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十九世纪中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docx
3页第七章十九世纪中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中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概述 十九世纪中后期包括30年代到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胜利 这是欧洲资本主义从确立、巩固、到进入垄断的时期 这段时期欧洲文学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浪漫主义文学依然存在;批判现实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成为主流;自然主义和各种非理性主义文学在六十年代纷纷出现;无产阶级文学在四十年代进入初期发展时期 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是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由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1、以人道主义为武器,研究社会,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对社会历史现象作出了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深刻地展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2、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面目为了真实地描写生活,现实主义作家十分注重细节的真实。
3、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4、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在叙事艺术、情节结构和人物描写方面都比以往的小说更成熟,它以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成为这一时期文坛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览: 现实主义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它的出现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但并不是对浪漫主义的彻底否定它最初是打着浪漫主义的旗号登上文坛的,许多现实主义作家都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直到19世纪50年代初,“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才在欧洲开始盛行,现实主义才成为一个自觉的流派 在欧美范围内,现实主义的发展总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为前期,其中心在法、英等国;70年代到20世纪初为后期,其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 1、法国的: 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在表现出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封建时代的依恋之情 1823—1825年,司汤达陆续发表文学评论,后结集为《拉辛与莎士比亚》,提出了文学反映现实,为现代人服务的创作原则,它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1830年,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实践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它的发表,标志着现实主义的形成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使现实主义从理论到创作都臻于完善,它代表了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梅里美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主要以中短篇小说赢得文学史上的地位他喜欢写异国题材,塑造纯朴真诚而又骠悍粗犷的人物,表现反现代道德文明的主题他的小说在冷峻的叙述中蕴含着激情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达芒戈》、《高龙巴》和《嘉尔曼》从50年代起,法国现实主义强调科学精神,表现出客观冷峻的风格,早期现实主义的社会批判精神有所削弱这种创作风格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福楼拜,他是法国19世纪后期现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