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错误的孩子阅读习惯.doc
3页错误 1别人在读什么书我们也读什么书?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一个兴趣班的同还妈妈说她女儿因为看过 《哈利波特》 电影后感兴趣就开始看《哈利波特》的书,我们孩子也刚好看过这个电影,也买来了书,孩子不爱看,那时候自己看了下书觉得确实比较难理解就没看了读一年级又犯这样的错误, 别的同学开始读《西游记》了那我们也开始买来, 孩子其实并不感兴趣 每个孩子的兴趣基础都不一样, 像我这样做就是拨苗助长了 之后也就慢慢开始好好选适合孩子的书错误 2买有“名” 的文学性较强的文字书, 但孩子只爱看绘本类的图画书?其实孩子需要的是桥梁书!刚开始买书我如上面所说那样,选这些有“名”的文学性较强的书,如开头所说,孩子不爱看!在一次天猫买书的时候,偶然发现一种叫“桥梁书”的书桥梁书 (bridgebook ,这是台湾地区构成的概念,欧美国家其实是称为分级读物(有EarlychapterBook这一级也就是对应到桥梁书)字面意思是从图画书到章节书的过度桥梁,最终走向自主阅读,桥梁这个词十分形象桥梁书概念在台湾地区很普及有不少读物,我们买了 2 套台湾作者写的桥梁书都很不错如下图右侧看到,桥梁书个性像我们语文书的排版,大大的留白,少少的字,一本书也不算太厚。
而每个孩子的前期阅读积累不一样,立刻从绘本 (图为主)的书直接过度到大章节的文字书, 孩子适应不了、生字过多、字词句理解不了的问题都是客观存在桥梁书在书的资料上比绘本更少的图更多的字, 但是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识字量, 以及能在这个阶段孩子能理解的字词桥梁书方向定了,那就好办了,买来书开始看,由于贴合孩子特性、字句都能理解,很快就爱上并看完一本了! 那里也要说一下我买的 2 套台湾作者写的, 在台湾就十分畅销的桥梁书《字的童话》 《阅读 123 系列》第 1 辑其中《阅读 123 系列》其中有一本叫《换换书》 ,故事是社会上的各主角互换发生一系列好玩的事, 整个故事十分搞笑, 孩子在看的时候, 哈哈哈笑不停还要拉着我和爸爸读给我们听, 我们听完也一齐跟着笑(真的很好笑) 她就更开心了 这两套书都是即有童趣又不缺故事性的书,十分推荐错误 3威胁 or 奖励式驱动, 看完就买好吃的买好玩的? No,No ,No,虽然短时间有效果但不长效啊我有个小办法 !看完这本书就奖励去 XX 儿童乐园玩哦, 我也用过这个笨办法! 但任何奖励驱动都不如兴趣的自我驱动, 奖励效果短也不能培养真正的兴趣 所有的专家都会说阅读习惯培养, 兴趣是关键, 包括雨轩妈妈在她的文中也说过。
那兴趣具体的培养真不是拿几本好玩的书开始就好了,我认为前期配合鼓励也是不可少的方法孩子在看完第一本桥梁书和我说看完了 (注意看, 真诚的表演开始) 我首先表示出十分十分惊讶,然后我:“哇噻,哇噻,你真的看完了这么长的一本书?”孩子:“真的啊! ”我:“来来来, Givemefive , Givemefive! 好厉害!” (这时候请表现的夸张一点,就是蹦啊跳啊,抱着孩子转一圈哪,就是怎样夸张怎样来呗,但是必须要真诚哦)过了一会,一分钟左右我:“哎呀呀,我觉得你还是好厉害,再来再来, Givemefive , Givemefive! ”孩子会被这个气氛带动起来, 也感觉原先自己这么厉害, 也会跟着高兴的蹦跳 这时候孩子会获得比较大的成就感 这个方法在应用在其他方面的挑战和鼓励一样有效, 我感觉还是屡试不爽的 (虽然别人看起来有点像疯子,呵呵)看完几本有时候又懈怠了,这时候还能够用激将法 :”这本书这么厚,还是别看了吧,太难了”要是能看完,之后继续用上面的方法鼓励!还能够用,孩子在看的时候哈哈笑,就凑过去,给我看看这么好玩,一齐笑,越笑越好笑(你试试就明白) 在这种方式鼓励下加上这几套桥梁书都不错,孩子先后独立看完《劳拉的星星》 《青蛙与蟾蜍》《字的童话》《阅读 123 系列》 28 本书,当然这些相对资料还比较短。
