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及安全防护距离分析.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shaoy****1971
  • 文档编号:109171444
  • 上传时间:2019-10-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1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摘要】 为研究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公众及环境的影响,基于现运营移动通信基站的实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阐述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强度与距离而衰减的趋势明确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 辐射安全防护距离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消除公众对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心理恐慌,推 进移动通信基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工作同时对移动通信基站的选址和架设提出建议,以期 对移动通信基站的环评、验收、环境管理等起到参考作用关键词】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环境影响评价;电磁污染0 引言我国现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要求移动通信基站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1],移动通信基站类项目需进行公众参与工作该类项目由于建设 范围广、建设周期短和公众认可存在误区等原因,导致公众参与工作不易开展,项目建成后环境纠纷和信 访率较高的现象因此广泛宣传普及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公众及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通过对现运行的移动通信基站进行现场实测和分析,对照国际标准限值要求,客观评价移动通信基站 运行期间对环境及公众的电磁环境影响,实际测量移动通信基站安全防护距离内的电磁辐射污染水平,以 期使公众逐渐消除对移动通信基站的恐慌心理,同时对基站的环评、验收、环境管理等起到参考作用。

      1 移动通信基站及相关技术参数 移动通信是指双方或者至少一方处于移动中进行信息交互的通信,即移动体与移动体、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2]移动通信基站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终端 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3]以河南省鹿邑市某 TD-SCDMA 基站为例,天线相关参数为:工作频率 1880-1920/2010-2025MHz,天线 挂高 18m,发射功率 12W,定向双极化,天线增益 15dBi,天线下倾角 3 度,水平半功率角,65 度,垂向 半功率角 4 度2 电磁辐射及电磁污染2.1 电磁辐射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聚的现象叫电磁辐射,是能量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物理现象电磁辐射频率从几十赫兹(甚至更低)到 3000 千兆赫兹左右(波长从几万千米 到 0.1mm 左右)2.2 电磁污染 不是所有的电磁辐射都造成电磁污染,电磁辐射成为电磁污染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电磁辐射频率高低,二是电磁辐射功率大小只有当这两个因素超过一定允许限值时,才造成电磁污染根据电磁辐 射相关规定及导则[4,5],移动通信基站频率属于 30-3000MHz 频率范围,该频段对应功率密度导出限值为0.4W/m2(即 40µW/cm2),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为 40µW/cm2。

      单个基站环境管理目标值选取《电磁辐射环境标 准》中功率密度的 1/5 作为评价标准,即以 8µW/cm2 作为公众照射导出限值因此,当移动通信基站产生的功率密度高于 8µW/cm2,才会形成电磁污染并对人体带来负面影响,形 成电磁污染如功率密度低于 8µW/cm2,则表明移动通信基站对公众的健康无不利影响3 基站电磁辐射及安全防护距离 基站室内部分设备在设计制造时已采取了较好的屏蔽措施,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室外设备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天线中的导线载有交变电流时,就可以形成电磁辐射移动通信基站发射设备的辐射功 率都比较小,发射天线一般为定向天线,电磁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天线主瓣方向,非主瓣方向电磁辐射 水平很低实测和文献都标明了功率密度是随着距离而衰减的[6-8]基站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是环保部门依据国家标准,经理论分析和现场测试确定的一项电磁辐射防 护距离[9]它分为垂直保护距离和水平保护距离安全防护距离准确界定了基站周围电磁安全区域在基 站安全防护距离外,功率密度低于 8μW/cm2,对公众无不利影响在基站安全防护距离内,功率密度高于18μW/cm2,对公众会产生不利影响确定了安全防护距离即明确了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达标区域及超标区域。

      这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基站合理性分析、公众参与等环节起到了关键性指导作用4 基站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监测实例 为知悉已运行基站产生的实际电磁辐射环境影响,使公众客观了解基站周围电磁辐射衰减趋势及基站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内实际电磁辐射情况,以现运行的河南省鹿邑市某 TD-SCDMA 基站为例,分别监测 出基站天线主瓣方向水平衰减断面及基站安全防护距离内的电磁辐射影响水平4.1 水平衰减断面监测结果 水平衰减断面监测结果见表 1表 1 基站水平衰减断面监测结果根据表 1 监测结果,在该基站主瓣方向 50m 范围内,距地面 1.7m 高度处功率密度最大值为1.3191µW/cm2,随着与天线距离的增大,功率密度逐步降低,到距天线 50m 处,已衰减为 0.1263µW/cm2 实测数值均远低于公众照射导出限值 8µW/cm24.2 基站辐射安全防护距离内的监测结果 在安全防护距离内水平方向监测结果见表 2,垂直方向监测结果见表 3表 2安全防护距离内水平方向监测结果表 3安全防护距离内垂直方向监测结果由表 2 可知,基站安全防护距离内水平方向最大监测值为 8.7699μW/cm2,位于距离天线水平方向 3m处。

