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哥导游词介绍.docx
6页吴哥导游词介绍 吴哥,位于柬埔寨北部暹粒省洞里萨湖之北,距首都金边约240公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柬埔寨吴哥王朝的都城遗址,也是东南亚最重要的朝圣地之一吴哥窟与中国长城、印度泰姬陵、印度尼西亚压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吴哥导游词.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 吴哥导游词.1 柬政府大力推行“开放天空”政策,支持、鼓舞外国航空公司直飞吴哥巡游区,迄今除柬航外,曼谷航空公司和越航也开头飞吴哥;简化入境手续,供应办理落地签证的服务等柬与泰国、老挝、缅甸签署《旅游合作实施方案》,近一步加强旅游文化沟通与合作 主要旅游点有世界著名的吴哥古迹、金边和西哈努克港等: ● 吴哥寺 吴哥寺又称吴哥窟或小吴哥,为12世纪上半业柬王苏利耶拔摩二世时期的建筑吴哥寺雄伟壮丽,精致细致,无论是建筑技巧还是艺术造诣都达到极高的水平,因而成为世界奇观 吴哥寺的主体建筑在石砌台基上,台基分为三层,每一层的四周都有石砌回廊围绕回廊上饰以浮雕,题材大多取自印度史诗《罗摩衍婆罗多》和《摩诃婆罗多》中的神话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现实生活及高棉人民同占族入侵者战斗情景的画面台基上筑有五座尖塔(柬国旗以该寺正面图为造型)。
这些宝塔象征着神话中印度教和佛教神话中的宇宙中心和诸神之家这些宝塔在国王死后便成为其陵墓,吴哥寺便是苏利耶拔摩二世的陵墓 柬埔寨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吴哥寺时娴熟地运用建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采纳透视和对称的法则,使人们一眼就能看到该建筑物的全貌此外,吴哥寺全部用每块重达8吨的石块砌成,却没有使用灰浆或其它黏合剂工匠们仅仅靠石块的重量和外形的吻合将它们叠合起来 ● 吴哥城(Anan I)迁都至吴哥直到13世纪初期,吴哥诸王统雨治着南起中南半岛南端,北至云南,东自越南,西到孟加拉湾的大片土地在此期间,他们动用了大量人力、财力从事大规模建设,以为自己和国都增色自闍耶跋摩七世后,国力渐渐衰落,1431年泰族军队攻占并洗劫了吴哥,此后该城便被废弃 吴哥吴哥始建于公元802年,完成于1201年,前后历时400年在几百年的建筑过程中,吴哥三易中心第一次王都中心建在巴肯寺(耶输跋摩一世时代),其次次王都中心是在巴戎寺(罗因陀罗跋摩二世时代),第三次王朝中心又定在巴芳寺(乌答牙提耶跋摩二世时代)吴哥曾先后两次遭洗劫和破坏第一次是在1177年占婆人侵入柬埔寨时,吴哥患病了劫掠;其次次是1431年暹罗军队的入侵,攻陷了吴哥。
吴哥遭到了严峻破坏,王朝被迫迁都金边此后,吴哥被遗弃,渐渐沉没在丛林莽野之中,直到19世纪60年月才被发觉,据说是一个名叫亨利·穆奥的法国博物学家发觉了吴哥古迹 依据中国商务使者周达观的生动记载,13世纪末吴哥仍是一个兴盛的大城市,也是亚洲最雄伟的都城之一然而,这时在闍耶跋摩七世王执政时达到顶点的建设狂热明显已经终止,一种以小乘佛教为代表的更有克制性的新宗教倾向正在兴起,而且在帝国西面建立的泰族王国的军队开头侵入高棉心脏地区到16世纪,当另一份可查的直接记载写成时,这些趋势已使这座城市被废弃了多年,只留下丛林掩盖的古代庙宇遗迹和一度壮丽的贮水池及水渠废墟 吴哥导游词.4 在历时300余年的吴哥大规模建设时期,可以看出很多建筑艺术风格方面的变化,所反映的宗教内容则从印度教崇奉的湿婆、毗湿奴诸神到大乘佛教崇奉的观世音菩萨 