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寒假作业论文.doc
4页学 术 论 文题题目目:近代近代 轻轻工工业业第一人第一人——陈陈启沅启沅系系 别别: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专专业业名名称称: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学学生生姓姓名:名:李金峰李金峰学学 号:号:02130527指指导导教教师师姓名、姓名、职职称称: :李茜李茜完成日期 2014 年 1 月 31 日【【摘要摘要】】作为最早遭到西方殖民者侵略和接受资本主义洗礼的地方,广东是近代民主资本主作为最早遭到西方殖民者侵略和接受资本主义洗礼的地方,广东是近代民主资本主 义的发源地之一陈启沅,这个出生于南海县简村的民族资本家,用他的一生改写着中国近义的发源地之一陈启沅,这个出生于南海县简村的民族资本家,用他的一生改写着中国近 代缫丝业乃至轻工业的命运,他创立的继昌隆作为第一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它在半个代缫丝业乃至轻工业的命运,他创立的继昌隆作为第一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它在半个 世纪里见证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世纪里见证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 【【关键词关键词】】 陈启沅陈启沅 继昌隆继昌隆 管理创新管理创新一、早年海外经历及回国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一、早年海外经历及回国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沅(1834~1903 年)名如琅,字芷馨,号启沅,又号息心老人、息心居士,广东 南海西樵简村人。
陈启沅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半农半儒”家庭,从小深受父亲倡导“农本” 、 “乐耕”的思想熏陶曾两赴“童子试”不第,遂弃科举之途,随兄以农桑为业他勤奋好 学,对于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均博学强记,知识丰富其青少年时期正值鸦片战争、太平 天国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中国内忧外患,局势动荡为了养家糊口,陈启沅 1854 年 被迫随兄陈启枢赴安南(今越南)谋生,几经艰辛,通过经营土绸等杂货,兄弟俩成为了知 名的侨商但国外富裕的生活并没有让陈启沅感到满足,陈启沅发现西人在安南设厂的缫丝工艺 和国内得很不相同,他观察到法国的缫丝机器所缫制的生丝,品质优美,且又价好市畅时, 大有感悟细考洋丝之所以远胜于粤丝(七里丝) ,不是粤茧不及暹、越,实因“丝之器” 和“缫丝之法”不及西洋的科学先进与此同时,中国的生丝出口因质量较差等问题在国际 市场上受到打压,这一背景也使他下定决心要将机器缫丝工艺带回祖国同治十一年(1872 年) ,陈启沅回到缫丝传统悠久的家乡南海简村,创办继昌隆缫丝 厂但工厂在创办之初便遭遇重重阻力,村里人认为工厂汽笛声损害当地风水,同时认为男 女共事一厂有伤风化,陈启沅顶住重重压力,并最终通过一系列善举使工厂留在了简村,并 且他从外国购进锅炉一座,其他设备则自行设计,由广州陈联泰机器店承造,陈启沅亲自负 责技术指导,至 1873 年工程全部完成。
同时,陈启沅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一带招收男女 工(以女工占大多数)数十人,亲自给这些新工人教授“仿西人缫丝之法” 二、二、丝厂的曲折丝厂的曲折发展发展丝厂建成之后,陈启沅就近招收女工 300 人开工生产,陈启沅通过总结旧式缫丝和新 式缫丝法的优劣,得出了一套崭新缫丝工艺,它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丝的质量,也可有利于可 算成本其生产的生丝,被称为“厂丝” , 同传统的手缫土丝(又名七里丝)比较,在色彩、 捻度(打较) 、条份、匀度、理绪、净度和装束成形等方面,都大为优胜,较之法国所产亦 无多逊色这种“厂丝”一经出口,便很快畅销欧美,为西人所接受开办不到一年,丝位 增至 300 多个,女工增至六七百人 “厂丝”畅销价好,越来越有吸引力,陈启沅对来咨询、 求教的人,皆热情无私地予以介绍和传授这也带动了广东乃至整个中国机器缫丝业的发展, 据统计,19 世纪 80 年代是顺德县机器缫丝厂发展的一个高潮,奠定了顺德缫丝工业的基础 知 19 世纪末,顺德县的机器缫丝厂不少于 100 家,到宣统三年(1911),顺德县的机器缫丝 厂发展至 142 家以上 但这新生的近代工业却遭到手工缫丝业界的嫉恨,他们认为机器缫丝业的发展势必夺去 手工业者的谋生门路,以经纶堂为首的手工业者几次聚众阻挠破坏继昌隆的生产活动,导致 继昌隆被迫迁往澳门,数年后,陈启源又重回家乡,继续开办继昌隆缫丝厂。
