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72876919
  • 上传时间:2023-03-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5.5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㈠、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㈡、无脊椎动物种类: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① 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便于从各个方向捕食、防御,体表具有刺细胞(内有毒素),有口无肛门,如水母、海葵、珊瑚虫、水螅(淡水);◆水螅长1厘米,口周有触手,喜附着在水草上,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②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使运动更准确迅速,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大多数寄生生活如血吸虫、绦虫、华枝睾吸虫,它们消化器官简单甚至没有,生殖器官发达;少数自由生活如涡虫◆ 涡虫形似柳叶,背面褐色,有两个黑色眼点,身体由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构成,消化系统由咽、口、肠道构成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① 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如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类别有寄生生活的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自由生活的如秀丽隐杆线虫◆蛔虫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简单,有发达的生殖器官②环节动物全身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如蚯蚓、沙蚕、水蛭◆、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固着;支持)●、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态氧、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了解)●、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进行正常的呼吸: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生活习性和食性: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

      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①、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特有的外套膜包裹身体,运动器官是足大多有贝壳如扇贝,蜗牛,石鳖;有的贝壳消失如乌贼、章鱼;● 水生软体动物通过鳃与水流交换气体,陆生软体动物通过肺呼吸,少数掘足类用体表呼吸 ● 入水管吸入的水含带食物,食物残渣由出水管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②、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包括了昆虫类如蜜蜂苍蝇蚊子蝴蝶等;甲壳类如虾、蟹、水蚤;蛛形纲如蜘蛛;多足纲如蜈蚣、蝎子;(其中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的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不会随动物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有蜕皮现象㈢、脊椎动物种类由低级到高级排列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第四节鱼1、 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水中生活;体表被鳞片;用鳃呼吸;体内有脊柱,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鱼类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海马、泥鳅、黄鳝、鲟鱼等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鳖、海龟是爬行动物◆、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 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鱼的呼吸器官是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呼吸时口与鳃盖交替张合,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鱼儿不能离开水,因为鳃丝在水中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减少,鱼儿缺氧死亡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类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因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大多生活在水里或者潮湿的陆地上2、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保护身体、防止水分蒸发),用肺呼吸,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外壳生殖上能脱离水)鳄鱼,乌龟,鳖、蛇、变色龙都是爬行动物第六节鸟◆、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鸟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于飞行)和绒羽(主要用于保温)◆、家鸽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进入嗉囊。

      进入肌胃(内有沙粒、小石子用于磨碎食物)◆、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第七节哺乳动物2、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兔:体表被毛(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四肢发达灵活●、跳跃是兔的主要运动形式(后退比前腿长且肌肉发达)●、兔的食性:植物(草)兔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和尾四部分、●、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似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兔的盲肠发达,这与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狼、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也用于攻击捕食)●、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兔与人的内部结构相似,说明人与兔的分类地位很接近,同属于哺乳动物,但人的盲肠已退化,因为人是杂食性的。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4、双手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6、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7、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8、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9、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第三节 社会行为2、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3、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4、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5、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在农田间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冲之间的通讯,是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即:(1)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2)制造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6、探究性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计划、(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会根据以下实验回答上边问题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4、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5、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三)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十一)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2课时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二)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 数量关系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3)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一)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九)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第2课时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2)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 数与运算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时 解决问题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3课时 锐角、钝角的认识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曹冲称象的故事第1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常见的量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第1课时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1)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3第2课时 解决问题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