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画技巧理论.doc
8页油画技法理论 ① 透明覆色法,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下流动着血液它的缺点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 ② 不透明覆色法,也称多层次着色法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画作中综合运用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
③ 不透明一次着色法,也称为直接着色法即在画布上作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 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油画技法的作用在于将各项造型因素综合地或侧重单项地体现出来,油画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底子上运用油画技法的可能油画的制作过程就是艺术家自觉地熟练地驾驭油画材料、选择并运用可以表达艺术思想、形成艺术形象的技法的创造过程油画作品既表达了艺术家赋予的思想内容,又展示了油画语言独特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着时代的艺术思想支配和技法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绘画技巧和方法】 挫 挫是用油画笔的根部落笔着色的方法,按下笔后稍作,挫动然后提起,如书法的逆锋行笔,苍劲结实笔尖与笔根蘸取颜色的差异、按笔的轻重方向不同能产生多种变化和趣味 拍 用宽的油画笔或扇形笔蘸色后在画面上轻轻拍打的技法称为拍拍能产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显,又不致过于简单,也可处理原先太强的笔触或色彩,使其减弱 揉 揉是指把画面上两种或几种不同的颜色用笔直接操合的方法,颜色操合后产生自然的混合变化,获得微妙而鲜明的色彩及明暗对比,并可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 线 线是指用笔勾画的线条,油画勾线一般用软毫的尖头绪,但在不同的风格中,圆头、校形和旧的扁笔也可勾画出类似书强中锋般的浑厚线条东西方绘画开始时都是用线造型的,在早加油画中通常都以精确严谨的线条轮廓起稿,坦培拉技法中排线法是形成明暗的主要手段西方油画到后来才演变为以明暗和体首为主,但尽管如此,油画中线的因素也从未消失过纤细、豪放工整或随意不拘以及反复交错叠压的各种线条运用,使油画语言更为丰富,不同形体边线的处理更是十分重要东方绘画的用线也影响了很多西方现代大师的风格,如马蒂斯、凡高、毕加索、米罗和克利等都是用线的高手 扫 扫常用来衔接两个邻接的色块,使之不太生硬,趁颜色未干时以干净的扇形笔轻轻扫掠就可达到此目的。
也可在底层色上用笔将另一种颜色扫上去来产生上下交错、松动而不腻死的色彩效果 跺 指用硬的猪鬃画笔蘸色后以笔的头部垂直地将颜料跺在画面上跺的方法不很常用,通常只在局部需要特殊肌理的时候才应用 拉 拉是指油画中有时需要画出坚挺的线条和物体边缘如画锋利即剑或玻璃的侧面等,这时可用画刀调准颜色后用刀刃一侧将颜色在画面上拉出色线或色面,画刀画出的形体坚实肯定,是画笔或其它方法难以达到的 擦 擦是把画笔横卧,用画笔的腹部在画面鼓擦,通常擦时用较少的颜色大面积进行,可形成不很明显的笔触,也是铺底层色的常用方法在干了的底色或起伏的肌理上用擦的笔法可画出类似国画飞白的效果,使底层肌理更为明显 抑 抑是用刀的底面在湿的颜色层上轻轻向下压后提起,颜色表面会产生特殊的肌理在有些需要刻画特殊质感的地方用抑技法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水性材料 人类最早使用的颜料是以水溶性材料为主的在早期绘画中自发地以水、树胶或动物胶等天然的物质作为颜料的稀释剂和粘合剂是十分自然的,它们取材方便,使用简单,这在东西方早期绘画中是一致的今天的水彩和水粉的颜料等都是水性媒介型的,其表现技法自由、流畅,可产生轻快、透明的效果,也是中国画、日本画等东方绘画的主要材料类型。