      随着与天线距离变大,监测值逐渐减小,当水平方向距离达到 4m 左右时,监测值达标,即低于 8μW/cm2 由表 3 可知,基站安全防护距离内垂直方向最大监测值为 2.7673μW/cm2,位于距离天线垂直方向 1 m2测量时距天线水平距离(m)距天线垂直距离(m)水平方向监测值(μW/cm2)达标情况012.7673达标22.1094达标31.2955达标距天线水平距离(m)测量时距天线垂直距离(m)水平方向监测值(μW/cm2)达标情况133.8101达标27.3948达标38.7699超标45.0655达标52.7332达标62.2616达标71.2034达标81.0504达标90.6209达标100.3948达标150.2245达标序号监测点位置测点距天线水平距离(m)监测高度(m)东南侧监测结果(µW/cm2)西南侧监测结果(µW/cm2)1主瓣方向 水平衰减断面101.71.31911.05042201.71.18090.24453301.70.51250.33874401.70.18270.28145501.70.15730.1263处随着与天线距离变大,监测值逐渐减小,并且均低于 8μW/cm2。

      在安全防护距离内存在超过 8μW/cm2 的监测点,划定安全防护距离可以有效控制基站对周围电磁环境 的影响,保证基站周围民众在功率密度低于 8μW/cm2 的安全环境中活动5 关于基站选址与架设的建议 在基站实际建设中,由于某些移动通信基站周围高层建筑密度较大,天线发射电磁波的主瓣不易避开相邻建筑,或者由于部分基站定向天线板因存在下倾角,造成天线发射副瓣覆盖了本楼的部分楼层,会使 周围公众接近或进入安全防护距离内,这对公众健康极为不利此外,由于通信基站的高度限制,一般为15-60m 左右,该高度也增加了天线电磁波主瓣照射邻近建筑的可能性因此在实际基站建设过程中,要充 分考虑基站安全防护距离与周围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确保电磁污染区域无敏感建筑本文对基站选址与架设时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在满足无线网络质量的同时,对基站的天线、馈线、走线架等部分进行外观美化;通过采用特型天线、隐蔽、遮挡等多种手段,使基站的外观与城市环境协调统一 (2)在辐射安全防护区域内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公众进入辐射安全防护区域内的活动 (3)所有基站建设完成后,应由有资质的单位对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如发现有可能造成电磁辐射危害(如环境保护目标处功率密度超过 8μW/cm2 的环保限值),应对天线建设位置及时进行调整。

      6 结论 通过对现运行的移动通信基站进行现场实测和分析,对照国际标准限值要求,可知只要基站合理建设,基站的电磁环境影响很小,均满足相关标准限值要求在安全防护距离内,有功率密度超过 8μW/cm2 环保 限值的监测点,因此需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公众进入安全防护距离内活动在移动通信基站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基站辐射安全防护距离的重要性防护距离内不允许新建民房等环境敏感建筑 参考文献:[1]《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08]70 号.[2] 杨保海,郭书超,刘泽良.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浅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12):82-83.[3][4] [5] [6] [7]吴晓文,黄顺吉. 蜂窝移动通信继续与技术的发展[J]. 通信技术与发展,1996(01):3-14.GB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S].HJ/T10.3-1996.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S]. 邹澎,侯均衡. 高大建筑物对电磁辐射环境的影响[J]. 电波科学学报,1995(4):50-54.黄 云飞 . 900 兆 赫兹 移动 通信 系统 基站 电磁 辐射 对环 境的 影响 [J]. 微波 与卫 星通 信,1996,5(1):29-33.[8] 朱丹,戴继伟. 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测量与分析[J]. 上海环境科学,1997,11:32-34.[9] 张明海. 移动通讯基站天线电磁辐射的安全防护距离预测[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05):70-73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