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基路面排水设施37892.pdf
3页路基路面排水设施 路基地面排水设置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拦水缘石,蒸发池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置边沟,截水沟的位置在无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 熟悉路基地面排水设置与施工要求 一、边沟 (一)设置 挖方地段和回填高度大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当设置边沟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当设置不漏水的边沟 为了防止边沟漫溢或冲刷,在平原区和重丘山岭区,边沟应分段设置出水口,多雨地区梯形边沟每段长度不宜超过 m,三角形边沟不宜超过 m (二)施工建议 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 边沟的修整:土质地段当沟底纵坡大于 3%时应实行修整措施;使用干活砖片石对边沟展开铺成时,高文瑞以有平坦面的片石,各砌缝必须用小石子嵌紧;使用浆砖片石铺成时,砌缝砂浆应当细腻,沟身不漏水;若沟底使用抹面时,抹面应当平坦压光 二、截水沟 (一)设置 截水沟的位置。
在无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如系一般土质至少应离开 5m,对黄土地区不应小于 lm并应进行防渗加固截水沟挖出的土,可在路堑与截水沟之间修成土台并夯实,台顶应筑成 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 路基上方有弃土堆时,截水沟应当返回弃土堆脚 1~5m,弃土堆坡脚返回路基挖方坡顶不应当大于 lm,弃土堆顶部应设 2%女性主义截水沟的横坡 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 2.om,并用挖截水沟的土填在路堤与截水沟之间,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 2%的护坡道或土台,使路堤内侧地面水流人截水沟排出 (二)施工建议 截水沟长度超过 m 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截水沟必须有牢靠的出水口,必要时须设置排水沟、跌水或急流槽截水沟的出水口必须与其他排水设施平/顷衔接 为避免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应当展开严格的防潮和修整,地质不当地段和土质坚硬、透水性很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很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应当使用修整措施避免渗水和冲刷沟壁 三、排水沟 排水沟的施工应当合乎以下规定: 1.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 l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 m。
2.排水沟沿路线架设时,应离路基尽可能离一些,距路基坡脚不必大于 3~4m大于沟底、沟壁土的允许冲刷流速时,应当实行边沟表面修整措施 四、跌水与急流槽 跌水与急流槽的施工应当合乎以下规定: 1.跌水与急流槽必须用浆砌圬工结构,跌水的台阶高度可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决定,多级台阶的各级高度可以不同,其高度与长度之比应与原地面坡度相适应 2.急流槽的纵坡不必少于 1:1.5,同时应当与天然地面坡度相配合当急流槽较长时,槽底需用几个纵坡,通常就是上段较陡峭,向上逐渐下滑 3.当急流槽很长时,应分段砌筑,每段不宜超过 l0m,接头用防水材料填塞,密实无空隙 4.急流槽的砌筑增加收入自然水流与涵洞入、出口之间构成一个过渡阶段段,基础应当内嵌地面以下,基底建议砌筑抗滑平台并设置端的护墙 路堤边坡急流槽的修筑,应能为水流人排水沟提供一个顺畅通道,路缘石开口及流水进入路堤边坡急流槽的过渡段应连接圆顺 五、拦洪缘石 拦水缘石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为防止低路堤边坡被路面水冲垮可以在路肩上设立拦洪缘石,将水流攻击至挖方边沟或在适度地点设立急流槽 Villerupt 路基。
与低路堤急流槽连接处应当设立喇叭口 2.拦水缘石必须按设计安置就位 3.设立拦洪缘石路段的路肩宜适度修整 六、蒸发池 冷却池的施工应当合乎以下规定: 1.用取土坑作蒸发池时与路基坡脚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5~10m面积较大的蒸发池至路堤坡脚的距离不得小于 20m,坑内水面应低于路基边缘至少 o.6m 2.坑底部应当制成两侧边缘向中部弯曲 o.5%的横坡挑土坑出来人口应与所相连接的排水沟或排洪地下通道平顺相连接当出口为天然沟谷时,应当得当导人沟谷内,严禁构成漫流,必要时不予修整 3.蒸发池的容量不宜超过-m3,蓄水深度不应大于 1.5~2.om池周围可用土埂围护,防止其他水流人池中 4.冷却池的设置不应当并使附近地区泥沼科技化影响当地环境卫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