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语文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9552416
  • 上传时间:2018-05-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5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语文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丁再华内容提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许多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在逐步改进,但受老教材多年来的影响,旧的思维方法依然存在,导致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仍旧存在着重逻辑思维,轻形象思维的遗风 这就必然影响对课文内容的领会与对语言、结构的理解, 影响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训练, 最终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还严重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导致了一大批学困生的出现 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三个,一是我们对于智力的认识存在着偏见;二是受旧教学套路的影响;三是我们没有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利用,这是因为:一、形象思维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二、小学儿童的思维有形象性的特点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有以下几种: 利用图画, 再造想象; 声形并茂, 创造想象; 实践观察, 丰富表象; 运用电教,声形并茂; 音乐设境, 由境激情 以期通过这些有意识的培养与训练,使得语文教学面貌一新,学生思维活跃大胆关键词:语文教学形象思维表象小学语文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一、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忽视形象思维能力的问题1.新课程启始期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许多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在逐步改进,但受老教材多年来的影响,旧的思维方法和教学套路仍然存在,导致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重逻辑思维,轻形象思维的错误倾向。

      这种倾向具体表现为:在语文教育中注重讲解概念、分析判断、 抽象和推理、 概括和综合、 比较和对照、 概括等过程, 轻视(甚至忽视) 情感体验、 含义感悟、直观印象的过程,抛弃了语文中可贵的想象、幻想、情境、直觉、灵感等因素 语文教学忽视了语言关系与形象思维的特点,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与利用,这就必然影响对课文内容的领会与对语言、结构的理解, 影响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训练,最终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还严重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导致了一大批学困生的出现取其筋骨,弃其血肉的做法,使语文课成了乏味枯燥、低效费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如同一具被抽干了水分的动物标本,干巴巴的,缺乏生命力2.语文教学忽视形象思维的根本原因①我们对于智力的认识,长期以来存在着偏见我们认为所谓智力就是指逻辑思维能力于是我们往往只重视左半脑的开发,重视逻辑思维的发展, 而严重地忽视了右半脑的开发,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我们没有认识到:培养出大批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就必须使使学生的两种思维能力获得协调发展,因为这样才能发挥大脑的整体功能②受旧教学套路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而我们有很多老师都把它误解为:只有死记硬背才叫做积累,只有记住了词语解释与段落大意才叫做理解于是,就把语文课就变成了对课本的“解剖课”,字字务求落实,段段都须解释, 中心定要明确 我们不知道的是:要想让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前提是——在头脑中形成文字表示的具体形象——表象,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而这表象的运动过程实质上就是形象思维所以, 语言表达的基础是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一个最重要的任务遗憾的是, 我们对此没有清醒明确的认识③没有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文学创作有其特殊的地方,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无意识活动,这些活动对创作起着一定的影响作家凭借直觉, 迅速捕捉到鲜明、生动的形象, 并由此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这当中, 艺术直觉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它是灵感的根本所在灵感具有突发性、亢奋性、 创造性的特点 另外, 语文中的通感、 激情、 修辞, 都源自作家对事物的独特感觉,精深微妙、新颖别致从文学产生过程的特殊性与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独特性来看,文学作品都不应该仅仅被当作逻辑分析的对象二、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必要性1.形象思维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现代脑科学揭示了大脑两半球的机能各不相同,存在着明显的分工:左半脑是主管语言和逻辑思维的神经中枢;右半脑则是主管表象和形象思维的神经中枢。

      这就产生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两种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然而, 两半脑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总是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息息相通、高度协调,既各负其责、又相辅相成这样分工合作才能使大脑构成一个整体所以,两种思维形式并不是泾渭分明,也不是互不相干的实际上,它们之间紧密配合,极少“单干”脑的两半球协调并用,这是人类思维的基本特征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的话就能够证明这一点,他说: “在我们研究物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见到现实世界的各种形式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 列宁也指出:“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还有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自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即使在注重逻辑思维的领域内,形象思维也是不可或缺的,更何况是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应该重视培养和利用形象思维能力小学儿童的思维有它自己的特点,皮亚杰认为:7~12 岁儿童的思维是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在入学以后,由于学习上的要求,就促使他们的思维从形象思维为主要逐步过渡到逻辑思维为主, 即使这样, 他们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具有相当的具体形象性。

