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肌膏质量标准研究.docx
11页生肌膏质量标准研究 裴广柱 施书东 马振莲 摘要 目标:研究制订生肌膏的质量标准方法:择生肌膏的制备工艺、药味或有效成份判别和有效成份含量测定三大项目进行研究制备工艺研究关键是对生地、当归、生龟板的提取,改高温油炸法为水煎提取法,对应调整其它工艺步骤;药味或有效成份判别采取薄层色谱法、理化法和显微判别法;有效成份含量测定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制备工艺研究成功,取得了一系列主要技术参数,新工艺制品疗效提升36%;成品制剂中全部方药均实施了判别检测;生地、当归、炉甘石三味成功进行了关键有效成份含量测定结论:该研究为制订新的质量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生肌膏; 质量标准; 制备工艺; 方药判别; 含量测定 生肌膏方药由珍珠、龟板、生地、当归、生石膏和炉甘石等组成,功效滋阴解毒,生肌敛疮,促进上皮愈合,主治疮疡不愈、烧伤烫伤等长久临床实践证实,在中西药同类制剂中,生肌膏独具尤其显著的诊疗效果但因为受到医药科技发展的限制,其质量标准工作一度停滞不前为了科学地继承发扬中医药精华,依据目前科技发展新形势,我院药学工作者对生肌膏质量标准的建立进行了研究现从制备工艺、成份判别和含量测定三个主要方面论述。
1 制备工艺 1.1 工艺过程 1.1.1 取麻油2021g置加热锅内加热至260℃,加入生血余,维持油温260℃~300℃,30min,至血余完全炭化,捞出血余炭,置乳钵内加少许油液研成细糊状,备用;油液另置,备用 1.1.2 取麻油1000g,加热至100℃,加入当归炸提20min;油温升至130℃,续炸5min,至当归饮片微焦而还未炭化时捞出,油液过滤备用 1.1.3 将过油当归残渣合并生地,水煎法提取2次,每次45min,煎液过滤,浓缩成稠膏备用另将生龟板碎成0.5×0.5cm2粗粒,水煎法提取6~8次,每次60min,以手拈龟板即酥为度,煎液过滤,浓缩成稠膏备用 1.1.4 将5000g新油兑入炸过血余炭的油液中,维持油温220℃,投入生石膏粉和生炉甘石粉熬炼30min;另取蜂蜡熔化过滤后兑入油液中续炼10min,降温,维持油温80℃,备用 1.1.5 将1.1.2油液和1.1.4油液混合为a;将1.1.3两组稠膏混匀后加适量无水羊毛脂研和均匀为b;按等量递加法将a和b研和均匀,维持温度50℃,为c;取适量c膏和珍珠粉、血余炭糊研和均匀,剩下c膏分次等量兑研,成为终膏d即可。
1.2 制备工艺研究 1.2.1 油炸血余 油炸血余意在制炭在1个大气压和25℃±5室温条件下,油温低于260℃,血余不发生炭化反应;油温达260℃开始出现炭化反应,但反应不完全;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热的蓄积和转换,生血余才能渐次炭化,达300℃时才会展现较完全的炭化反应,此时血余炭呈蜂窝状固态,用金属软膏刀击之有声,说明恰到好处油温超出300℃,血余炭受热液化,逐步产生无焰燃烧和油、炭有焰燃烧油温300℃超出30min,血余炭无显著改变,但无制剂意义 1.2.2 油炸当归 油炸当归,目标是溶提挥发油用100℃麻油炸提当归,沸点低于100℃的挥发油均可大部溶出,但饮片表面不变色,说明100℃油温对当归饮片的脱水能力尚不显著油温超出100℃,较高沸点的挥发油开始溶出,这时当归断面由黄白色逐步变成暗黄色,证实当归开始脱水但假如油温超出130℃或130℃超出5min,则当归快速炭化当归一旦炭化,就失去了以后的水提价值所以,油炸当归必需尤其强调控制火候,兼顾溶提挥发油和以后的水提水溶性成份 1.2.3 水提生地当归 生地主含梓醇及大量多糖,当归主含除上述挥发油,尚含阿魏酸及多糖两组有效成份均系亲水疏油物质。
