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简析儒林外史中王冕的人物形象.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折***
  • 文档编号:290728228
  • 上传时间:2022-05-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5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简析儒林外史中王冕的人物形象 简析儒林外史中王冕的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书中人物都有确定的代表性通过表现这些人物,将社会中的形形色色人们的言行反映出来吴敬梓是一个思想独特的作家,他能够加将自己的独特思想蕴含在宁静的人物描写中,读者通过阅读能够加深对社会中人物的熟悉 这本书的第一回是一个楔子,所谓“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虽然与后面文章中的人物没有关系,但并不是没有联系王冕的言行举止表达了所崇尚的一些观点 一开头就描写王冕的家境困苦,七岁丧父,十岁给人放牛,这在当时可能并不罕见,值得留神的是他有一个好的心态在古代等级观念分外严重,所谓“士农工商”,当时人们认为读书人是很光辉的,虽说有句话叫“百无一用是书生”,那也没说读书人身份低下,说的是读书人有满腹才学,却没有地方施展,或者是读书人太多了,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滥用这么多人想去读书,和今天人们都想找稳定的工作是一样的,读了书,可能生活困顿些,却有了登上仕途的可能,这是特别体面的在这里王冕却不是这么说的,他说:“在学堂里坐著,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高兴些。

      假使我要读书,仍旧可以带几本去读”这里面王冕完全不像其他人那样认为放牛是低下的活计,读书才是正道,而是将放牛看成一件普遍的事,想读书也可以读的,这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平常,人们有审美的眼光,也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却很少会在这方面下功夫理由也很简朴,例如范进一生想考一个好功名,这样一来,那些绘画、音乐之类的自然成了细枝末节,不愿下功夫了,这是其一;其次,读书人考到功名前都很穷,根本上不能得志温饱,这些东西自然更不放在心上了王冕和这样的人不同他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轻视读书,也不过分重视,于是看到雨后荷花,就能够开头画同时他能够聚钱,不大手大脚地花,能把它们用到关键的地方好的开端是告成的一半,正是这些理由他才成为了一个出名的画家 后来,王冕有了名气,也不去放牛了,在家画画这时有个县令偶然买了他的画,被危老先生看中了危老先生是当地的出名乡绅,买了二千两银子的房子,曾经被“皇上亲自送出城外,携著手走了十几步”这样一个乡绅是特别体面的,平日就是地方长官,也会特别敬重他这在古代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在古代乡绅不仅仅只是有钱就行的,需要有确定的地位,好多博物馆中都有牌匾,写着“儒学正堂”什么的,这在古代是一种荣耀,乡绅在古代往往有这样读书人的牌匾。

      王冕不管这些,他四处躲着来访问他的县老爷翟买办对他说“老爷将帖请人,谁敢不去”,他也不问这样的行为与世上常有的言行不符,表达了王冕不同寻常的一面结果王冕跑去济南了,县令也找不到他这些在古代也是一种高尚的节操,像伯夷叔齐不食周栗那样,这是一种类似于道家“隐”的品格 本回中还有一个秦老秦老是一个老好人虽然务农,却是个有意思的人”他既和 王冕这样的世外之人玩得很好,说明他品性不坏,也能和买办这样的小吏玩得很好,说明他比王冕更加擅长交际我觉得这样的人更能适应社会,鲜明不这样想古代人认为: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这一点在这里可以分成两段讲前一段在这里表现得很明显,他不容许与危老爷、县令这样的人交往,显示出他独特的天性县令来访问王冕时,令他打定方法的是:“老师前日口气,甚是敬他;老师敬他特别,我就该敬他一百分况且屈敬爱贤,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有甚么做不得?”这个县令并不是真心想去见王冕,而是认为这样符合规定,又能够被人记住当时这种求名的思想很可能是主流,所以秦老才会听说王冕没有接见而见怪王冕估计也看出来了,他又不愿与官吏为伍,所以他避而不见。

      现在这样鲜明是不行的,但在当时,这种行为被看做相当清高的品性后半段达那么兼济天下在这里表现得不明显,后来“王者之师”的统帅朱元璋来找他做官,他也不去,隐到会稽去了一般读书人都不是这样的,“学而优那么仕”,读书人往往热爱做官,王冕不是没有才能,而是不愿去这既是由于王冕母亲临终前的要求,也有王冕自己的思想 王冕之所以能放在第一回,是由于他不但有才,而且品性很好王冕身上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这一回开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王冕却不是这样,他看得很透,像他母亲所说的那样不去做官,而是持续当平民在谈论科举制时,王冕也有不同的见地古人以孔孟之道为范本,在汉朝大一统后的数千年里,根本上只有阐述、论证、解释这些观点的,很少展现跳出来批驳的人由于在古代,这些是正统思想,只要质疑的人都会有惩戒发生王冕对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的看法是“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这在当时是很叛逆的说法,好多人甚至会觉得很惊疑,而王冕能够站出来说,显示了他独到、独立的见解 王冕是一个“嵌崎磊落”的人,他有卓越的才华,而且作风高卓,磊落超脱。

      他自幼就很有才,自习才能超强,而且特别超脱,不拘于时,不慕名利这与后面出来的人物形成鲜明的比较例如后来出来了一个周进,也是有才的,可是一辈子都想中个科举,结果看到号板就失控了假设把它和王冕放在一起,那种名利观的比较一下子就鲜领略再有严监生这样的,特别贪财,同王冕这样只要能孝顺母亲,自己够用就行的人举行比较,也是上下立判所以,王冕在这里就是一个模范的形象,他对《儒林外史》后面出来的人形成一个比较,这也是吴敬梓把它放在本书第一回的作用 王冕还是一个特别孝顺的人在一开头放牛时,他就经常把好东西包好,带回家给母亲吃后来也屡屡提到他赡养母亲在山东时,他看到难民,就想到了母亲,于是立刻回家了母亲临终前和他说的不去做官,他也严格遵守这些都是符合孝道的要求的从古至今,孝顺都是不成或缺的优秀品质,这里放在王冕身上,也是对其品格的一种补充,是 为了完善其人物形象而留神放进去的,只有这样,王冕的德行才能算高尚 王冕的作用既能在书里发挥,也能在书外发挥在书里,他形成标杆,对文人气节举行确立;再书外,他也是一个标杆,宣扬正确的人生与价值观塑造这样的形象,对阐述自己的观念是很有扶助的。

      【参考资料】 [1]吴广义.儒林外史一部学识分子的悲剧史[J].阴山学社,1994(4). [2]赵宽熙.儒林外史是讥讽,还是批判现实主义. [3]杜贵晨.传统文化与儒林外史人物考论[J].山东:山东大学学报,2022. [4]陈雄飞.从周进形象的塑造看儒林外史对商儒的艺术描写[J].唐都学刊,1994(3). [5]冯灵巧.浅析儒林外史下层寒士的异化人格. [6]范学亮.一“哭”,二“闹”,三“上调”[J].西安: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22. [7]吴小如.科举制度下的两个畸形儿. [8]刘晓林.周进“哭撞号板”的医学心理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9]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方法述评[J].文学遗产,1986(1). [10]张凤.生存视野下的范进. — 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