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守岁阿戎家_《守岁》阅读答案冯骥才.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44724440
  • 上传时间:2022-0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7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守岁阿戎家_《守岁》阅读答案冯骥才《守岁》阅读答案冯骥才冯骥才一种昔时的年俗正在渐渐离开我们,就是守岁守岁是老一代人记忆最深刻的年俗之一,如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城市人,最多是等到子午交时之际给亲朋好友打个发个短信拜个年,然后上床入睡,完全没有守岁那种意愿、那种情怀、那种执着我已不记得自己哪年开始不再守岁了,却深刻记得守岁那时独有的感觉每到腊月底就兴奋地叫着今年非要熬个通宵,一夜不睡好像要做一件什么大事父母笑呵呵说好呵,只要你自己不睡着就行,决没人强叫你睡记得守岁的前半夜我总是斗志昂扬,充满信心一是大脑亢奋,一是除夕的节目多:又要祭祖拜天地,又要全家吃长长的年夜饭,最关键的还是午夜时那一场有如万炮轰天的普天同庆的烟花炮竹尽管二踢脚、雷子鞭、盒子炮大人们是决不叫我放的,但最后一个烟花——金寿星顶上的药捻儿,却一定由我勇敢地上去点燃火光闪烁中父母年轻的笑脸现在还清晰记得待到燃放鞭炮的高潮过后,才算真正进入了守岁的攻坚阶段大人们通常是聊天,打牌,吃零食,过一阵子给供桌换一束香这时时间就像牛皮筋一样拉得愈来愈长了;瞌睡虫开始在脑袋里喷撒烟雾无事可做加重了困倦感,大人们便对我说笑道:可千万不能睡呀。

      我一边嘴硬,一边悄悄跑到卫生间用凉水洗脸,甚至独出心裁地把肥皂水弄到眼睛里去大人们说,用火柴棍儿把眼皮支起来吧年年的守岁我都不知道怎么结束的但睁眼醒来一定是在床上,睡在暖暖的被窝里枕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装着压岁钱的红纸包,还有一个通红、锃亮、香喷喷的大苹果这寓示平安的红苹果是大人年年夜里一准要摆在我枕边上的一睁眼就看到平安我承认,在我的童年里,年年都是守岁的失败者,从来没有一次从长夜守到天明故而初一见到大人时,总不免有些尴尬,尤其是想到头一天信誓旦旦要“今夜决不睡”之类的话当然,我也会留意大人们的样子,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怎么就能熬过那漫长一夜?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后来我对守岁的理解,缘自一个词“辞旧迎新”而首先是“辞”字辞,是分手时打声招呼和谁打招呼,难道是对即将离去的一年吗?古人对这一年缘何像对待一位友人?这一年仅仅是一段不再有用的时间吗?那么,新的一年大把大把可供使用的时间呢?又是谁赐予我们的?是天地,是命运,还是生命本身?任何有生命的事物不都首先拥有时间吗?可是,时间是种奇妙的东西你什么也不做,它也在走;而且它过往不复,无法停住,所以古人说“黄金易得,韶光难留”。

      也许我们平时不曾感受时间的意义,但在这旧的一年将尽的、愈来愈少的时间里——也就是坐在这儿守岁的时刻里,却十分具体又真切地感受到时光的有限与匆匆它在一寸一寸地减少在过去一岁中,不管幸运与不幸,不管“喜从天降”还是留下无奈、委屈与错失——它们都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它即将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便有些依依不舍所以古人要“守”着它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着我们的生命情感是的,守岁这一夜非比寻常它是“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因而,我们的古人便是一边辞旧,一边迎新以“辞”告别旧岁,以“迎”笑容满面迎接生命新的一段时光的到来新的一年是未知的,不免小心翼翼古人过年要通宵点灯,为了不叫邪气暗中袭入;还将年画上所有形象都画上笑眼笑口,以寓吉祥由于对未来的这种盛情,所以正月初一破晓“迎财神”的鞭炮更加欢腾于是,我们的年俗就这样完成了岁月的转换,以“辞”和“迎”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以长长的守夜与天地一年一度地“天人合一”我们和洋人的文化真有些不同洋人对新年只有狂欢,我们的心理似乎复杂得多,其情其意也深切得多可是我们正在一点点离开这些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来愈远,还是人类愈来愈强势,无须在乎大自然了?守岁渐行渐远。

      当然,我们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民俗是一种集体的心愿,没有强迫我们虽然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但如果有条件和精力来守岁,不妨体验一下这个节点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对大自然和生命的一种敬畏18.倒数第二段中,“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来愈远,还是人类愈来愈强势,无须在乎大自然了”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19.文中作者写到了自己小时候守岁的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20.“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结合文本,请概括分析“守岁”有什么深刻的道理6分)21.文中最后一段说“守岁渐行渐远”,对此,作者认为应该怎样面对?请概括回答3分)其实很多民俗都在渐行渐远,关于民俗文化的现状和发展,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4分)(共7分)18、(1)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守岁等民俗渐行渐远的思考,作者认为有农耕文明愈来愈远离的客观原因,更有人类愈来愈不在乎大自然的主观原因2分)(2)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愈来愈不在乎大自然导致民俗渐行渐远的遗憾之情2分)(第一句要解读内容,第二句解读情感)19、(1)叙写生动,丰富了过去一家人执着守岁的画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2分)(2)由儿时记忆中大人们通宵守岁引发思考,揭示守岁这一民俗蕴含的文化内涵,深化了主题。

      2分)(要抓准丰富内容和深化主题这两个关键词)20、(1)守岁是“辞旧迎新”,既告别旧岁,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依依不舍,又笑容满面、小心翼翼地迎接生命中崭新而又充满未知的一段时光的到来2分)(2)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之情2分)(3)守岁是以一种特殊的风俗完成岁月的转换,并与天地一年一度地“天人合一”2分)21、第一问:作者认为我们不必勉强,但也希望人们能够体验守岁这一民俗的独特魅力、保持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3分)第二问: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民俗文化现状堪忧,很多民俗渐行渐远但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所以还要努力去传承概述观点,2分)如:政府和各级部门要重视,并提供空间和条件,如传统节日日放假将更利于民俗的传承;人们也应该克服喧嚣,克服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如压岁钱就不能成为攀比之物;当然,民俗也应该推陈出新,如现在环境污染越来越厉害,鞭炮和烟花的燃放就应该有所节制向以上任一方向略加展开,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