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朱庇特交响曲.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39795710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没事听了下上学时的交响乐欣赏课的音乐,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家莫扎特的作品朱庇特交响曲,我一直花了两年时间才适应,比一个球员适应联赛时间长得多了下面是一篇乐评,引用别人的,觉得写的不错 在古希腊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中,曾有一尊“黄金象牙宙斯座像”这尊神像是著名雕塑家菲狄亚斯的作品,它高达14米,气势宏伟,直耸云天;表现出古代传说中的“大慈大悲者、生命的赐予者、父亲、人类的保护人和救世主的形象这个至上的神明,在古罗马神话也称为朱庇特他住在高与天接、云雾集聚、霹雳纷至的群山之巅,是诸神和人类的主宰这一枚邮票上的图案是宇宙无垠的意境虽然没有出现一个高大的主宰世界的巨神,但却仿佛在那些飘飞的音符中回荡着一个洪亮的声音在呼唤:朱庇特,朱庇特!这枚邮票不是为神话传说而发行的,也不是遨游穹宇的航天的专题,这是一枚纪念伟大音乐家莫扎特的邮票图案是他的一部题为《朱庇特交响曲》的寓意与象征的画图莫扎特的《C大调第4l(朱庇特)交响曲》写于1788年夏天,是作曲家用六个星期写的交响“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交响曲 据说,困苦的作曲家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时,脑海中并没有出现巨神的身影当人们听到一个雄伟的音乐主题极地而起,傲峙于交响大地时,才联想到诸神之主朱庇特,并由钢琴曲作家克拉玛为交响曲冠以此名。

      《C大调第4l(朱庇特)交响曲》完成于1788年8月10日风起云涌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在1789年爆发这部创作于革命前夜的交响曲虽不能与这场大革命直接联系起来,但备受封建显贵压抑的作曲家不甘忍处奴仆地位,渴求保持人格和艺术尊严的自由精神,在当日寸资产阶级革命日趋成熟、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日益深入的时代,表达出一种同封建势力尖锐对立的资产阶级意识的觉醒这种强烈的反抗精神,在交响曲中化为雄壮宏伟的形象,以咄咄逼人之势,在乐章中巍然挺立,向人们奋昂地高呼:“我不曾知道我是个宫廷仆役……,我虽不是伯爵,可是比起某些伯爵,我可能有着更强的自尊!” 《C大调第4l(朱庇特)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由斩钉截铁的C大调三个主音揭开,英武的主题驰骋奔突,温婉的副部主题飘翔而至展开的音乐显示出了时代的蓬勃气息行板速度的第二乐章,时而沉静凝思,时而激动不安如果说,这两个乐章的情绪更多处于昂奋激动之中,那么,莫扎特用小步舞曲写成的第三乐章才出现了片刻的和缓与安宁,就像是主神朱庇特坐在高耸的山巅上,观看人间优雅秀丽的轻歌曼舞终曲庄严雄浑,展示出胜利的辉煌气象人们常称这个乐章为“胜利的赞歌”在这个乐章中,莫扎特以古典的赋格曲与交响曲的奏鸣曲式相融合,将多种主题编织一起,构成一幅欢呼胜利的壮观画图。

      处于困苦之中的莫扎特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以胜利与欢乐表达了作曲家终生渴求的理想与希冀已在黑暗的沉陆上微露晨曦……乐曲赏析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4/4 拍-奏鸣曲式  是一个灿烂生辉的乐章,各主题对比鲜明,为数亦多呈示部演奏两遍,第一主题为C大调,从一开始即以齐奏上行音阶呈现,显得庄严而堂皇第一主题后半部分则是小提琴与长笛的亲切交流,在小提琴与大提琴高音区的带领下引入G大调第二主题第二主题充满了活泼的气氛,音乐形象生动发展部经过大量频繁转调,紧张的戏剧性气氛让人耳不暇接再现部的两个主题皆由C大调奏出,情绪一直保持快乐,并推向明亮的结尾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3/4拍子-奏鸣曲式  与其他乐章形成对照,不甚华丽,但显得庄严堂皇第一主题为F大调,弦乐器奏出了如歌如泣的旋律在进入第二主题之前,乐曲以c小调呈现,并加入中提琴的减七和弦分声部,使乐曲基调变得不安第二主题为C大调,旋律依旧柔美亲切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稍快板-C大调-3/4拍  这是庄严的宫廷风味小步舞曲,乐曲的主题照搬了贝多芬谐谑曲中的下行半音阶三声中部很像海顿式,但规模要比海顿的大些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C大调,2/2拍子  这是整个交响曲的核心,它融合了作曲家一生中完成的五段经典旋律。

