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菌株的鉴定及其特点.doc
4页埃希菌属( Escherichia)1、形态与染色: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多数有周鞭毛,能运动有菌毛、荚膜及微荚膜2、培养特性: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营养肉汤中呈浑浊生长普通营养琼脂 上呈灰白色的光滑型菌落血琼脂平板上,少数菌株产生溶血环麦康凯和 SS 琼脂中的胆 盐对其有抑制作用,耐受菌株能生长并形成粉红色菌落3、 生化反应:吲哚、甲基红、 V-P、枸橼酸盐(柠檬酸盐)试验(IMViC试验)为++--(肠杆菌属多为--++)克氏双糖铁琼脂(KIA)上斜面和底层均产酸产气, H2S阴性动力、吲哚、尿素(MIU )培养基的生化反应为 ++-.4、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有下列五个病原群1)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引起儿童腹泻和旅行者腹泻(水样泻) 2)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3)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可侵入结肠黏膜上皮,引起志贺样腹泻(能产生粘液脓 血便)4)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HEC :又称产志贺样毒素 (VT)大肠埃希菌(SLTEC或 UTEC,其中0157: H7可引起出血性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HUS)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肾衰竭。
5) 肠粘附(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EAggEC :与世界各地慢性腹泻有关5、 CDC将大肠埃希氏菌 0157: H7列为常规检测项目沙门菌属( salmonella)1. 形态与染色: 为革兰阴性直杆菌, 无芽胞, 无荚膜 除鸡沙门菌外都有周身鞭毛, 能运动, 多数有菌毛2.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上即能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在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 35C〜37C24h可形成直径约2〜4mm的透明或半透明菌落, 对胆盐耐受产 H2S者在SS琼脂上形成黑色中心3•生化反应:除亚利桑那菌外均不能发酵乳糖,大多数 IMViC试验为-+-+, KIA: K/ A、产气+/-、H2S+/-, MIU :动力+、吲哚-、尿素酶-4•致病因素有侵袭力、内毒素和肠毒素 3种临床上可引起胃肠炎、肠热症、菌血症或败血症等其中肠热症属法定传染病1) 肠热症:即伤寒与副伤寒病由伤寒与副伤寒沙门菌所引起的慢性发热症状为法定 传染病之一2) 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菌以鼠伤寒、肠炎、汤卜逊、猪霍乱、乙型及丙型副 伤寒沙门菌为常见3) 慢性肠炎:沙门菌可引起老人和儿童的慢性肠炎。
4) 败血症:多由猪霍乱沙门菌引起5) 沙门菌的局部感染如颈部、腰部等血清学诊断:肥达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 0、 H 抗原,甲乙丙副伤寒沙门菌 H 抗原稀释 后与被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 以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的含量, 来判断机体是否受沙门菌感 染而导致肠热症并判别沙门菌的种类志贺菌属( shigella)1•形态与染色:革兰染色阴性,杆菌,无鞭毛 ,有菌毛•2•培养特性:在肠道鉴别培养基上形成无色 ,半透明的菌落•均能分解葡萄糖只产酸不产气 ,除宋内志贺菌迟缓发酵乳糖外 ,均不分解乳糖 •3•生化反应:志贺菌 KIA (K A— — ) MIU ( ),其IMViC试验(— + —4•所致疾病: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主要为粪一口 •人类对志贺氏菌较易感•痢疾志 贺菌引起病情较重;宋内志贺菌多引起轻型感染 ;福氏志贺菌感染易转变为慢性 ,病程迁延;福 氏和宋内志贺菌是我国常见的流行型别 •5•临床感染类型⑴急性菌痢 局部症状有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急性中毒性菌痢,以小儿多见,无明显的消化 道症状,主要表现全身严重的中毒症状 •各型志贺菌都有可能引起•临床主要有高热,神志障碍,休克,病死率较高•(2)慢性菌痢 病程>2月,迁延不愈,局部症状为主•6•致病物质主要是侵袭力和内毒素 ,有的菌株尚产生外毒素•弧菌属(vibrio)直或弯曲的革兰阴性细菌,单一鞭毛、运动迅速。
