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慢行系统空间构建.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34599118
  • 上传时间:2022-0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2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慢行系统空间构建    摘 要 对历史文化街区设计的文化、安全、绿色、智慧七大方面进行了探讨,在该基础上对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慢行系统空间进行构建,希望该设计能为同类型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慢行系统空间提供参考关键词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慢行系统空间;构建1历史文化街区设计策略分析1.1 设计原则之文化性(1)长沙历史特色挖掘:赋予慢行环境的文化特色主要是从民俗艺术、麻石路面、街道活动三方面进行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民俗艺术主要包括湘剧、皮影戏、高跷和湘菜2)太平街历史街区特色资源梳理—“古老长沙”的缩影:太平街自古以来就是长沙的核心地段,在长沙古城范围之内;清代即成为长沙城区内的繁华商业贸易和文化区3)慢行环境文化的构建: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公共空间的景观环境营造,通过景观艺术、科技创意等手段进行象征性再现1.2 设计原则之安全性①降低人车混行道路上机动车速度,提升街道行人通行安全;②营造积极的街道使用环境,提高使用者的心理安全感1.3 设计原则之绿色性“生态排水”作为重要的工程手段,是有效解决目前城市地下管位不足,原有雨水管径偏小的方法之一而且雨水利用技术已经在国内多数城市广泛采纳,作为两型示范城市和水资源缺乏城市,长沙进行雨水有效利用可以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 设计原则之智慧性①智慧场所营造设计目标:运用智慧手段结合公共艺术和街道家具,展现长沙历史,彰显文化融合,营造体验多元丰富的场所②智慧出行设计目标:运用智慧慢行交通、智慧停车最大程度提升出行效率解决现状问题,运用智慧旅游增强出行体验③智慧管理设计目标:运用智慧手段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与监测,提升环境品质,预防环境问题[1]2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慢行系统空間构建2.1 总体设计行动总则(1)塑造历史街区的对外门廊提升太平街与五一大道入口节点,结合已有的地下通廊优化门廊体验;在近湘江中路地铁站,建议新增慢行过街设施,联通滨江;解放路增设两处门廊节点空间,对接华远及跋子街的人流;东侧强化与黄兴路之间的门廊节点,吸引城市综合体的购物人流2)布局历史街区之间连续活力的步行网络建议对三泰街采取机动车交通稳静化措施 ,布局街巷的节点空间,提升街道人流活力;提升五一大道中段节点,结合已有的地下通廊优化步行引导和体验3)应对多元人群需求的开放空间在商务、购物、游客不同使用路径上,设计体现可以容纳相应特征的活动节点广场商务活力满足了五一广场枢纽与滨江商务办公之间的连接需求,需要拆除并开放个别街墙,容纳青年人群的个性活动。

      太平商寨解决了黄兴路商业片区与太平街及滨江功能的连接,受众群体最多,结合已经有的商业气氛及宠物生活主题布局活力节点人文路径的目的是将太平街的人文节点与黄兴路及跋子街连为一体,结合名人故居,麻石老街设计文化展示活动2.2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慢行系统的空间构建(1)太平街公共空间规划①太平商栈风情体验;②名人故里巷影体验;③艺文创意休闲体验;④文化空间规划;⑤车行交通稳静化措施2)太平街交通组织规划①外向步行系统-四纵一横:塑造东西向的慢行通廊,重江中路及黄兴路的慢行过街善跨越湘江中路及黄兴路的慢行过街设施;②内部慢行网络;③地下步行空间;④自行车道及停放处:自行车道主要连接太平街周边各主要公共交通站点;自行车停车场设置主要结合公共交通站点及人流聚集的广场;⑤机动车道:分别在三泰街三兴街设置由南向北单行机动车道,在怡长街设置由北向南单行道;道路设置避免直线以降低车速;结合三兴街三泰街以及怡长街设置路边停车[2]3)太平街慢行通道规划①慢行通道分类与尺度设计将太平街区慢行通道分为以下6类:人车共享街道一双行车道;人车共享街道一单行车道;太平商街;弹性活力街道;静谧窄街;社区生活街道②人车共享街道-双行车道。

      去除道路两侧原有路缘石,鼓励人车混行;设置牛态边沟,促使街道雨水汇入生态边沟,同时形成连续的街道景观③人车共享街道-单行车道去除道路两侧原有路缘石,鼓励人车混行;道路单侧设置雨水花园,利用雨水花园之间的间隔空间作为路边停车空间④静谧窄街去除原有仅0.5m宽的路缘石段,扩大步行宽度;设置中央汇水边沟,既承担雨水收集引流功能,又是一道独特的街道线性景观,同时改变街道横断面的坡向向中心汇水;以墙面沿街的段落,种植竹类灌木,提升街道步行环境;利用双侧建筑墙面设置街灯照明4)太平街慢行设施规划1)标识系统规划门户标识:布局于从外围进入太平街区的主要入口广场,运用智慧互动科技,体现太平街区的门户意象引导标识:布局于主要街道转角处和街道交叉口,以及通往主要景点的通道上,运用地面互动LED灯光、智能信息屏等科技手段,引导步行方向游览信息标识:布局于太平街区重要历史建筑、主要公共空间等主要节点处,用扫二维码、虚拟现实等智慧手段向游览者诉说历史信息2)慢行设施规划智慧互动娱乐设施:空间智能数字站布局于主要商业与办公公共空间;互动式公共艺术布局于主要入口广场以及街区内部重要公共空间,吸引人流聚集嬉戏,充分激活场所活力。

      智慧出行设施:智能自行车停放设施结合地铁站、公交站与自行车租赁点布置;智慧灯杆沿外部主要街道与内部行车道路布置智慧管理设施:智能公厕与智能垃圾箱布局于主要公共空间、主要人流街道;公厕间距不大于500米,垃圾箱间距不大于150米参考文献[1] 仰骏辉,李虹霖.从城市设计角度看现代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2019(10):36-39.[2] 田宝江,钮心毅.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设计实践——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公共活动空间网络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17(2):78-86.作者简介张颖(1984-),女,湖南长沙人;学历:本科,职称:中级工程师,现就职单位:中航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历史文化街区的设计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