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与香港的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比较分析.doc
9页上海与香港的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比较分析一、资源优势比较1. 地理区位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 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 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 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是发展日 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香港总面积达 1 100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一海之隔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 235个离岛)组成,其中郊区多集中在 新界香港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深水港从地理区位优势来看,位于长江口南案,长三角的东段,面向太平洋的上海 与位于我国华南地区、珠三角的南端,面向南中国海的香港不分伯仲,自身的区 位优势非常明显2. 土地资源与水资源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 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为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 倾斜2002年,上海全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 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其中区域面积5299.29平方公里,县域面积1041.21平方公里。
2002年香港岛的面积是80.40平方公里2002年九龙的面积 是46.89平方公里2002年新界及离岛的面积是973.74平方公里2002年香港总 面积是1 101.03平方公里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是著名 的江南水乡,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 面积的11%香港水资源 欠缺,需内地供给补助从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因素土地与水两方面比较,上海明显存在着发展优势,它的土地量是香港的六倍,虽然土地的开发还有个质的比较, 但量上的绝对 优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号称城市的命脉的水资源,上海也优势明显,但是上海的 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相对香港来说做的明显不如二、城市规模比较城市规模的比较一般选取用地和人口两因子,本文因基础资料搜集不完整, 只用人口这一个因子,特此说明1. 总人口比较2002年中,香港的人口为677万人,包括658万名常住居民和19万名流动居 民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2002年中,全港的陆地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 280人上海人口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上海开埠时人口不足 10万,至1949年解放时, 上海人口仅为520万,至200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已增加到1334.23万人,是解 放初期的2.6倍,占全国总人口的1 %。
2002年,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14从人口的总量来看,上海人口数是香港的 2倍多,但是香港人口中90%集中在城区,而上海城市总人口只占了 76.4%,城市化水平明显不如香港,从人口密 度来讲,香港确实体现出国际化城市人口的高密度特征2. 人口增长比较在1997年至2002年间,香港人口的每年平均增长率为0.9%2002年自然增 长(出生减死亡)人口是13.4千人2002年净迁移(移入减移出)人口是48.7千 人2002年总人口增长是62.1千人2002年人口增长率是0.9%1990年代以来,上海市的户籍人口呈平稳增长态势,全市户籍人口的年平 均增长率接近3%,但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出现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的地区,人口 自然增长率自1993年开始始终保持负增长2002年,全市户籍人口出生率为 4.7%死亡率为7.3%自然增长率为负2.6%所以上海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 的机械增长据五普资料分析上海市中心区户籍人口不断下降, 外来人口成为中心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但总体而言,中心区外围人口仍属增长态势 但香港地区中心区人口仍在不断的增加,且增加的人口不只体现在户籍人口上,也在外来移民上 香港在人口的结构上也体现国际性,在香港有 19万外籍人口,而在上海不足2万 人。
所以说在人口上也体现出香港的国际性比上海表现的足3. 人口素质比较受教育程度据五普资料,在上海6岁及以上的人口中,接受大专及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 179.5万人,占11.4% ;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337.67万人, 占23.8% ;接受初中教育的603.86万人,占38.2% ;接受教育的310.66万人,占 19.6%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的各种文化程度的人 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 6534人上升为10940人,十年间增长67.4%,其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 3250人上升为5247人, 增长61.4% ;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由19539人上升为23018人,增 长17.8%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由31592人上升为36803人,增长16.5% ;具 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由22683人下降为18934人,下降16.5%与1990年第四 次人口普查相比,全市文盲率由11.1%下降为5.4%,下降5.7个百分点根据香港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所得,过去五年来,香港人口的教育程度有显著 的改进下表显示1997,2002年15岁及以上人口所达到的教育程度。
从受教育的情况来开,上海与香港两市都呈上升趋势,增长情况明显,但是 总体来比较上海逊与香港,上海人口素质应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培 养上海应加快步伐,赶上香港,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利用与开发, 未来城市 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城市R&D(研发人员)情况比较从城市的高级人才-研发人员的拥有量来比 较,两城市也不分上下,但是这数字比起其他的代国际都市如新加坡、东京、汉 城只是他们的3分之一所以上海与香港都应提高研发人员数量否则城市竞争 力会不如新加坡、东京、汉城三、经济发展比较1. 经济区位的比较从经济区位的比较分析,上海与香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又有其共性,香港 是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与枢纽,亚太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化大都市, 而上海是 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与国际贸易港2. 城市信息化与国际化水平比较从城市信息化与国际化水平,上海市的国际化程度和城市信息化程度相对香 港仍然较低但是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国际化程度在不断的加深, 从外国直接投资这一项反映,已经超过了香港3. 经济腹地比较香港拥有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发的历史长,城镇用地高度集约化珠江三角 洲是港澳与内地产业转移与合作地发源地。