兼性厌氧,发酵葡萄糖,氧化酶 +,麦氏除外常见于淡水或海水,主要引起人类胃肠炎、肠道为感染包括伤口感染、菌血症等临 床常见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1霍乱弧菌:引起烈性传染病霍乱的病原菌,一般粪 -口传播通过侵袭力和霍乱肠毒素致病,可引起严重的呕吐和腹泻,患者大便常呈“米泔水”样(1) 培养特性:将标本直接接种于碱性蛋白胨水中, 35 C孵育6~8h,涂片观察动力和进行制动试验同时转种 TCBS培养基,(即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培养基 )或庆大霉素琼脂平板35 C孵育18~24h,观察菌落形态TCBS上呈黄色、庆大霉素琼脂平板呈灰褐 色半透明的菌落均为可疑菌落进一步做氧化酶、霍乱弧菌 01和0139群多价和单价抗血清凝集,作出初步报告2) 生化反应:生化试验主要依据氧化酶阳性、发酵蔗糖、赖氨酸脱羧酶和鸟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对 O/129敏感、在0~6%的氯化钠培养基上生长霍乱弧菌的鉴别试验:霍乱红试验阳性和粘丝试验阳性2.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 )形态与特点: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肉汤培养时产生单端鞭毛, 半固体或营养琼脂培养可形成周鞭毛和极生鞭毛 ;形态多变,有卵圆形、棒状、球杆状、梨状、弧形等多种形态,常有两极浓染现象。
本菌为嗜盐性弧菌,在 pH7.7〜8.0, 30〜40g/L NaCl培养基中,生长最佳,空气环境培养,常在液体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膜致病原因:广泛分布于海水、浮游生物和鱼贝类中,主要引起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也可引 起伤口感染和菌血症引起的胃肠炎一般为自限性,病程 2〜3天,也可表现为轻微的霍乱样症状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低热等,粪便呈水样,偶尔血性菌落特点:羊血琼脂平板上,形成不溶血或 a溶血,直径2〜3mm、圆形、隆起、湿润、灰白色菌落;SS琼脂平板上不能生长或生长形成扁平、无色半透明的菌落,不易挑起,挑起 时呈粘丝状;TCBS琼脂平板上形成直径 0.5〜2.0mm不发酵蔗糖的蓝绿色菌落 神奈川现象:指在含兔血的我妻琼脂平板上可产生 B溶血现象,为鉴定副溶血弧菌致病菌株的一项重要指标•生化反应:发酵葡萄糖,甘露糖、麦芽糖产酸,不发酵乳糖、蔗糖,吲哚试验阳性,精氨酸 双水解酶阴性,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阳性,靛基质、甲基红试验阳性、 V-P、H2S尿素酶试验阴性,氧化酶阳性,枸橼酸盐利用不定3. 创伤弧菌(vibrio vul nificus )创伤弧菌属革兰氏阴性弧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体大小为 0.7*2-3卩m稍弯曲。
在固体培养基中呈多样性有极端单鞭毛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一般,最适生长温度为 30 C,兼性厌氧在无NaCI及超过8%NaCI的培养基中不生长,可在 0.5%NaCI及3%NaCI的蛋白胨水中生长,在含6%NaCI的蛋白胨水中生长良好耶尔森菌属(yersinia)1. 形态与特点:为革兰阴性小杆菌,两头钝圆,两级浓染的卵圆形短小杆菌 革兰染色阴性,有荚膜,无鞭毛,无芽胞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 27-30 C, pH为6.9-7.2耶尔森菌属(Yersinia),属于肠杆菌科,包括鼠疫耶氏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与假结核耶尔森菌其中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与假结核耶尔森菌对人类的致病性已明确 本属细菌通常先引起啮齿动物、家畜和鸟类等动物感染,人类通过接触已感染的动物、食入污染食物 或节肢动物叮咬等途径而被感染2.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的生化反应: KIA: AA--或KA--枸橼酸盐(-)、脲酶(+)、吲哚(-/+ )、 鸟氨酸脱羧酶(+)、动力、V-P反应结果与孵育温度有关(22 C〜25 C阳性,35 C〜37 C阴 性)、根据菌落特征,菌体形态染色特点、嗜冷性及典型生化结果即可初步诊断本菌。