老工艺经260℃高温油炸,药油又经60min熬煎,使以上成份损失几乎达成100%,成品制剂中相关成份判别均呈阴性反应新标准采取水提法,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情况,成品制剂中相关成份判别均呈阳性反应,相关成份的含量均和中药饮片剂量呈平行关系,使成品中相关成份的含量测定成为可能 1.2.4 水提生龟板 生龟板的关键成份为氨基酸,亦是亲水疏油物质老工艺亦经260℃高温油炸,药油又经60min熬煎,造成100%损失新标准依据相同相溶规律,改油炸法为水提法,使成品中氨基酸的判别和含量测定成为可能水提生龟板,必需注意,要以生龟板入煎,不能够砂烫品入煎砂烫品当然轻易煎出有效成份,但从中医理论观,生龟板擅长滋阴潜阳,而砂烫龟板滋阴潜阳功效降低为了最大程度把生龟板中的氨基酸提出来,除合适增加提取次数和提取溶剂之外,应将生龟板碎成小块或粗粒,增大和水溶剂的接触面积经过比较计算可知,一块12×18×0.2cm3的生龟板,假如碎成0.5×0.5×0.2cm3小块,表面积将会增大863倍,提取效率对应大幅提升生龟板中氨基酸提尽的“度”就是把生龟板煮“酥”,手拈龟板,一拈即碎 1.2.5 控温缩时 控温是指控制大组分油性基质的熬炼温度;缩时是指合适降低熬油时间。
本标准中,除油炸血余炭过程,使25%的基质麻油达成300℃外,其他75%的基质麻油升温均控制在220℃以内,大组分油液熬炼时间也从过去的60min缩减为40min如此控温缩时,可大幅度降低麻油在高温长时间条件下大量的分解、氧化、聚合反应,大幅度降低低分子醛、酮的生成,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火毒的产生生肌膏是外用中药软膏,没必须象制黑膏药那样,使麻油高度分解高度聚合,相反,麻油药液熬的“嫩”一点,却能使生肌膏疗效显著提升,用于早、中、后三期外科疮疡诸证,均为适宜 1.2.6 混合兑膏 用水提法搜集到了生地、当归和生龟板的稠膏,随即面临怎样将水提稠膏和大组分油性基质混合的问题实践证实,必需处理三方面问题:第一是选择适宜的W/O型乳化剂,将水提稠膏乳化切割,然后和大组分油性基质混合;第二是选择适当的温度70℃~80℃,使乳化切割成功;第三是研磨作功三者缺一不可,但以第一个条件最为主要曾做过数次试验,用单硬脂酸甘油酯乳化的水提稠膏,一样在70℃条件下,研磨作功量,超出用无水羊毛脂乳化水提稠膏研磨作功量的100%还多所以,选定用无水羊毛脂作W/O型乳化剂 2 成份判别 成份判别方法,包含理化法,薄层色谱法和粉末显微法。
多种方法所用的试剂、仪器、材料,供试品均由本院药厂提供,所用对照品由山东省药品检验所提供 2.1 炉甘石 2.1.1 碳酸盐 取生肌膏1.0g,加乙醚10ml溶洗2次,弃去醚液,搜集残渣,加50%乙醇10ml荡洗2次,弃去乙醇液,残渣加10ml稀盐酸,即出现泡沸,发生二氧化碳气,导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 2.1.2 锌盐 取以上炉甘石的稀盐酸溶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解 2.2 生石膏 2.2.1 钙盐 取生肌膏1.0g,加乙醚10ml溶洗2次,弃去乙醚液,残渣加50%乙醇10ml荡洗2次,弃去乙醇液,残渣加10ml稀盐酸溶解,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 2.2.2 硫酸盐 取供试品溶液,滴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另取供试品溶液,滴加醋酸铅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 2.3 珍珠(粉末) 取生肌膏1.0g,加乙醚10ml溶洗2次,弃去乙醚液,残渣加50%乙醇10ml荡洗2次,弃去乙醇液,搜集残渣,干燥、研粉,置显微镜下观察:(散在状态)不规则碎块,半透明,具彩虹样光泽。
表面颗粒性由数至十数薄层重合,片层结构排列紧密,可见致密的成层线条或极致密的微波状纹理置紫外光灯(365mm)下观察,显浅蓝色或亮黄色,以环周部分较明亮 您身边无偿贴心的教授 2.4 龟板(氨基酸) 取生肌膏1.0g,加乙醚10ml溶洗2次,静止,弃去乙醚液,残渣加乙醇10ml荡洗,静止,弃去乙醇液,残渣加水10ml溶解,水溶液过滤,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加茚三酮试液0.5ml,水浴加热15min,溶液显蓝紫色另取供试液1ml,加新制的1%硫酸铜溶液和40%氢氧化钠溶液(1:1)混合液数滴,振摇,溶液显紫红色 2.5 地黄(梓醇) 取生肌膏1.0g,加乙醚10ml溶洗2次,静止,弃去乙醚液,残渣加甲醇10ml溶解,浓缩至5ml,放冷,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梓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取以上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4: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茴香醛试液,在 