      整个乐章的特色是以对位手法展开的,它充分连续地应用了赋格法的技巧,完美地融合了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从而达到白热化高潮莫扎特: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 MOZART: Symphony No.41 (Jupitet)《C大调第41号交响曲》(德语:Sinfonie Nr. 41 C-dur,作品号 K. 551),是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首交响曲,相信完成于1788年8月10日这部交响曲又名“朱庇特交响乐”(Jupiter Symphony),据莫札特的小儿子所讲,该名是由伦敦著名的剧院经理约翰·彼得·萨洛蒙(Johann Peter Salomon)所取,认为此曲匹配以罗马主神之名为昵称创作和首演第四十一交响曲是莫札特在1788年夏天,迅速完成的一组三部交响曲的最后一首,前两部分别是6月26日完成的第三十九交响曲和7月25日完成的第四十交响曲 与此同时,莫札特还在创作两曲钢琴三重奏,第十六钢琴奏鸣曲(“简易奏鸣曲 (sonata facile)”),还有一部小提琴小奏鸣曲目前尚未清楚,第四十一交响曲有否在莫札特有生之年演奏过根据奥托·埃里希·德意志 (Otto Erich Deutsch)的研究,这段时间莫札特正在菲利浦·奥托 (Philipp Otto)在镜子胡同(Spiegelgasse)上开的赌场,举行一系列的“赌场音乐会”。

      莫札特甚至寄了这系列音乐会的门票给他的朋友兼资助人,米卡埃尔·普赫贝格 (Michael Puchberg)而我们今天无法断定,这些音乐会有否举行,或因观众没兴趣而取消全曲共四个乐章,典型古典主义交响曲的曲式:1. 活泼的快板 (Allegro vivace)2. 如歌的行板 (Andante cantabile)3. 小步舞曲: 稍快板 - 三重奏 (Menuetto: Allegretto - Trio)4. 相当快板 (Molto allegro)该曲相当出人意表的特点是第四乐章结尾,代表五个主题的五声部赋格,而全乐章则充满有一个主题发展而来或数个主题合并而成的赋格,见于不同木管间的对奏,第四乐章的主题就是由这四个音组成第四乐章还有另外四个主题,以奏鸣曲的形式出现,而这五个动机在最后混合成赋格式的结尾,整章被誉为古典对位法的巅峰之作英国乐评人约翰·格罗夫爵士 (Sir George Grove)在1906年的文章写道,“在这终章里,莫札特隐含了自己所有科学知识,而隐瞒这知识的力量也是无人能及的,令这科学成为取悦人的音乐,如同我们今日学习到的而现在他成就了更多而就整曲而言,他认为这部交响曲是 “法国大革命以前,世界最伟大的管弦乐作品。

      学者现在确定莫札特曾经研究过,同样具赋格式结尾的,米高·海顿 (Michael Haydn)的C大调第28交响曲而查理·谢尔曼 (Charles Sherman)认为米高·海顿的C大调第39交响曲,也在莫札特参考之列,由于莫札特“常常要求他父亲把海顿最近写的赋格寄给他而米高·海顿的第 39交响曲,是在莫札特完成第41交响曲前数周完成的,同样有一个赋格式的第四乐章莫扎特的这首《第四十一交响曲》,C大调,K551,完成于1788年8月10日,是他最后的交响曲,也是他最优秀的器乐作品(第四十一之后交响曲均为后来发掘的他的早期作品)朱庇特是希腊神话中的创造之神,这个标题是后人对这首作品的尊称因为此曲充分运用赋格手法,完美融合了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共 4个乐章:1.活泼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开始就堂皇地合奏呈现,然后长笛、双簧管、低音管等以对位旋律相继呈示属音上的第二主题开始由弦乐表现,反复时由长笛伴奏呈示部终结部分是一种民歌调,有人说它引用了阿尔贝达莱里喜歌剧中的咏叹调发展部在木管表现引导下,由弦乐以降E大调表现,第一主题以F大调发展回复主调后,开始第一、第二主题的再现,最后为华丽的终结。

