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鹧鸪》PPT课件.ppt
22页•鹧鸪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野鸟,形 似山鸡但体小,羽色大多黑白相杂, 常栖息于生有灌木丛和疏树的山野, 畏霜露、怕风寒,啼声凄切,就如同 叫“行不得也哥哥”古人感叹世路艰 难,抒写离愁别恨,往往借鹧鸪啼声 比兴唐人郑谷这首咏鹧鸪的名作, 也是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 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郑谷,字守愚,宜春(今属江西省) 人, 唐 代诗人,世称郑都官, 又因《鹧鸪诗 》得名,人称郑鹧 鸪,著有《云台编》•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1. 暖戏烟芜锦翼齐,• 注释:【烟芜】:烟雾弥散的荒地 • 译句:鹧鸪在温暖的烟色荒地上面嬉 戏,只见他们五彩斑斓的羽毛那么整 齐; •2.品流应得近山鸡 •注释: 【品流】:等级,类别 •译句: 看它们的行动举止,类别与平 日活泼的山鸡相像 赏析:(首联):开篇写鹧鸪的习性、形貌特征 “暖戏烟芜锦翼齐”,开首着一“暖”字,便 把鹧鸪的习性表现出来了锦翼”两字, 又点染出鹧鸪斑斓醒目的羽色在诗人的 心目中,鹧鸪的高雅风致甚至可以和美丽 的山鸡同列。
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对鹧鸪 的形象作工雕细镂的描绘,而是通过写其 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 的勾勒,从而启迪人们丰富的联想 • 3.雨昏青草湖边过, • 注释:【青草湖】:又名巴丘湖, 在洞庭湖东南 • 译句:天空阴沉雨水淋漓的时候, 鹧鸪从巴丘湖,洞庭湖东南湖边的 青草地上经过•4.花落黄陵庙里啼 • 注释:【黄陵庙】:祭祀娥皇 ,女英的庙 • 译句:黄陵庙花瓣飘落,只听 鹧鸪的啼叫声音 • 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 • 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 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 水侧,是为黄陵庙• 这一带,历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迁客流 人到此最易触发羁旅愁怀这样的特殊环境,已 足以使人产生幽思遐想,而诗人又蒙上了一层浓 重伤感的气氛:潇潇暮雨、落红片片荒江、野 庙更着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 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消肠断的氛围• (颔联):首联咏其形,以下各联咏其声 然而诗人并不简单地摹其声,而是着意 表现由声而产生的哀怨凄切的情韵 • 此时此刻,畏霜露、怕风寒的鹧鸪自是 不能嬉戏自如,而只能愁苦悲鸣了然而“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反复 吟咏,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 ,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
鹧鸪 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这 二句之妙,在于写出了鹧鸪的神韵作者 未拟其声,未绘其形,而读者似已闻其声 ,已睹其形,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风韵 了5.游子乍闻征袖湿, • 注释:【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 乡的人 • 【征袖】:指游子的衣袖征 :远行 • 译句: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听到鸣叫 ,就不由自主抬起手臂,听任泪水沾 湿衣袖; • •6.佳人才唱翠眉低 •注释:【翠眉】:古代女子用螺黛 • 画的眉 •译句:而那些佳人听到后也不由得蹙 眉忧愁• (颈联)从鹧鸪转而写人,其实句句不 离鹧鸪之声,承接相当巧妙游子乍闻 征袖湿”,是承上句“啼”字而来,“佳人 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鹧鸪声而发佳人 唱的,无疑是《山鹧鸪》词,这是仿鹧 鸪之声而作的凄苦之调闺中少妇面对 落花、暮雨,思念远行不归的丈夫,情 思难遣,唱一曲《山鹧鸪》吧,可是才 轻抒歌喉,便难以自持了• 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 唱而蹙眉两个细节,又用“乍”、“才” 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地烘托出鹧 鸪啼声之哀怨在诗人笔下,鹧鸪的 啼鸣竟成了高楼少妇相思曲、天涯游 子断肠歌了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 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 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 •7.相呼相应湘江阔, •译句:宽阔的湘江上鹧鸪叫声此起 彼伏,同是不幸境遇的人们的情怀 水乳交融; •8.苦竹丛深日向西 注释:【苦竹】:竹子的一种 ,笋 味苦 【日向】:一作 “春日” •译句:茂密的竹林丛中深处 鹧鸪寻找温暖的巢穴,夕阳 就要落山,带来悲凉的苦意 • 尾联: “行不得也哥哥”声声在浩瀚的江 面上回响,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呢, 抑或是佳人游子一“唱”一“闻”在呼应? 这是颇富想象的湘江阔”、“日向西” ,使鹧鸪之声越发凄唳,景象也越发幽 冷那些怕冷的鹧鸪忙于在苦竹丛中寻 找暖窝,然而在江边踽踽独行的游子, 何时才能返回故乡呢?• 终篇宕出远神,言虽尽而意无 穷,透出诗人那沉重的羁旅乡思 之愁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 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 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 构思精妙缜密,难怪世人誉之为 “警绝”了赏析:• 颔联渲染了什么样的意境?为何提 到“青草湖”和“黄帝陵”?• 作者借鹧鸪啼声抒写什么情怀?①渲染出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一种令人魂 消肠断的氛围 ②借助传说渲染令人魂销肠断氛围抒写了游子的乡愁旅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