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全单元).pdf
8页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位置与方向(二) 教 材 简 析 “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直 角坐标和极坐标思想在小学的初步渗透在实验教材中, 普遍反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的教学难度要大于 “用 数对确定位置”因此,本次修正,把实验版六上的“用数 对确定位置”移至五年级上册,把实验版四下的“用方向 和距离确定位置”移至本册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 的方向和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 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通过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初步感 受坐标法的思想 4、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教学 重点 难点 1.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2.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 措施 1、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 索新知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 一个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因 此,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 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会用方向与位置来 确定位置的方法 2、以问题为载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好的问题,是驱动学生思维的最 佳载体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问题情境,通过这些问 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怎样利用给出的信息确定位置呢? 和我们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 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全班 交流,真正实现了以问题为导向、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 习新知的教学理念 3、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教学难点 课时 安排 3 课时 课题位置与方向(二)课型新授课 教学 内容 课本第 19 页的例 1,完成第 20 页的做一做、练习五第1---4 题 教学 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 点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课程 资源 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回忆我们过去学习的确定位置与方向的方法有哪些? 【新课讲授】 二、教学例 1 1、出示:电视台播报台风警报的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指名说一说图中的 信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A 市与台风中心具体的位置。
师:台风中心位于 A 市东偏南 30,谁是参照点 ? “东偏南 30”怎么确定? 师:用这一个条件能否准确地定位? 师:要想知道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需要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 位置 (明确条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确定台风中 心具体位置的具体方法 (学生在小组探索的时候,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发现台 风中心所在的位置不是正好的东南方向,而是往东偏南 的方向上,还要量出偏了多少度,最后两处相距多少米 ) 2、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 市? 3、 “做一做” 出示:小明家附近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根据图 示填写并汇报图上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 1 题让学生进行确定方向的练习 重点是 找到参照点,以确定测量角度时角的顶点在哪里 2、练习五的第 2 题学生看图, 尝试独立完成, 距离只 要通过数“段数”就可计算出来 集体订正时同位交换, 互相量一量,看谁填写得更准确 3、 练习五的第 3 题 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练习确定方向, 让学生感受位置的相对性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描述方 式的内在联系 4、练习五的第 4 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位置的相对性。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教学反思: 课题位置与方向(二)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 容 教科书第20、21 页例 2 及“做一做” 、练习五第5、6 题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示意图中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问题情境中感受根据距离和方向确定位置的价值 教学重 难点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课程资 源 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教学例 2 1、出示例 2 题目要求,并出示主题图 2、师:从题目中你得到了那些信息? 问:怎样确定 B 市和 C 市的位置? 引导学生回答:(1)谁是参照点? (2)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 位置 3、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自己画出B 市和 C 市的所在位置 学生小组探讨,标出具体位置所在 展示汇报绘制的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距离 多少米是怎么画的 4、教师小结画平面示意图的一般画法,并明确 指出:在一幅图中图例应该是统一的,用同一 个图例 5、说一说,A 市在 B 市的什么位置上? A 市在 C 市的什么位置上?初步感受位置的相对性。
(二)巩固练习 1、 练习五第 5 题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完成 后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2、 练习五第 6 题将数对表示位置和用方向 和距离表示位置结合起来学生独立完成,做 完后同位交换,互相检查,然后订正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课题位置与方向(二)课型新授课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 22 页例 3,及“做一做”,练习 7、8、9 题 教 学 目标 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 学 重 难点 重点:体会在运动过程中的观测点是不断变化的 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 课程 资源 每人一张白纸(绘图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描述台风的行走路线 小组讨论: 1、台风经过了几次方向的改变? 2、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路程的? 3、分段描述行走路线 描述中要注意的关键点: 起点、终点、沿着什么方向? 移动了什么距离? 4、整体描述行走路线,注意在语言上要突出“运动 性” 二、完成“做一做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路线图自己定出起点,自行设定 单位长度标准 说出具体路线:从起点出发,先向偏 度方向走km 到路口,再向偏 度方向走km 到公园。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 7 题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2、练习五第8 题根据示意图,用数学语言描述路 线,求全程的平均速度,让学生利用本单元的内容解 决实际问题 3、练习五第 9 题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交流 3、练习五第3 题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练习确定方 向,让学生感受位置的相对性 4、练习五第 4 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位置的相对性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