变形杆菌(proteus)1. 形态与特点:为革兰染色阴性、无芽胞、无荚膜、周身鞭毛、运动活泼、两端钝圆的小杆菌菌体大小(0.4〜0.6)X( 1.0〜3.0)微米兼性厌氧条件致病菌)2. 培养特性:如接种于平板中心部位,培养 24小时形成以接种部位为中心的厚薄交替的波 纹状菌苔,称为迁徙生长现象为本属细菌的特征3. 生化反应:具有尿素酶,能迅速分解尿素,是本菌重要生化反应特征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个别菌株发酵乳糖,多数能产生吲哚和 H2S本属细菌的生化特征是:硫化氢阳性,苯丙氨酸脱氢酶阳性,脲酶阳性变形杆菌 KIA ( K A+ + ) MIU (+ +/- + );变形杆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4.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是我国常见的食物中毒之一, 引起食物中毒的变形杆菌主要是普通变形杆菌(P. vulgaris)和奇异变形杆菌(P. mirabikis)空肠弯曲菌1. 形态与特点:弯曲、逗点状、 S形或海鸥展翅形革兰阴性菌,有动力,运动活泼2. 培养特点:营养要求高,常规培养基不能培养,生长缓慢,需微需氧环境;不分解糖类,氧化酶+,弯曲菌选择平板,微需养环境的 5% Q 10%CQ 85% N23. 致病的有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等, 空肠、大肠弯曲菌最适生长温度 42 C4. 生化反应:马尿酸水解、醋酸吲哚水解、氧化酶阳性产气荚膜梭菌(perfringens )也称魏氏杆菌(Clostridium welchii)是引起气性坏疽(gas gangrene )又称梭状芽胞性肌肉坏死症的主要病原菌。
1. 形态与特点:G+大杆菌,有芽胞、荚膜,发酵糖类产酸产气2. 培养特点:专性厌氧,生长迅速,繁殖速度快 (代时=8min), 45C生长最好,在血琼脂平板形成双层溶血环: 内环完全溶血-B毒素,外环不完全溶血 -a毒素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 分解乳糖,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固, 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冲碎凝固的酪蛋白,并使液面上的凡士林封固层向上推挤, 甚至冲开管口上的棉塞, 此现象称为汹涌发酵是本菌的特点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1•形态结构:革兰阳性球菌,直径0.5卩m~1.5 □,单个、成双、短链(液体培养基或脓汁中) 或成簇排列呈葡萄串样,无鞭毛芽胞,某些菌种能形成荚膜2•培养特性:多数为兼性厌氧菌,有氧条件下生长较厌氧条件迅速和旺盛 对营养要求不高,最适生长温度35~37C,最适pH7.4~7.6o普通培养基上形成直径 2~3mm不透明的圆形凸起菌落产生金黄色、白色、柠檬色等非水溶性色素附着在菌落上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 有透明溶血环能在含 10%~15% NaC I琼脂中生长甘露醇高盐平板上为黄色菌落抵抗力 比其他无芽胞细菌强,耐干燥。
3•生化反应:触酶试验阳性、凝固酶试验阳性、耐热核酸酶试验阳性乙型链球菌(beta streptococcus )1•形态结构:革兰阳性球菌,链状排列,无鞭毛,无芽孢,可形成荚膜肺炎链球菌 呈矛头状,宽端相对尖端向外,呈双排列,无芽胞、无动力,有荚膜和粘液层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在含血液、血清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兼性厌氧肺炎链球 菌在培养48h后,菌落有自溶现象,菌落的中心会出现凹陷,像“肚脐”称脐状凹陷3•草绿色溶血环是细菌 产生的过氧化氢使 Hb氧化成正铁Hb所致七叶苷水解试验阳性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Frankland )1. 形态与特点:革兰氏阳性,无荚膜,运动 菌落大,表面粗糙,扁平,不规则2. 培养特性:在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