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地程度不断加深, 工业化、城市化地程度也不断地提高,已经形成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国际 化城市群地区2001年该区域的总人口 3800万,其中城镇人口超过2800万,城 市化水平高达65%,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全区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6.25%,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1%,财政 收入占全国的25%而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龙头城市, 经济扩散中心,产业布局的重心从工业基础和人才的集聚分析, 上海所处的长三角远远比 香港所处的珠三角强大的多长三角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也是我国的重要的钢铁、石化、机电基地从经济腹地来比较,上海的优势明显发展的潜力香港也不如上海4. 经济总量的比较2001年,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是599亿美元,人均GDP4510美元/人上海 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比上年增长10.2%,增长幅度连续第10年保持两位数 水平香港2001年国民的生产总值是1621亿美元,人均 GDP24100美元从 过去20年 来,香港经济增长差不多三倍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有5%的实质增 长,表现超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也超越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经济体系的增长速 度。
香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本地生产总值是 20年前的两倍余,相等于每年平均 实质增加约3.6%,2001年的数字达24,100美元,比多个西方国家还要高,在亚 洲仅次于日本从经济的的总量来说,上海远不如香港,但是上海表现出来的增长态势明显 比香港来的强烈四、上海香港的相对优势城市构建的前提是城市形象定位,而城市形象定位的基础是城市功能定位, 换个角度来说,城市形象的定位,也是城市功能定位的一种表现方式 因为城市形象研究是以城市整体为对象的 城市形象定位的首要任务是从经济、 社会和 文化发展的角度,明确城市的功能优势和发展趋势 因此,在阐述上海和香港的 形象定位之前,我先来谈一下这两个城市各自的相对优势1 •香港的相对优势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香港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黄金市场,第三大跨国银行的集聚地,是世界第五大 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借贷市场香港对全球经济生活的影响力仅次于伦敦、纽 约和东京香港成为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除了交通的支撑,还有信息和国际 会展的优势香港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居世界第 5位,亚洲第1位国际会议和 商务旅游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标志。
在软环境方面 ,香港除了自由港体制,还有与国际接轨的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高效廉洁的政府,保证了社会经济 的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香港有一大批熟悉国际经济和金融业务的优秀人才 港人的英语素养水准是举世公认的,全港有30 %的居民掌握英语这是香港融入 国际经济的有利条件无论从经济规模和金融流量来衡量 ,上海与香港都有巨大差距1999年香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214万美元,是上海的6倍以上香 港外汇市场一天的交易额几乎等于上海外汇市场一年的交易额 ii2 .上海的相对优势与香港比较,上海的主要优势表现在腹地上以太湖流域为核心的江苏、浙江是上海的直接腹地,是我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从唐朝中叶以来 ,这里便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南宋、元、明、清四朝我国共有籍贯可查的状元 300名,其中,江浙两省有134名,占全国的4417 %1987年全国高等学校教授 中,江苏、浙江和上海籍贯的占3017 %在我国第一批科学院院士中,江苏、 浙江和上海籍贯的占4613 %用至今,上海是全国两大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集中 地之一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央上海的间接腹地遍布全国大多数地区, 特别是长江流域作为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上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从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到汽车工业、造船工业、飞机制造工业、化学工业、建 筑材料工业,上海都有良好的基础香港土地面积狭小,地价房价昂贵,不可能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传统工业基础,使得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在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和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有特殊的优势五、结语从区位条件、人口综合情况、经济发展分析来看,香港可以在相当一个时期 仍然保持着强势,上海在这些方面仍然不可能超越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 香港特区具有特殊的地理区位和自由贸易特殊的功能, 香港仍然可以为中国发挥 其特殊的作用,虽然上海的人口规模与腹地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的能力将会起重 大的作用从我国和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分析,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 中心和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城市, 浦东开发后,具有强大的发展劲头,处于整个 长江流域的龙头城市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居中的枢纽城市 但上海的总体综合实力和金融贸易的国际地位,仍然不如香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发展的重点的将是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的提升, 以及市 场经济文化、现代管理文化的全面的建立,于是人才、管理技术、文化与信息技 术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从香港与上海的城市发展比较,香港虽然弹丸之地 土地狭小、空间有限、资源贫乏,但在人才、管理技术、文化与信息技术方面, 香港能充分挖掘,所以香港能发展到今天这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