吴哥是行政和礼拜神君的中心城市是以从印度传入并适应当地传统的宗教和政治观念为基础而设计建筑的从最初给这个城市命名为耶输陀罗补罗(Yasodharapura)的耶输跋摩一世时代起,吴哥便是根据传统的印度宇宙论模式,在建筑布局上体现象征性的宇宙结构城市向东围绕著一座作为中心的小山或金字塔式的庙宇,这是从建筑学方面顺著该地一座自然 小山巴庚山(Phnom Bakheneanakas);伏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1050~1066年在位)的巴普翁寺(Baphuon);以及闍耶跋摩七世建筑的作为中心寺的巴戎(Bayon)的佛教寺院,此时这个城市已经基本定型,并以吴哥通王城著称。
浩大的贮水池、水道、沟渠系统是吴哥最初实行兴办水利和浇灌的最显著特色之一 吴哥的很多大庙都反映了印度的宇宙论和神话主题,建筑这些庙宇是为了供应礼拜的场所,使国王和其他王室成员确信通过礼拜能够与湿婆或这个领域中的其他卓越神祇成为一体,从而获得永生例如,吴哥窟或许是最雄伟而且确定是全部吴哥庙宇群中最闻名的寺院,它就是苏耶跋摩二世王在12世纪作为一座巨大的陵庙而建筑的,他的遗体安放其中,透过礼拜毗湿奴神而使他象征性地得到永生 它与我国长城,印度泰姬陵,印度尼西亚压婆罗浮屠,并成为“东方四大奇迹” 吴哥导游词.5 吴哥古迹现存600多处,分布在面积45平方公里的森林里大吴哥和小吴哥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有很多精致的佛塔以及众多的石刻浮雕,蔚为壮丽这些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块垒砌而成,有些石块重达8吨以上佛塔刻有各种形态的雕像,有的高达数米,生动逼真吴哥寺中的五座莲花蓓蕾似的佛塔高耸入云,是高棉民族引以为傲慢的精湛建筑 除大吴哥、小吴哥及三个王都中心外,女王宫和空中宫殿也是吴哥古迹中闻名的景点空中宫殿是一座全石结构建筑,据说建于11世纪宫殿建在一座高12米的高台上,成金字塔形,分三层。
台中心建有一塔,塔上涂金,光线四射高台四周有石砌回廊环绕由于台高,给人一种悬在空中的感觉,因而得名 被誉为“吴哥古迹的明珠”的女王宫位于吴哥城东北约25公里处,原名湿婆宫,建成于吴哥王朝(门内加者)耶跋摩5世元年(公元968年)它坐西朝东,长200米,宽约100米,中心为3座并列的塔形神祠和左右对称的配殿朱红色的塔祠建在一个一米多高的台基上,居中一座最高,约10米正中的神祠供婆神,南面神祠供梵天神,北面神祠供毗湿奴神 每座塔祠的东、南、北各有一门,门高仅1.2米,礼拜者须弯腰屈膝方能入内每个门前均有守护神石雕一对,两侧墙上有手持长矛的武士,及仙女的浮雕塔祠外围3道围塔,内外围墙之间,有拱门,镂花石柱和石碑等 整个塔祠群雄伟壮丽,建筑奇巧别致,雕刻细腻美丽每座塔祠上都刻有各种神鬼罗刹的雕像塔基及其两侧的神龛和门楼上也是千姿百态的浮雕,内容多是记载古代高棉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抵御外族侵略的战斗场面1431年吴哥城被暹罗攻陷时,女王宫也遭到破坏 吴哥的大部分建筑已倒塌成废墟,但吴哥古迹规模之雄伟壮丽,其建筑艺术之灿烂夺目,依旧令人赞叹考古学家把它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
作为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代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整个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吴哥导游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