      2.如歌的行板,F大调,奏鸣曲式以装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表现第一主题始,经经过句后,进入属调上由木管与第一小提琴表现的优雅的第二主题,第一小提琴与长笛追逐后,呈示部结束发展部极短,主要处理经过句,结束之前第二主题的后部以六连音符形成再现部实际是呈示部的自由发展3.小步舞曲,稍快的快板小步舞曲为G大调,中段为C大调小步舞曲结束部分,木管以三重奏形态作对位处理4.终曲,很快的快板,C大调,含赋格手法的奏鸣曲式第一小提琴先在第二小提琴伴奏下表现第一主题.它反复后接副主题,然后两组小提琴和中提琴构成三声部对第一主题作赋格处理,再加入大提琴、低音提琴、管乐与定音鼓第一小提琴再以属调表现第二主题,其中插入第一主题的副主题及其它乐句,这个主题也作赋格处理,结束呈示部发展部是精妙的对位处理,再现部开始的赋格部分被省略,再现部结束后,从发展部到再现部重复一次,进入长大的终结部,终结部开始以赋格处理,最后以主调音乐方式结束Symphony No.41 in C, K.551 - "Jupiter"1. Allegro vivace [11:14]2. Andante cantabile [8:18]3. Menuetto (Allegretto) [4:28]4. Molto allegro [6:20]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一部交响曲,规模宏大,壮丽灿烂,在他众多杰出的作品中,堪称为最优秀的器乐曲作品。

      作品完成于1788年,是在他的《第四十号交响曲》完成后15天即推出的,莫扎特的作曲天赋由此可见一斑这部交响曲是莫扎特三大交响曲的压轴之作在《朱庇特》中已经看不到受海顿影响的成份,它是莫扎特发挥其作曲特色的代表作品,表现了莫扎特晚年娴熟的作曲技巧本曲还是均衡对照的典范 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最高的创造神之名,把它作为此曲的别名是十分相称的,但这并非莫扎特本人订的名称,而是后人加上的作品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C大调,4/4 拍子,奏鸣曲形式, 是一个灿烂生辉的乐章,各主题对比鲜明,为数亦多第一主题从一开始即以总奏呈现,显得庄严而堂皇乐章的第二主题充满了活泼的气氛,音乐形象生动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F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与其他乐章形成对照,不甚华丽,但显得庄严堂皇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稍快板,G大调转C大调,3/4拍子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C大调,2/2拍子 整个乐章的特色是以对位手法展开的,它充分连续地应用了赋格法的技巧,完美地融合了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这首交响曲的版本可选:1.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DG,CD编号413 547-2这张唱片上还有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企鹅》评介三星。

      2.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DG,CD编号445 548-2这张唱片上也还有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企鹅》评介三星带花3.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DG,CD编号429 668-2(3张),这3张唱片上收有莫扎特的第二十九、三十二、三十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八至四十一交响曲;DG,CD编号453 046-2,廉价小双张,收有莫扎特的最后6首交响曲,《企鹅》评介三星而1970年在EMI录制的CZS5 68351-2(2张).亦收有最后的6首交响曲,《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4.马里纳指挥圣马丁乐团版,Philips,CD编号422 502-2(6张),莫扎特的第二十一至四十一交响曲,《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廉价小双张438 332-2,收有莫扎特的第三十六、三十八至四十一交响曲,《企鹅》评介三星5.布鲁诺·瓦尔特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版,莫扎特最后的6首交响曲,SM2K 45676(2张),《企鹅》评介三星6.阿巴多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版,DG,CD编号415 841-2这张唱片上另有莫扎特的《第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