功夫在查阅爱泼斯坦曾批评《北京周报》将美国国务院译成USStateCouncil,正确的译法应是StateDepartment例如:“一些观察家注意到中国有意使美中关系冷下来。
译成:SomeobserverssensehereanattemptbytheChinesetohardenU.S._Chineserelations.“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深层次改革译成:Topressonwiththein-depthreformoftheeconomicstructure.“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译成:Isolationcannotdevelop.一般情况下译者会将此句译成Chinacan’tdevelopwithoutthehelpoftheworld.但是显然不如前句那样具有英文的“原汁原味”四结语英国著名语言学家MartinJoos曾概括出五种不同的语体:冷淡体、正式体、征询体、随便体和亲密体本文以上涉及的内容大概可以简单地归为“正式体”,但是笔者无意对语体做严格的定义,因为语体与风格、语域、语类、语言变体等概念既互有联系又互有区别它们各自的确切定义还有待语言学家作深入探讨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语体会影响译品的语言风格并与翻译质量密切相关译者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参考文献[1]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2]陈镇球.谈政论文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问题[J].翻译通讯,1979[3]徐成时.新闻编译[R].1992年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外宣研修班的演讲[4]凌原.从《人权问题白皮书》的前言谈起[R].1992年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外宣研修班的演讲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