      从中可以看出,儿童的思维实际上离不开形象思维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更具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①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②儿童思维中的形象成分和逻辑成分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在不同的学科、不同教材, 又有很大的不平衡性例如, 在数学中, 儿童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抽象思维水平,但在语文学习中,仍旧停留在表象水平上,对于语法知识的理解感到困难很大③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飞跃”的关键转变点,这个时期, 一般是在小学四年级( 约 10~11 岁) 小学低段的学生尚未完成这个“飞跃”,由此看来,在课堂上过多进行逻辑思维活动,无异于拔苗助长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形象思维有广、 狭义之分 狭义的形象思维是指以表象作为思维运动的材料,以情感作为思维运动的驱动力,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形象体系的一种思维活动形象思维的方式主要有想象、幻想想象是指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人脑对已有的表象改造和组合,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这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接受事物过程中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深刻地领会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图片、实物、各种直观教具,有时可配合游戏和游览、参观访问来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和视野,用正确、 清晰、 生动的语言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和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观察力要积极鼓励儿童大胆地幻想比如教学中的编题作业,就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因为它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目的1 利用图画,再造想象再造型形象思维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图样的示意, 或文字的表达, 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它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最经常,最广泛的一种形象思维,是学生进行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充分利用这种形象思维,有时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叶圣陶先生对古诗教学有过精辟见解:“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 ”在诗歌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的感情,无疑是最重要的目标比如在教学 《山行》 这首诗时, 课本上的图片中看不出山里人家、蜿蜒的小路和缭绕的云雾如何解读“远上寒山石径斜,白去深处有人家呢?可以让学生边念诗边在课本的这幅图上添上蜿蜒石径,山里人家, 和缭绕云雾 学生在作画时,自然对这两句诗产生了表象,饶有兴致地记住了这两句诗学生只要动手,他的大脑思维就会跟着动这样想一想、画一画、看一看,实际上就是过去生活中积累的表象的提取、加工、 利用的过程, 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声形并茂,创造想象儿童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是指利用头脑中的表象,创造出从未存在过的事物的过程它是一切创造发明的源泉,是创新能力的体现,如何培养创造性想象力,如何利用学生的创造想象来进行语文教学呢?教师应该利用语文课中的有利契机,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如,在教一语说话训练《小兔搬南瓜》 时,除了运用好文本给出的图片材料和所固写好的故事情节外,想试着拓展一下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可以说:“我们来画画吧,你觉得小兔除了能把南瓜滚回家外,还可以用更好的办法吗?”于是孩子们有些把南瓜当成车轮,有画两个车轮的,有画三个、 四个车轮的; 还有在南瓜上吊气球的; 有让成千上万个小蚂蚁顶着南瓜的,, 多么有趣的画面,一幅图就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思维过程,画完以后, 我让他们讲讲自己所画的这个故事,由于在头脑中想象过自己所画故事的内容,语言的表达自然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抓住文中这样的有想象余地的切入点,进行创造想象、 形象思维的训练整节课上, 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合理,填充了课文的这段“空白”,这样做,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可谓一举多得。

      3.实践观察,丰富表象外界真实事物生动具体的形象,经过人们多次的知觉,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心理学称为表象 正如没有概念就难以进行逻辑思维一样,没有丰富的表象就不能创造出新形象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象的水平表象越丰富, 想象越活跃; 表象越贫乏,想象越狭窄;表象越准确,想象越合理;表象如错误,想象就荒诞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和材料,并利用可能的条件,如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等, 在实际活动中让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学生的表象丰富准确,才能促进其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试用版)听说训练《愉快的春游》时,我想我们正好是农村的孩子, 广阔的田野不正是最好的校本资源吗?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气息,我认为不妨带孩子们去田野找春天那时正好金黄的油菜花开了,麦子抽穗了, 蚕豆妈妈还在叶片后面长了些“小耳朵”孩子们有的掰开菜花舔舔那甜甜的花蜜;有的抽根麦管做根小笛;有的摘些豆耳插在自己的耳朵里孩子们愉快、 稚嫩的笑声点缀了这幅美丽的风景,与自然浑然一体,和谐无比回来的路上,孩子们唱起《春天在哪里》,他们说他们找到了春天。

      我问:“为什么说‘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他们似乎茅塞顿开,做出的回答五花八门 有几个孩子这样总结: “因为我们把美丽的春天都装进了我们的眼睛!”是啊, 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春天让我们这些天使般的孩子们轻松地解读了,多么生动的一课啊!他们在田野里把春天的表象装进了头脑中,又在路上, 在课堂上把头脑中关于春天特点的表象提取出来,顺利地“写春天”这是积累表象、发展想象的有效途径4.运用电教,声形并茂研究表明:同样的学习内容,单纯用听觉学习、单纯用视觉学习、视听并用学习,三小时后,记忆效率分别为:60%,70%,80%;三天后,记忆效率分别为:15%,40%,75%多媒体课件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于能使视觉和听觉并用,在展示画面的同时,可以配上解说、音乐、音响效果,同时以形象和声音表现内容,促使左、右脑同时工作这样就大大增强了表象的生动性, 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培养形象思维方面,多媒体课件无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它可以在学生无法亲临现场观察的情况下解决学生表象缺乏的问题一篇好文章, 尤其是游记, 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悦耳的乐曲脆置之不理 我觉得,利用山水、音乐、画面之间的相通之处,充分发挥电教手段中的形、声、光、色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执教《黄山奇石》一课时,针对二年级的孩子大多没有去过黄山,由于地处平原,他们甚至没有见过山这么生动的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