80 年代以后, 手工缫丝业中,通过陈启沅设计并通过改良的效率较高的足缫机逐渐代替了手缫机陈启沅 设计的一种半机械的缫丝小机,也逐渐为广大的手工业者所接受这样,在 20 世纪初的广 东缫丝业中,手工缫丝和机器缫丝,又形成“并行不悖”的局面由于陈氏办厂的示范效用,附近乡里先后仿效,迅速推广,20 年后,广东省机器缫丝厂达数百家,有女工 10 万人,生 丝出口总值达 4000 万两白银,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三、历史贡献三、历史贡献 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受尽阻挠,但由于该厂成效显著,又得 到清政府的承认与支持,光绪二十年,张之洞在《开设缫丝局片》奏曰:“近十年来,上海, 广东等处商人,多有效仿西法,用机器缫丝者,较之人工所缫,期价顿增至三倍,专售外洋, 行销颇旺于光绪十二年(1886)曾经海军衙门咨行粤省,劝导商民广为兴办 ”由此可见, 机器缫丝也得迅速发展与当时洋务派提出“求富”的口号密切相关同时陈启沅立志振兴实 业,还哺祖国的崇高思想,自身的商业素质,高超的经营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这躲民 族资本主义的幼苗 首先,陈启沅具备了创业者的探险、勇敢和创新精神在认识到粤丝与洋丝的差距以及 中外贸易所产生的巨大利润后,他确立了自身事业发展的方向。
他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机器缫 丝新理念,自行设计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机器缫丝设备——机汽大偈机汽单车,并致力推广 他对来咨询、求教的人,皆热情无私地予以介绍和传授建厂后的头三年,到继昌隆缫丝厂 学艺的就达一千多人正是这种无私行为,珠江三角洲的机器缫丝厂象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初种桑养蚕业(农业) 、机器缫丝业 (工业) 、生丝贸易业(商业)的经济新增长点他把改造蒸汽机的技术无私传授给陈联泰 机器店,此举带动了广东近代的民营机器制造业的诞生,在继昌隆被迫迁往澳门之后,顺德、 南海两地的工商业者纷纷找到陈联泰号为他们打造蒸汽机来开办机器缫丝厂,同时蒸汽机的 大力推广,也推动了广东近代造船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民营航运业的发展陈联泰号不仅 是广东民营轮船制造业的始祖,也是民营航运业的始祖 其次,陈启沅对该厂的生产与销售经营有方,管理得法,敢于坚持,勇于创新,使得这 一家早期民族近代工业能够成长并扩大了影响在管理经营上,陈启沅充分考虑到原料与工 厂选址的关系,体现出他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并且在对工人管理上,他采取重视岗前培训, 提高了从业工人的素质;完善奖惩制度,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实行八小时工作制,陈启沅 此举极大地维护了工人的合法权益,这在当时中国乃至西方也极其罕见;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通过设立巡工来监督工人的工作,防止工人急功近利,降低生丝的质量;最后,陈启沅还注 重社会责任,在村内出资修水匝,还大力资助村里的贫困户,这无疑为现代企业家树立了一 个典型慈善形象。
再者,陈启沅毕生勤于治学,热心公益为帮助家乡人民掌握科学的种桑养蚕和缫丝技 术,陈启沅在总结广东蚕桑技术的基础上,编写成一本实用易懂的《蚕桑谱》广为发行,极 大地推动了家乡一带蚕桑业的发展陈启沅治学勤奋,举凡诸子百家,泰西新学,多所涉猎, 并著有《周易理数会通》和《陈启沅算学》等书曾自制测量仪器罗盘等在公益事业方面 他开设了米铺和药铺,对孤寡生活困难者,给予赈济,赠医送药同时办起学堂,对农家子 弟提供义务教育,还捐巨资兴建吉水窦、桑园围等水利工程由于陈启沅乐善好施,造福乡 梓,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慈善家 最后,丝绸贸易的高速发展为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在丝业兴盛之时,仅仅 顺德一县每日就有上千万元的现款流动同时南海、顺德机器缫丝业和丝织业提供的出口和 内销产品巨大,税赋和厘金收入总量为居全省首位由此可见,机器缫丝业的发展增加政府 的财政收入,甚至成为支柱所以陈启沅和他的继昌隆缫丝厂,不仅促进了丝业的发展,也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启沅:《蚕桑谱》 ,1903 年重刊,自序 [2] 宣统《南海县志》 卷 12 [3] 陈天杰、陈秋桐:《广东第一间蒸汽缫丝厂继昌隆及其创办人陈启沅》 , 《广州文史资料》 1962 年第 2 期。
[4]【美】李明珠著:《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 (1842-1937)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