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 影视美学课件.ppt
24页第三节 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内容¡旧好莱坞的理论与实践好莱坞的建立戏剧化电影美学观类型片¡新好莱坞电影背景特点好莱坞的建立¡美国电影业兴起于东部,以纽约为中心¡为了廉价的土地,和不受专利权公司的控制而西迁¡好莱坞(hollywood)位于加州洛杉矶市,本来很荒凉一位英国房产商为了安慰其妻子的思乡之情,将买下的 140亩地命名为“好莱坞” (冬青树林)1911年,第一家电影公司在好莱坞建立以后各电影公司陆续建立,迅速壮大一战后,20到40年代,好莱坞成为世界电影生产的中心 ,控制了世界各国电影市场的60%到90%的份额戏剧化电影美学观¡戏剧化电影: ¡时间:20世纪三四十年代 ¡背景:声音进入电影;电影向戏剧学习 电影声音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 可以用对话来推动情节、讲述故事、表达人物内心、塑造 人物,这些正是戏剧的特点 ¡以戏剧美学为基础 由蒙太奇美学转向戏剧美学 并不是不要蒙太奇,而是由重视蒙太奇转向重视戏剧性; 由重视影片的隐喻、象征转到重视电影的情节、表演(教 材30页) 三一律和戏剧冲突律¡戏剧化电影的特点:清晰的情节结构: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封闭式的叙事结构;线性结构 ¡简明易懂(爱情故事;警匪故事等都简单而完整,爱情也 是纯粹的简单的,而不是复杂的)鲜明的矛盾冲突,情节跌宕起伏 ¡正与邪的对立,这成为主要的矛盾和叙事的动力;正必然 要因临危险和危机,但最终总是化险为夷。
戏剧性动作和戏剧性情境: ¡悬念:知道结果寻求原因;知道原因等待结果(不知情或 被蒙骗的主人公,易容,易妆) ¡误会(《魂断兰桥》) ¡巧合和偶然(戏剧经常使用)等浓烈的情感色彩 ¡煸情,是被放大和夸张了的,放在了极端情境之下 ¡三失(失散、失明、失忆)的运用就是为了强化戏剧性和 情感 ¡反差原则:主人公差别越大,情感越非常态化就越有力度和感染力女王爱 上的信使;王子爱上了平民姑娘;爱上了敌人(古典主义戏剧; 《第四十一》);老实的男人与野蛮女友;临近死亡的爱情(战 争,疾病等等)……(年龄差别,身份地位差别,性格差别,职 业差别……) ¡铺垫原则:为了加重丧失的可惜感,必须强化拥有的美好幻灭和虚无感 )人物形象类型化、定型化、善恶分明 ¡性格无须复杂,但须明了嫉妒、贪婪、吝啬、凶残……唯美主义的审美倾向 ¡戏剧性光效;道具,服装,舞美,音乐,音响等都很讲究经典好莱坞类型片¡背景:商业化: ¡迎合、取悦观众 ¡制片厂(规范化,程式化、模式化):30年代的八大制片厂:米高梅、华纳兄弟、20世纪福克斯、派拉 蒙、环球、雷电华、哥伦比亚、联艺 ¡制片人制度,明星制观众接受心理: ¡期待视野(形成与打破): ¡“白日梦”与“集体无意识”(英雄梦;美女梦;历险梦…… 总之是超越“现实”)¡类型片分类:西部片;喜剧片;犯罪片;科幻片;歌舞片;战争片 ;爱情片;伦理片;动作片;灾难片;儿童片;恐怖 片¡类型片的特点:并不反思和批判现实,娱乐性和梦幻性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对电影业影响不大重复性、可预见性 ¡类型电影有三个基本元素公式化的情节:如西部片里的铁骑劫美,英雄解围;强盗片里的 抢劫成功,终落法网;科幻片里的怪物出世,为害一时等。
