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工大材料示范中心.pdf
34页陕西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申请书 学 校 名 称 : 西 北 工 业 大 学 中 心 名 称 : 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中 心 网 址 : 中心联系: 029- 88492643 中心通讯地址: 西 安 市 友 谊 西 路 127 号( 710072) 申 报 日 期 : 2008 年 6 月 2005 年陕西省教育厅制 1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 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所属学科名称 材料 隶属部门/管理部门 国防科工委/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务处和实 验室管理处 成立时间 2003 中心建设 发展历程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实验教学中心,源自 1938 年的原西北工学院,1957 年 经院系调整后,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并校为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实验教 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在原热加工专业的基础上,经院系调整和专业完善 后成立了“材料热加工系”,主要包括:金属学及热处理车间设备、金属压力 加工及机器、铸造工艺及设备、焊接工艺及设备等专业,各专业都设置了实验 室。
1976 年“材料热加工系”改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6 年为了适应 大类招生的需要,组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999 年开始,专业调整为: 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2003 年起又增设了复合 材料与工程新专业,并正式挂牌成立了“材料学院”和“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材料实验教学的发展迎来大的跨越 由于原来按照旧的专业模式设置的实验室,布局分散,利用率低,不能很 好地适应目前专业设置和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教改新形势,反映学科的最新 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办学规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材料实验教 学中心将原有的教学实验设施进行了调整、重组和优化,下设材料微观分析与 热处理实验室、材料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实验室、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实验室、 材料超高温性能和复合材料工程实验室以及材料创新综合实验室等,现依托材 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三个国家重点学科,与凝固技术国家重 点实验室、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重点实验室、摩擦焊接技术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材料分析研究中心和 3 个相关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起构成材料实 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强有力的人才培养平台。
除复合材料工程为新办专业外,其余两个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材 料科学与工程均为陕西省高等教育名牌专业并校 50 多年来,材料学院共培养 出本科生近万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业、中国 科学院院士杨卫、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荣毅超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专家、企业家 和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硕士生 1000 余人,博士生 300 多人 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始终与国家“211 工程”和“985 工程”建设紧密 结合,通过“211 工程”本科教学条件建设和“985 工程”教育部材料创新一级 平台的重点建设,共投入建设经费 4000 多万元,主要用于材料实验教学及科研 条件的改善 2003 年完成本科教学综合实验建设项目 (学校立项经费: 38 万元, 院系配套近 20 万元),建成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综合实验系统,并开始进行 综合、创新教学实践同期完成了省级教改项目(0203008)---“材料成型及 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体系建设与创新教育实践”此后,2004 年通过名牌专 业建设项目,学校和陕西省共投资 50 多万元,对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 条件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后续,2005 年通过本科教学条件建设项目,学校2和国防科工委共投资 120 万元,建成“材料制备、成型与性能分析实验系统”。
通过以上项目的建设,材料实验教学中心新近购置了本科实验教学必备的专用 大型仪器设备 5 台(套):数码显微分析仪、材料快速成型设备、热膨胀分析 仪、金相试样自动制备系统、无机非金属材料试样制备系统等2007 年批准成 立的陕西省材料分析研究中心,已投入建设经费 500 多万元,同时争取到国防 科工委教学基地建设经费 360 万元,共投资 860 万元用于两个特色实验室的建 设:材料微观组织与结构分析实验室和超高温力学性能实验室正在建设的材 料实验大楼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现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 仪、等离子光谱仪、光学和数码显微镜等材料微观分析仪器,以及材料常规与 超高温力学性能试验机、材料常规与超高温物理性能实验仪、物理及化学气相 沉积设备、高温烧结设备、大型材料成形设备、数控材料成形性能试验机、材 料快速成形设备和高性能工作站、多媒体材料性能分析仪以及先进的焊接机器 人等大型本科教学专用仪器设备 100 多台套, 设备总资产超过 5000 万元 此外, 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重点实验室、摩擦焊接技术陕 西省重点实验室、难变形材料锻造技术国防工业应用研究中心以及 3 个省级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拥有先进的大中型科研仪器设备 200 多台套,总资产超过 1.5 个亿,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现拥有一支以院士和为带头人,由知名专家, 教授、 副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研究的核心队伍, 介万奇、黄卫东、李克智教授担任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杨延清教 授担任教育部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现有面积 2000 多平 方米,承担着 20 多门次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开设出的本科教学实验项目 80 多个,为研究生开设公共实验专题课 3 门,实验项目 10 余项年均参加实验的 学生人数有 1800 多人次,开设出的实验项目有 400 多个计划学时此外,中心 还增设材料成形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材料生产自动化技术课的教学实践环节,并 走出校门创办产、学、研教学基地,接纳相关专业 100%的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 动,同时还加大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投入,将学生放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 能够做到认识实习、上机训练、生产实习、软件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专业技能实践与训练连续、系统和规范化 姓 名 李付国 性别 男 出生年月1965 年 12 月 民族 汉 专业技术 职 务 教 授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西北工业大学 通讯地址 西安市友谊西路 127 号材料学院 邮 编 710072 电子邮箱 fuguolx@ 联系 029-88492643 中 心 主 任 主要职责 教学实验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具体职责如下: 1.