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随堂效果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51957559
  • 上传时间:2022-09-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随堂效果检测一、易错易混排查练1.运动和静止是物质的两种存在方式  )答案 ×解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离开运动,物质就无法存在2)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并非绝对不动,只是相对于其他参照系而言,它没有发生特殊运动或在某一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2.规律是客观的,所以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答案 ×解析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规律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都有其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2)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会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所以,不能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就错误地认为规律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3.规律有好坏之分  )答案 ×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可以给人们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从而创造有利于规律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限制规律发生消极作用的条件,使规律发挥积极作用,造福人类。

      4.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答案 ×解析 (1)自然界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因此,面对自然灾害如飓风、火山爆发和地震等,人们是无法改变的2)人在自然灾害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只要我们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运动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就能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5.规律与规则是一回事  )答案 ×解析 规律和规则不同,规则是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是主观的6.只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答案 ×解析 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二、选择题7.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正确的认识有(  )①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 ④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A.①③          B.②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 ①②③④都属于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故选D8.2015年5月12日15时05分,尼泊尔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之后尼泊尔又发生了数次4.0级以上的地震。

      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 B解析 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排除含④的选项,故答案选B9.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答案 A解析 本题以常见的生活现象为背景考查哲学知识,角度新,体现了立足生活实际的理念电影中的静止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这体现了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A项最合适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一切从实际出发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D.规律具有普遍性答案 A解析 这是荀子的名言,“行”指大自然的运动变化,“常”指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整句名言揭示了规律的客观性。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故选A11.北京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为了增加降水量,有关部门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多次在北部山区成功实施了人工降雨这一事实说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  )A.创造规律,改造自然 B.创造和利用客观规律C.创造条件,利用规律 D.认识和改造客观规律答案 C解析 北京实施人工降雨说明,人们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条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规律是客观的,不可以被创造、改造,排除A、B、D三项三、非选择题12.[2016·甘肃肃南期末]“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鲜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运用把握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答案 (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新模式,恢复草原生态和农田地力,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体现了人在生产活动中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与利用,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统一这一新模式体现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生产模式,趋利避害地改造自然,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可持续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