油画材料 油画材料可分为基底材料、油画颜料和媒介剂材料三大类基底材料指承载绘画颜料层的依托材料和底子涂料油画颜料是绘制时直接表达绘画的色彩和肌理效果的主要材料媒介剂材料则是用于调整颜料性状并使其和基底材料结合在一起的各种稀释剂、结合剂和上光剂等 砌 砌的方法是用刀代替画笔,像泥瓦匠用泥刀环泥灰那样将颜色砌到画布上去,直接留下刀痕用砌的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厚薄层次变化,刀的大小和形状以及用刀的方向不同也会产生丰富的对比用画刀调取不同的颜色不作过多调合,任其在画面上自然地混合能产生微妙的色彩关系起伏过大的色层也可用砌的方法将其砌平砌的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就会有很强的塑造感 划 划指用画刀的刀锋在未干的颜色上刻画出阴线条和形有时可露出底层色来不同的画刀能产生深浅粗细不同的变与画笔的笔触及画刀利的技法产生的色面形成点、线、面的对起伏的肌理变化 点 点众法自点始,一切笔法均出发于点早在古典坦培拉技法中,点画法就是~种表现层次的重要技法在维米尔的作品中也使用了点的笔触来表现光的闪烁和物体质地印象派时点彩笔法成了其基本特征之一,但莫奈、雷诺阿和毕沙罗等的点法各自具有不同的变化和个性新印象派则走向极端,机械地将点作为其唯一的笔法。
现代写实油画中也有沿用以点的疏密来产生明暗层次的,可以造成肯定又不死板的过渡点的方法在综合性画法中与线条和体面结合可产生丰富的对比,用不同形状和质地的油画笔又可产生不同的点状笔触,对表现某些物体的质感能起独特的作用 刮 刮是油画刀的基本用途,刮的方法一般是用刀刃刮去画面上画得不理想的部分,也可用刀刮去不必要的细节或减弱过于强的关系,让显得紧张的画面关系松弛下来长期作业在一天作业结束时往往需要把本画完的部分颜色用刀刮去以便及时干燥,待第二天接着画颜色干后也可用画刀或剃须刀把高低不平处刮得平整一些还可在未干的颜色层上用刀刮,使之露出底色从而显现各种肌理 涂 如果说点画法和勾画法是形成油画点与线的手段的话,那么涂就是构成油画体决,即面的主要方法涂的方法有平涂、厚涂和薄涂等,也有把印象派的点彩法称为散涂的平涂是画大面积色块的主要方法,均匀的平涂也是装饰性油画的常用技法厚涂则是油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用笔的主要特征之~,可以使颜料产生一定的厚度并留下明显的笔触而形成肌理用画刀把极厚的颜料刮到或直接将颜料挤到画布上,可称为堆涂薄徐是用油将颜色稀释后薄薄地涂上画面,可产生透明或半透明的效果散涂则使用笔显得灵活多变、气韵生动。
结合揉扫的涂法也叫做晕涂 摆 用笔将颜料直接放在画布上不作更多的改动称摆,摆也是油画基本的笔法之一摆的方法常用在油画开始和结束时,以较肯定的颜色和准确的笔触来寻找色彩与形体关系,往往关键处只需几笔就能使画面改观,当然下笔前应先做到成竹在胸方可奏效 擦擦是把画笔横卧,用画笔的腹部在画面鼓擦,通常擦时用较少的颜色大面积进行,可形成不很明显的笔触,也是铺底层色的常用方法在干了的底色或起伏的肌理上用擦的笔法可画出类似国画飞白的效果,使底层肌理更为明显 将0.25升核桃油或亚麻油,倒入稍大一点的陶器或耐高温的玻璃器皿中,用文火加热,为使加热均匀,最好在火源上放置一张金属网在油里放一个去皮的小洋葱,加盖盖好用中等文火煮15分钟取15克黄丹粉末(一氧化铅)逐量注入温热的油内(油温约70℃),小心搅拌以免外溢继续用文火煮一个小时45分钟,前后共计需要两个小时在煮熬的过程中,以小洋葱冒小泡为最佳油温(110℃左右)洋葱冒泡不能过多,绝不能将油煮沸,过热油会变黑加入黄丹粉末后油的颜色应当呈桔黄色,煮到最后逐渐变成浅棕色,在最后的15分钟里如果油色尚未变成浅棕色,要略微提高油温,但不能超过120℃熟油煮好后,将洋葱去掉,趁热用过滤纸滤掉黄丹等杂质,把油注入玻璃瓶内,瓶满密封,隔绝空气。
之后将油瓶放置于朝阳处长久晾晒,油色会逐渐变得清亮,瓶底也会伴有白色沉淀物出现晒清的熟油即可用于绘画 将玛蒂树脂和松节油6∶4的比例文火加热熔解后,与等量的净化过的油(熟油)搅拌合成膏状媒剂,可用于古典透明画法如果将熟油和树脂油各存放一段时间(熟油一个月,树脂油十天左右)再拌合,其色泽将更明净 国内老一辈油画家曾采用欧洲古典大师日晒炼油法来制作调色媒剂,方法如下 将亚麻仁油或核桃油与等量的水(或盐水)一同倒入广口玻璃瓶内,搅拌使之混合,瓶口封一层薄纱布,用来透气防尘,放到太阳下晒几个星期或两三个月第一周尽量将油和水多混合几次,有人在油水中放入干净的沙子,有助于油中杂质的沉淀之后将油水分开,滤掉杂质,被净化的油可用来配制调色媒剂净化的方法也可以直接将油放入无色玻璃瓶中,加入一块干面包或干馒头,用薄布封口,放在太阳下照晒,两三个月之后油色即可变清干面色对油中杂质起吸收和助沉淀作用油在装瓶之前经100~110℃加温处理,也有助于净化净化过的油加入10%的光油和15%的松节油即可配成调色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