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乳畜品种及其产乳性能.pptx
40页第一章 乳蓄品种及其产乳性能,第一节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第二节 乳用山羊第三节 影响产乳性能的因素,,,,黑白花奶牛是我国奶牛中的主体是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原先名称,于1992年更名“中国荷斯坦奶牛”本品种是利用引进国外各种类型的荷斯坦牛与我国的黄牛杂交,并经过了长期的选育而形成的一个品种适合生长在低温(15 ℃以下) ,且乾燥的气候,是最大型的乳牛,泌乳量最高,成年母牛体重可达500~800 公斤,毛色为黑、白花分明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并不是纯种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种但由于西门塔尔牛产乳量高,产肉性能也并不比专门化肉牛品种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而且此品种在文革之前就被引进到国内,并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功饲养但由于文革开始致使该品种没有得到及时推广从1990年山东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引进该品种此品种被畜牧界称为全能牛我国从国外引进肉牛品种始于20世纪初,但大部分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引进的西门塔尔牛在引进我国后,对我国各详细地的黄牛改良效果非常明显,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一般都能提高30%以上,因此很受欢迎三河牛是中国培育的乳肉兼用品种,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于额尔古纳市三河地区,三河分别是:根河、得耳布尔河、哈布尔河三河牛品种盛多,分别为(西门达尔牛、西伯利亚牛、俄罗斯改良牛、后贝加尔土种牛、塔吉尔牛、雅罗斯拉夫牛、瑞典牛和日本北海道荷兰牛)复杂杂交、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而形成1986年9月,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验收命名为“内蒙古三河牛”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草食性反刍家畜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除人类之外)哺乳动物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 3000米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吕氏春秋》中记载称:“肉之美者,牦象之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牦牛还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旅游者的前导牦牛奶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高,能够帮助人体调节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同时它还是补钙的佳品,因为牦牛奶中富含天然乳钙;它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共轭亚油酸、а-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维生素H 等多种稀有营养成分。
牦牛奶的氨基酸、钙、维生素A含量分别比普通牛奶高15%、15%和6%微量元素中,牦牛奶中所含的铁是一般牛奶的9.8倍、锌含量是一般牛奶的3倍、钙含量是一般牛奶的1.13倍中国水牛存栏量超过2200万头,在广东、福建,商业性的水牛奶加工已有400年历史,产品以中国传统的酸凝型奶酪和其他制品为主早在19世纪末,我国南方农民就利用本地水牛挤奶作为副业,制作成“奶饼”、“奶豆腐”、“奶皮”、“姜汁奶”等风味产品销售,并形成传统小吃流传至今全国涉及水牛奶加工的企业达18家,加工量占我国水牛奶产量的20%左右,水牛奶制品远销东南亚国家乳汁浓厚,直接饮用香浓可口,但由于品质过于优良,加之为优质产奶水牛、单产稀少,因而水牛奶及奶制品的价格也远远高于奶牛奶在我国水牛主产区广西,每公斤鲜水牛奶收购价为4元,而黑白花牛奶仅为1.5元-2元南方地区应加大力度发展水牛奶,减少与北方地区奶制品行业差距水牛奶,与人们熟知的乳用牛(常见的是黑白花奶牛)产的奶不同水牛奶产量较低,营养价值高据国家有关科研部门测定,1公斤水牛奶所含营养价值相当于黑白花牛奶1.85公斤,最适宜儿童生长发育和抗衰老的锌、铁、钙含量特别高,氨基酸、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分别是黑白花牛奶的约80倍和40倍,并被认为是最好的补钙、补磷食品之一。