负责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的长期建设规划和短期建设计划; 2.负责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的日常运行管理, 并对实验中心的运行效能进行 评估; 33.负责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并整合优化 现有的实验教学环节,落实、检查和协调实验教学计划的执行; 4.负责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与训练,以及各种学习竞赛、科技制作及创新 实践等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5.负责材料实验综合创新项目的建设, 并融合、 优化相关课程的实验项目, 以提高学生综合实验与分析能力,组织编写实验教材; 6.保证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的设备完好与正常运行, 同时做好实验教学中心 的开放运行和仪器设备的开放使用与管理; 7.针对研究生专题实验课的教学需求和创新实践要求,制定有关规章制 度,并检查执行情况; 8.负责材料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技术人员的定编、实验工作量的审定、业务 培训和考核工作; 9. 负责材料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的验收、建帐、维修、调拨、报废等管 理工作。
10.负责材料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条件、实验环境的维护与改造工作,负 责落实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等工作 教学科研 主要经历 1965 年 12 月生,河北省邯郸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4 年~1988 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锻压工程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8 年~1991 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属塑性加工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1 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从事科研、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并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1994 年获博士学位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 ; 1995年晋升副教授职称,1998 年破格晋升教授职称;1998 年起从事材料类各专业主要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2002 年起主要从事材料类各专业综合实验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2003 年起,主要从事材料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并任材料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1999 年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8 年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 年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 年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 年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8 年西北工业大学先进工作者;1999 年教书育人先进集体(主要参加者)和 1995 年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获得者;连续六次荣获奖教金,其中 2001、2002 年连续两次荣获校优秀奖教金;1998 年入选学校跨世纪教学带头人和“双百”优秀人才计划;2006年教学评估先进个人;2006 年教学研究论文获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资产与实验室工作委员会论文一等奖。
4先后主持和作为骨干参加了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 项省部级科学基金、1 项国家“973”项目、2 项国防预研及多项型号攻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被国内外各种文摘转引达 30 多篇次其中近五年发表的学术论文 35 篇,参编教材、专著 4 本,现已出版 3 本,学术论文被 SCI、EI 等收录20 多篇 从 92 年起至今有 3 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认为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荣获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四项,其中:科技进步二等奖 2 次,三等奖 2 次2002 年获得国家专利一项(ZL02262264.0),2006 年获得国家专利一项(20062007907.X),2005 年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一项(CN200510043040.5) 科研成果在多家单位推广使用,特别是“九五”和“十五”以来重点开展的“材料成形工艺设计与过程控制一体化技术”研究,已在国防型号和国家预研等课题中得到应用,从而有力保障了航空预研和国防型号工程的生产,带未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军事技术效益 承担的主要教学研究和建设项目如下: 1.材料类各专业课程体系及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 陕西省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983019),5. 5 万元(含配套),主要参加,1999 年 1 月至 2002 年 1 月。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体系建设与创新教育实践 陕西省 21 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0203008),4.5 万元(含配套), 主持,2003 年 1 月至 2006 年 1 月 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项目 西北工业大学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名牌专业),50.0 万元(含配套),主 持,2003 年 1 月至 2006 年 1 月 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实验系统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教学综合实验建设项目 (G10502) , 56.0 万元 (含配套) , 主要参加,2001 年 9 月,至 2003 年 3 月 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创新教育实践 西北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M015152),0.5 万元,主持,2004 年 1 月至 2005 年 12 月 56.材料制备、成型与性能分析实验系统 “985”本科教学条件建设项目,120 万元,主要参加,2005 年 1 月至 2006 年 12 月 7.材料学院本科教学实验环境改造 迎评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