以上 2 点总结起来就是, 选适合的书配合热情的鼓励, 基本上孩子会感受到书本给她带来的快乐,让孩子感知到原先书上有这么多有意思的事错误 4怎样都看搞笑的书,文学性好像不强啊?兴趣才是关键,再加引导!经过桥梁书和鼓励,慢慢的开始看完大概 60 本纯文字书了(虽然书资料长度都不长,但对孩子自己回头看了这么多书,还是有成就感的) ,有《老鼠记者》 1-3 辑、《米小圈上学记》 1-3 年级、《疯狂学校》 、《没头脑和不高兴》 、儿童版《山海经》 、《大家一齐来当笨蛋》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棚车少年》第一辑、 《福尔摩斯》儿童版的第 1 本(看完做噩梦就没敢之后看)此刻正在看《十二生肖童话》 、《淘气包马小跳》等可孩子就是很喜欢看 《米小圈上学记》 这类搞笑的但资料文学性不是那么强的书, 像《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棚车少年》等这些书怎样办呢?我平时就有意无意的拿书出来放在床头或桌上, 再说“这本书要不要最近看下, 这么厚的挑战下?” “嗯”,孩子说,“那先放这吧” 然后哪天就看到她自己拿起来看了,之后就再用惊讶的表示这么厚也看得下去之类的鼓励法,然后就能看完了那些好玩的书之所以被孩子喜欢也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写生活学习中的事, 就比较有意思,孩子也容易有代入感。
换作是我们大人有这样的书我们也会喜欢, 先让孩子喜欢上比看完一本经典更重要虽然孩子会自主阅读文字书了, 但是我个人觉得三年级前绘本故事还是要在睡前一齐共读我的体会是,这些童书是那类有意思的书,但绘本更多像小散文, 文学性很强,词句都很优美例如《一片叶子落下来》 、《小房子》、《开往远方的列车》 、《天空在脚下》《田鼠阿佛》等等,有些是科学启蒙类的绘本如《肚子火车站》 、《牙齿大街》有一天孩子在仿写课文四季歌时用了《一片叶子落下来》中的一句话: “秋天将来到,冬天也不远” ,应用的恰到好处,好的书值得反复品读男孩子与女孩子的兴趣点不一样, 喜欢的书类型也不样, 所以还是需要去图书馆去书店看看再选错误 5查字典?划线摘抄?以书中的人物为例为榜样慎用!桥梁书是没有拼音的, 但字词孩子大都能认识的, 所以没问题 如果一本书上的字很多不认识, 即使有拼音孩子也不感兴趣的, 因为在阅读的时候会容易打断 不易理解整段资料意思,自然不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对于不认识字, 吴雨轩妈妈也提到过孩子后面去查字典, 我很认同她的方法 然而在我的经历中却起了反作用, 因为孩子在看的时候对不认识的字需要做个记号, 事后再去查字典。
那么做记号这件事, 需要在看到的时候去找笔,画圈,打断了阅读,几次后孩子觉得我要求这要求那不高兴,就不喜欢读了同样的,我想让孩子多积累一些好的词句, 就说让孩子划线摘抄, 也是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这两个我都先放一放 不认识的字怎样办, 跳过去! 我发现孩子根据上下文意思整体理解并没有问题在《木偶奇遇记》自主阅读遇到问题后, 以我读孩子听的方式读完了整个故事然后我又犯了个大错, 那就是我在平时的教育中经常拿皮诺曹做例子 如:你看皮诺曹就是贪玩最后变成驴的;你看皮诺曹就是不听别人的劝所以才上当的诸如此类,结果导致孩子更不喜欢 《木偶奇遇记》这本书了之后反思其实能够更正面的引导,比如把孩子做的好的和皮诺曹来构成正反差(我还没实践过) 还有个反作用的问题, 不要在孩子看完书的时候考孩子一些题, 问一些问题 能够是“有什么好玩的给我讲讲啊?”这类的问题, 引导孩子说出来,但不愿意讲也没关系 这也是吴雨轩妈妈在中说过的,有时候孩子确实有点不理解跳过去的,并不需要每一个字词都理解,在某个时候孩子会自己再去看的错误 6把书整理好,这么乱放怎样行?!就是要那么“乱”一下在阅读环境营造上, 我犯的错误就是把书很整齐的放在书架上, 书有点多塞的有点挤很难拉出来,观察了下孩子没去书架上拿下来看过。
我就改善方法,演变成书桌左边有书、前面有书,床头有书,沙发有书做到哪都能抓本书看看其实吴雨轩妈妈有说过这点只是我们在做的时候可能还是会把书收拾到书架上好好的摆起来最有意思的时候是孩子生气的时候自己坐沙发上生闷气, 坐着坐着就会拿本书看看,过会就没那么生气了错误 7急功近利!以为爱上阅读孩子就应会懂事一些吧?事实上有,但并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