脂肪、乳糖的含量是黑白花牛奶的数倍,其香醇浓厚,胆固醇低蛋白质含量高,尤其是酪蛋白含量高,能进行高质量乳制品的深加工是老幼皆宜的营养食品,因此可称得上是奶中极品水牛奶乳脂率高,乳化特性好,非常适用于干酪的生产100千克的水牛奶可生产25公斤奶酪,而相同量的黑白花牛奶只能生产12.5公斤奶酪两广人熟悉的姜撞奶、双皮奶,都必须用水牛奶来制作 原因:牛奶中的蛋白大体上可分为酪蛋白(占乳蛋白总含量的80%)和乳清蛋白(乳蛋白总含量的20%)酪蛋白又有三种形式,对钙离子敏感的α-酪蛋白和β-酪蛋白,以及对钙离子不太敏感的K-酪蛋白生姜蛋白酶将K-酪蛋白切开,亲水性C端与疏水性N端分离,破坏了酪蛋白胶束的稳定,在疏水作用下,疏水性蛋白逐渐聚合凝固第三节 影响产乳性能的因素,1.品种乳牛因品种不同,遗传基础有显著性差异品种是人类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乳牛中荷兰牛的产量最高乳最稀薄(乳脂率偏低:干物质、脂肪、蛋白质含量最低);我国的水牛、牦牛所产的乳干物质含量比其他品种更高2.个体个体间遗传因素不同,即使同一品种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及其乳的成分、性质也有很大差异,甚至高于品种间差异3.年龄与胎次产乳量随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的进程而逐渐增加,之后随有机体的逐渐衰老而下降。
一般在第七胎次达到顶峰,而含脂率和非脂乳固体在初产期最高初产年龄过早会影响泌乳器官的发育及牛体健康,产乳量偏低;初产年龄过晚,有效利用年限内胎次减少,会降低终生产乳量青年母牛的初配的适应体重为成年体重的75%,产犊间隔最理想的为一年一产,既可以提高繁殖率,也有利于生产性能的改善4.饲养管理正常的饲养管理不仅能提高产乳量,而且可以增加乳中的干物质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时,不但会引起挤乳量下降,而且会导致乳中蛋白质含量降低饲料中维生素含量不足时,产乳量降低,乳中维生素含量减少饲料中无机物不足时,产乳量减少,且消耗乳牛体内储存的无机盐饲料要易于消化、易发酵、精料给量适中,玉米或高粱给量要适当,可增加大麦、麸皮的给量国外高产乳牛的日粮, 其能量饲料以高水分玉米为主、大麦为辅, 蛋白质则以豆饼、棉籽饼或全棉籽为主, 其组成不仅满足了日粮蛋白质和过瘤胃蛋白质的需要, 而且也提高了日粮中的能量浓度5.挤乳方法一般就挤乳次数而言, 每天 4 次挤乳, 乳量高于 3 次挤乳, 3 次挤乳又高于 2 次挤乳,产乳量增加10-25%我国多采用每日 3 次挤乳, 国外多采用 2 次挤乳挤乳时间5-6min可得到最大的泌乳量。
一般采用交叉挤乳顺序良好的挤乳技术和乳房按摩也有利于提高产乳量按摩促进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共同作用,以外力的刺激,促使乳房膨胀, 利于泌乳反射的形成, 促使正常泌乳挤乳前用热水擦洗乳房, 引起血管反射性扩张,进入乳房的血流量加大,促进乳脂的合成同时可使乳房迅速膨胀,内压增高,产生排乳6.季节在我国, 乳牛以冬、春季产犊为宜另外, 牛生性耐寒怕热, 热应激对其影响相当明显当气温升高时,母牛为减少体热产生,乳量与饲料消耗量自动减少因而产乳量下降尤其是高产牛或产乳高峰期乳量下降幅度更大 因此, 为了乳牛健康及产乳量的提高, 应避开暑期产犊, 并积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为乳牛产犊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条件7.疾病或药物母牛患病损害了健康, 影响乳的合成, 会导致产乳量下降甚至停产如患有消化管疾病, 乳牛在泌乳量显著下降的同时, 乳的成分及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如乳糖含量减少,氯化物和灰分增加如患有乳房炎,除乳产量会显著下降外,非脂乳固体也有下降,乳中钠、氯、非酪蛋白态氮、过氧化氢、白细胞数、pH均比正常乳增加,而钙、磷、镁、乳糖、脂肪、酸度、维生素均有减少原因是侵入乳房的细菌导致乳腺细胞通透性增加,影响乳的正常生成。
使用药物时,药物会或多或少地分泌于乳中, 包括杀菌剂、抗生素在内的乳都可能改变乳的正常组成,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乳牛生病用药期间应禁止挤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