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生物精品讲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染色体相关知识.doc
6页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染色体相关知识 编稿:闫敏敏 审稿:宋辰霞【学习目标】1、了解染色体的相关知识2、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要点梳理】 要点一、染色体【 高清课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染色体相关知识 366299 染色体 】1、染色体的概念 当细胞处于分裂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和反复折叠,逐渐变成了棒状或杆状的染色体,它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如下图所示为电镜下的人类染色体的电镜照片着丝点(粒)姐妹染色单体2、染色体的形态类型根据染色体的大小、着丝点(粒)的位置分为三类:染色体形态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特征着丝点(粒)位于中间两臂大致等长着丝点(粒)近某一端一臂长一臂短着丝点(粒)位于一端只有一臂图解 3、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对于同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着丝点位置都是相对恒定的,染色体数目也是相对恒定的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用2n表示),而在生殖细胞中则是成单存在的(用n表示)。
所以就染色体数目而言,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性细胞的两倍例如人的体细胞共有46条染色体(23对)生殖细胞中有23条要点二、染色体组型(染色体核型 ) 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 某生物体细胞内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形态配对、分组、排列所构成的图像,体现了该生物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全貌2、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直接相关的染色体,如X和Y常染色体——除性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雌雄个体相同3、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配对的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要点三、几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体的条数是以着丝点来计数的,有一个着丝点就有一条染色体;染色单体是染色体进行复制后,同一个着丝点上有两条相同的单体,这两条单体被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其整体是一条染色体比较见下表:染色体染色单体图形染色体染色单体说明①一个着丝点;②一条染色体;③无姐妹染色单体;④一个DNA分子①一个着丝点;②一条染色体;③两条姐妹染色单体;④两个DNA分子 2、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它们形状、大小相似,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原因是受精卵是由来自父方的精子和来自母方的卵细胞结合而成的,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相当于一条来自精子——父方,一条来自卵细胞——母方。
(2)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比较图形说明①同源染色体一般形状、大小相似(性染色体除外)②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3和4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③1和3或1和4是一对非同源染色体,2和4或2和3也是一对非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与非姐妹染色单体图形说明①姐妹染色单体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而非姐妹染色单体位于不同着丝点上②1和2或3和4是一对姐妹染色单体③1和3或1和4或2和3或2和4均称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4、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 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的特殊存在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此时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故称四分体即联会以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可组成一个四分体 5、概念之间的数量关系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要点四、减数分裂——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1、减数分裂的时间和部位特殊生物发生时间部位及细胞分裂结果高等植物花蕾期雄蕊花粉母细胞小孢子(花粉粒)雌蕊胚囊母细胞大孢子(胚囊)高等动物(人)性成熟(青春期)睾丸内精原细胞精细胞卵巢内卵原细胞卵细胞2、减数分裂的概念(1)发生的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发生的时间: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一半3、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成为例(图示说明):(1)精子形成的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 (2)母细胞:精原细胞 (3)减数分裂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二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4)减数分裂的过程: 注意识别几种处于减数分裂特定时期的细胞形态 (5)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了一半典型例题】 类型一:同源染色体概念的考查例1、(2014北京东城调研)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部分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所示由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核DNA数目为2N B.乙组细胞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 C.只有丙组细胞完成DNA的复制 D.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在甲组细胞中【答案】B 【解析】甲组细胞染色体数为Ⅳ,可能为精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乙组可能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前、中期细胞等,故乙组细胞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即遗传定律可能发生在乙组细胞中;细胞完成,DNA复制后,染色体数不变,故乙组细胞也可能完成了DNA复制。
点评】本题主要是针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答案】A类型二:减数分裂的概念与过程例2、(2014北京石景山期末考)下列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不可能代表效应B细胞或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B.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C.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 D.丁细胞不可能发生A和a、B和b等位基因的分离【答案】C 【解析】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而效应B细胞或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进行分裂,故A正确;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丙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且题干中的信息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由乙细胞图像可推知,该动物为雌性动物,故丙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只能是卵细胞或极体,不可能是精细胞,所以C错;由于丁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等位基因的分离,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分裂的图像和过程举一反三】:【变式】下图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 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 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⑥→②→④→①→⑤【答案】D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依次为:染色体复制→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数目变化为: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