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土木工程培养方案与执业资格考试衔接.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嘀嘀
  • 文档编号:253988456
  • 上传时间:2022-02-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8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土木工程培养方案与执业资格考试衔接摘要:本文探讨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问题,提出土木专业培养方案与执业资格考试应该有五个方面的衔接,即公共基础课程衔接、专业基础课程衔接、专业课程衔接、综合能力衔接、考试方式衔接高校教师可开展案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课的考试可以采用开卷考以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培养方案;执业资格考试;注册土木工程师 0前言 注册工程师制度是国家执业资格制度,是对工程技术人员实行的一种门槛准入控制我国土木工程的执业资格考试称为“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包括岩土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及结构工程等多个方向我国人事部和建设部于2001年公布了《勘察设计行业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对各部门职责做了总体规定,为后续的工作开展制定了纲领目前土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充分满足注册工程师能力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研究两者之间的衔接问题本文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资格考试为例,探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问题 1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资格考试简介 按照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规定,我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分两阶段进行,即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

      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才可以报名参加专业考试参加基础或专业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基础考试的报名条件是,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或者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且从事岩土工作满1年,或者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且从事岩土工作满1年所以土木工程本科毕业生毕业当年就可以参加注册土木工程师的基础考试专业考试的报名条件是,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且累计从事岩土工作满5年,或者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且累计从事岩土工作满6年,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情形 2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 2.1公共基础课程的衔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文件是各高校土木专业制定培养方案的依据,将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资格考试的大纲与目前的专业评估文件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公共基础课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经济、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基础等主干课程不同点在于,注册考试大纲还包括电磁学概念、电路知识、电动机与变压器、信号与信息、模拟电子技术等。

      在大部分的高校土木专业中都没有开设这些课程,有部分高校开设电工学,但存在教学要求偏低的问题现在国内有不少课程的平台,建议学生通过课程自学,以满足注册考试大纲的要求 2.2专业基础课程的衔接 两者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大部分一致的,包括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原理、钢结构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土木工程试验技术等相关知识专业评估文件还包括土木工程概论、地震工程学导论等课程,这些课程用来开拓学生视野,对所从事的工作有整体的认识注册考试大纲则包含更多的法律法规的内容,考生需要掌握17部法规内容,除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这些常用的法规,还有专门针对注册工程师管理的《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及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等法规高校中虽然也有开设“建设法规”这类的课程,但学时较少,课程覆盖的法规范围较小,建议在相关的专业课中也加入相关的法规内容,比如“基坑工程”这门课,就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加入安全生产、勘察设计资质管理之类的内容 2.3专业课程的衔接 注册考试的专业内容包括岩土工程勘察、浅基础、深基础、地基处理、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基坑与地下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地震工程、工程经济与管理、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等。

      专业评估文件鼓励各校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校自身优势特点来设置专业课程,因此没有专门列出专业课的名称各校土木专业设置岩土方向的课程,基本与注册考试的课程大体上是一致的,有些课程会进行重组,比如“浅基础”和“深基础”一般合并为“基础工程”难度上看,注册考试的专业内容往往高于校内的专业学习每年注册专业考试通过率大约20%左右注册专业考试涉及范围较广,需要掌握43本规范内容专业考试中的“案例”部分,需要考生大量的计算,3小时内要完成25道题目的计算,平均下来7分钟要算完一道题目,对计算速度的要求也很高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概论式的介绍,而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计算方法把历年的注册考试专业题作为课堂测试题,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计算能力比如,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用到,如果桩侧穿越的土层较多,则计算参数也较多,学生平时经过这方面的计算训练,可提高其计算速度及准确率,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2.4综合能力的衔接 从注册考试大纲和历年题目可以看出,其考查的重点和高校培养方案基本是一致的但注册考试更侧重综合能力的考查,考查应试者能否把各科的专业知识融合起来,能否把所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高校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以“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为例,根据结构上部荷载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如何选择基础方案就是一个综合问题,需要考虑建筑功能、结构刚度强度等问题而方案选定之后的计算,也是综合了多门科目的内容,如柱下条形基础采用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来计算弯矩剪力,就要掌握好结构力学的超静定结构计算内容;给基础配筋,需要掌握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容高校里可以多开展基于案例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边坡工程”案例教学为例,教师要先准备一个完整的边坡工程项目来作为教学案例,包括工程概况、地质参数等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各自的边坡加固方案,学生之间可以开展讨论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不是被动的听讲,而是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来参与讨论案例教学缩短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以后参加注册专业考试做好衔接 2.5考试方式的衔接 注册考试的基础考试不允许带资料进考场,而专业考试允许带正规出版物进考场,因为大量的计算需要用到很多计算式,这些式子太多记不住,也没必要让考生花时间去记专业考试内容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对规范、手册的熟悉程度。

      高校的专业课程考试建议尽量采用开卷考试或者半开卷考试,应该允许学生带规范和教材进考场开卷考之后,是不是对学生的要求就降低了呢?这就需要对考题进行精心的设计专业课的考题方面应多结合工程案例来出题,测验学生正确应用规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在应用知识的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的授课中,要结合本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使用学习相关的规范,比如“基础工程”这门课,涉及到的规范较多,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港口工程地基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等等学习规范也不是从头看到尾,而是使用对比的方法的来学习,比如桩基设计,应该对比一下各规范中的异同点,形成一个桩基学习专题,获得的知识也比较系统化 3结语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制度是国家对从事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的执业人员实行的一种准入控制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的及格率,可以部分地反映出该专业的办学水平为提高毕业生注册考试的通过率,本文提出土木专业培养方案与执业资格考试应该有五个方面的衔接,即公共基础课程衔接、专业基础课程衔接、专业课程衔接、综合能力衔接、考试方式衔接。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注册资格考试也不能完全考核出考生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也不能完全由注册资格考试通过率来衡量 参考文献 [1]张云峰,詹界东,李文.从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探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371-374. [2]李峥.地方高校“双证通融”的土木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8(31):231-232. [3]陈国周.基于注册工程师能力要求的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6.45(11):82-83. [4]鲍晨.工程硕士培养与注册工程师衔接的探讨[D].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8. [5]庞利,毛志忠.国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沟通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112-114. [6]郝婷玥.基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注册执业资格考试与工程教育结合的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167-167. [7]张云峰.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与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14-16. [8]陈国周,钱晓丽,张建勋.岩土工程教学中加强手算训练的研究与实践.中国地质教育,2011(2):93-95. 作者:陈国周 李杨 詹素华 单位: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