定型化的人物:如除暴安良的西部牛仔或警长,至死不屈的硬汉 ,仇视人类的科学家等图解式的视觉形象,如代表邪恶的凶险的森林;预示危险的宫堡 或塔楼,象征灾害的实验里冒泡的液体等制片人制度¡制片人成为电影的总体核心 ¡制片人(producer)的职责:选择剧本、导演和演员、控制预算、监督拍摄和后期制作、 决策影片的宣传和发行等 奥斯卡影佳影片的领奖者 1939年的《乱世佳人》的制片人塞尔兹尼克决定电影的一切 ¡ 十七八人编剧;三位导演参与;在全美寻访“郝思嘉”的扮演者,1400 入选,90人试镜 ¡几种电影生产的核心体制 制片人中心 ¡ 好莱坞更多的是这一种,可能与后两种达成平衡和妥协 导演中心 ¡ 导演成为一部片子的真正的决定者,实际很多时候导演是妥协的,与 体制妥协(听国家的),与资本妥协(听老板的),与市场妥协(迎 合观众) 明星中心 ¡ 就电影的生产过程来说,明星很难成为一部电影的真正主导性的中心 ,明星可以成为一部电影商业卖点的中心明星制度¡明星的产生电影艺术的塑造和体制性包装 ¡电影的叙事、摄影、灯光和服装、化妆等赋予其魄力 ¡其他手段:广告宣传、形象包装、私生活炒作等 劳伦斯,被捏造的新闻说死于车祸,然后又让劳伦斯亲自出面 辟谣,轰动全美。
让16岁的伊丽莎白·泰勒与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全美橄榄球队队长 约会 观众心理: ¡观感上的愉悦:生活当中的美毕竟是少的 ¡明星体现了某种生活理想和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某些愿望 ¡欲望的对象或认同的镜像 演员的目标观众群商业需求: ¡ 1948年,米高梅老板估计,在一个名星身上投资15万美元,而她会为 公司创造255万美元的价值 ¡ “培养比天上的星星还多的明星” 演员自身的素质 ¡明星制的弊端: 根本来说是一种商业性操作;“明星”是制片厂出售给大众的 产品 明星会随某种类型人物的衰落而衰落 明星的不自由: ¡ 严格的合同限制;私生活的不能自主,好莱坞的贝弗利山高级住宅区 被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奴隶居住区” ¡ 玛丽莲·梦露的例子:她不愿纯靠姿色和性感来表演,但想做真正的演 员而不得,与制片人发生冲突,不再被雇佣,黄色小报攻击她的私生 活,她患上了抑郁症 ¡明星制的解体: 50年代,这种奴隶性的明星体制解体但明星作为电影产业 一部分,却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事实和规律 ¡明星的多寡反映电影产业的兴衰¡葛丽泰·嘉宝¡孤傲神秘英格丽·褒曼: 圣洁端庄克拉克·盖博: 成熟和玩世不恭约翰·韦恩 刚直勇猛西部片¡最能表现美国精神的类型片种¡基本要素:荒凉的西部;尚未确立的社会秩序;坏人;正义者(牛仔 ;警探;复仇者;杀手);女人(风情的寡妇;受害的单 身女人);马;枪;比枪,决斗;正义战胜邪恶。
美国民族精神:个人主义、冒险和开拓精神、英雄主义、 硬汉精神美国的独特地理风貌¡发展三阶段:二三十年代:英雄美女;野蛮可怕的印第安人四五十年代:“成年西部片”,困惑的英雄,白人中也有坏 蛋;种族主义倾向减弱60年代“心理西部片”:反英雄化,悲观厌世90年代:《与狼共舞》新好莱坞¡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邦妮与克莱德》(1967)¡背景:美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摇滚,越战,民权运动,妇女运动 ,肯尼迪遇刺,尼克松“水门事件”,反文化浪潮,颠覆既 有秩序,打破传统的束缚¡新好莱坞的特点:艺术上追求真实,受欧洲电影影响较大突破了戏剧电影美学观的束缚:真实;开放的剧情结构; 复杂的人物;实景拍摄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 商业电影艺术化;艺术电影娱乐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