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楚供试品色谱中,在和对照品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6 当归(阿魏酸) 取生肌膏1.0g,加乙醚10ml溶提2次,静止,搜集乙醚液,挥去乙醚,残渣加甲醇10ml溶解,滤过,浓缩成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阿魏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收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醋甲酸(4: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和对照品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 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方法包含理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所用试剂、仪器、材料及供试品均由本院药厂提供对照品由山东省药品检验所提供 3.1 炉甘石(氧化锌) 精密称定生肌膏1.000g,加乙醚10ml溶洗3次,乙醚液弃去;残渣加甲醇10ml洗2次,甲醇液弃去;残渣加水10ml洗2次,水溶液弃去搜集残渣,置锥形瓶中,加稀盐酸10ml,摇匀使溶解,加浓氨试液和氨一氯化铵缓冲液(PH10.0)各10ml,摇匀,加磷酸氢二钠试液10ml,振摇,滤过锥形瓶和残渣用氨一氯化铵缓冲液(PH10.0)1份和水4份的混合液洗3次,每次10ml,合并洗液和滤液,加30%三乙醇胺溶液15ml和铬黑T指示剂少许,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每1m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4.069mg的氧化锌。
药典要求[1],炉甘石含氧化锌不得少于40%生肌膏中,含炉甘石6.15%,即每1g生肌膏含炉甘石按氧化锌计算不得少于2.46mg按以上方法检测5批成品制剂,结果见表1 3.2 地黄(梓醇) 3.2.1 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1:9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理论板数按梓醇峰计算不低于5000,分离度大于1.5 3.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和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梓醇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ml,0.2ml,0.4ml,0.6ml,0.9ml,分别加流动相定容至5ml,各进样10μl,峰面积分别为3221,6466,13005,19293,28892设峰面积为Y,进样量(或进样浓度)为X,以峰面积对进样量回归,得方程Y=3206.3139X+67.6846,r=0.9999,说明在进样量1μg~9μg范围内,峰面积和进样量(或进样浓度)之间展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3.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生肌膏1.000g,加乙醚10ml溶洗3次,弃去乙醚液;残渣加甲醇10ml溶解,过滤,滤液浓缩至干;残渣加流动相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
药典[1]要求,生地黄按干燥品计算,含梓醇(C15H22O10)不得少于0.20%,生肌膏中含生地黄3.07%,即每1g生肌膏含梓醇不得少于61.0μg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