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震后心理救援课程培训(共43页).ppt

43页
  • 卖家[上传人]:1537****568
  • 文档编号:234869839
  • 上传时间:2022-01-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0.50K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震后心理救援课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启迪心理咨询中心杨霞一、震后容易出现的情绪症状和发展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区别一下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正常的应激反应现在心理学知识比较普及,很多人心理安全意识很强,于是就会有一种担心,把很多正常的应激反应认为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前兆,对此高度紧张,实际这是不必要的 灾害事件结束之后,正常的应激反应包括:1、情绪上:恐惧、担心(害怕地震再次来临,或者有其它不幸的事降临在自己或家人身上)、迷茫无助(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觉得世界末日即将到来)、悲伤(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悲痛难过)、内疚(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自己比别人幸运而感到罪恶)、愤怒(觉得上天对我不公平,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照顾)、失望和思念(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次地失望),等等2、行为上:脑海里重复地闪现灾难发生时的画面、声音、气味;反复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失眠,噩梦,易惊醒;没有安全感,对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神经过敏”,等等需要再次强调,以上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 大部分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渐渐减弱,一般在一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

      像哀伤、思念这样的情绪可能会持续得更久,伴随我们几个月甚至几年,但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多影响我们要学会带着我们的哀伤继续生活 对于少数人(大约10%),问题可能持续存在,如果出现第10题中列举的问题,而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则需要注意寻求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帮助,看其是否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或其他心理障碍当人面临突发灾难或危机时,一般人会出现下列心理反应周期:第一阶段,惊慌失措在面临危机的最初时刻,人往往一下子慌了手脚,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有一种被危机击垮的感觉,往往不能清醒地开动脑筋分析局势对于情况越不熟悉,这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越是严重第二阶段,大事化小摆脱不知所措的状态的一个办法就是把事情简单化,对自己说“小菜一碟”、“我没事”,从表面上看是比较轻松镇静的样子这种暂时不去面对现实的态度能够让人有一定的时间去重新恢复清醒的头脑,而不是一蹶不振,但是,如果一直保持这种逃避现实的心态,则不利于自己成熟地面对现实第三阶段,情绪抑郁随着事情的发展,个人开始觉得有些抑郁,这是因为他感到自己很无能,不能控制生活的变化此时当事人常常会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在失望之余还会大发脾气即使个人已经对生活做出了一些改变,他仍然是郁郁寡欢的样子,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去处理新的情况。

      这时候常见的情绪状态有焦虑、愤怒和悲伤第四阶段,重整旗鼓经历了上述几个时期,人对生活的看法已经有了一些改变,他将与过去告别,以崭新的面目去面对现实他常常会对自己说:“好吧,我想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尽我最大的努力去面对新生活,我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我知道我会好起来的他将用乐观的心态代替原先的抑郁情绪 第五阶段,寻求出路人会在各个方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可能会碰壁,也可能会成功,总之,不断地尝试,也会经历许多情绪的波动但是,人在努力地适应新环境第六阶段,总结教训这时人会开始有时间考虑一些“为什么”和“怎么办”之类的问题他可能会与过去的经验进行对比,但这不是重蹈过去的覆辙,而是以发展的眼光来总结经验教训总结经验是一种成熟的、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七阶段,升华和成长经过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形成新的成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重新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学会更加珍惜生命,感恩儿部抱怨,负责任地生活,心胸更加开阔,未来的生活道路越来越充满信心和阳光这七个环节组成了心理成熟的一个周期,不管个人面临的危机是什么性质,这个周期基本上是一样的它代表了人类认识现实,考验自我,理解自我和改变自我的过程其中心理上的起伏使得这样一个成熟过程必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顺利地通过这个周期,有些人可能总在“大事化小”阶段停滞不前,而还有些人可能在“情绪抑郁”阶段就一蹶不振了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压力,认识到自己或别人正处于什么心理阶段,然后给予正确的激发和引导,就可能帮助自己和他人很好地渡过生活中的危机,不会因此而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加重疾病或产生新的疾病更有意义的是,这样能帮助我们在心理上走向成熟一些常见的情绪反应有:1、担心害怕地震再发生2、感到难过及悲伤3、觉得无助前途茫茫4、易怒愤怒不平5、觉得对不起家人6、增加饮酒或药物的使用 一些常见的身体症状有:1、疲惫、食欲不振2、失眠作恶梦3、注意力无法集中4、头痛、晕眩或呕吐5、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发抖6、喉咙、胸部感觉哽塞 对于自己的应激反应,下列做法是不合适的:(1)“我得想办法,让自己别再这样下去过于担心因为自己有了某些心理反应(比如失眠、噩梦、强烈的惊恐和悲伤)而误将其当作“病态”,从而刻意地去试图压抑,反而对自己没有好处;(2)“我没事,我挺好的隐藏感觉更好的做法是试着把情绪讲出来,让周围的人一同分担;(3)“别哭了,我们不要难过了阻止亲友的情感表达事实上,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4)“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忘掉?”试图遗忘。

      其实伤痛的停留是正常的,更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同去分担痛苦二、当你面对灾难中的幸存者、死难者家属以及救援人员时,哪些安慰的话是合适的?哪些是是不合适的?当灾难刚刚发生时,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幸存者的基础上,要说: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这不是你的错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你有这样的感觉是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你不是发疯了事情可能不会总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当灾难刚刚发生时,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幸存者的基础上,不要说: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你会走出来的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你应该要将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丧失亲人之后,通常都会经历以下四个心理反应过程:(1)休克期:可能会出现情感麻木,否认丧失亲人的事实;(2)埋怨:有些人会自责,后悔自己没有救出亲人,有些人会愤怒,对灾难造成的亲人丧失感到非常生气;(3)抑郁期:有些人会出现情绪低落,不愿意见人,特别是丧失了孩子的家长特别不愿意看到与自己孩子同龄的儿童;有些人什么都不想干,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夜间噩梦,失眠等;(4)恢复期:不再做噩梦, 开始适应新生活心理自助方法:(1)对于丧亲者而言,出现以上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若如上反应持续时间超过半年或者过于强烈,则应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2)应当尝试表达哀伤、自责、愤怒等情绪哭泣、向他人倾诉、写日记等方式都有利于情感的表达3)可以寻求家人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向他们表达自己的需要,让大家一同分担悲痛如何避免说套话?不应该说的:应该说的:时间能治愈一切你一定会感到这痛苦永远无法忘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想开点儿这真是难以承受的痛苦你深爱的人可以安息了你深爱的人不再痛苦,但我知道你在遭受痛苦上帝不会再给我们难以承受的打击了这对你来说一定很难面对哭吧,你尽情地哭吧!我了解你的感受。

      我无法想象你此刻的感受,我只想让你知道我是多么的在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请允许我做任何对你有帮助的事情如果需要我做什么,请告诉我告诉我你的,我会给你打,看能帮你什么忙用心倾听他的心声:、找个时间、地点,让他能安全、自在的表达出震灾后的内心感觉借着目光的注视与恰当的姿势、动作,表达出您愿意接纳他,听他说话的态度 、谈话时要专心,不要一边谈话一边忙其它事情,也尽可能不要被其它事打断 、要有耐心,给他足够的时间谈,尽量不打断他的话,让他体会到您的全心接纳 、适当地问他一些简短的问题,可以帮助您更了解他的问题或想法 、尽量使用开放式问句,例如:多告诉我一些关于、你可以说说看你的想法、你觉得对你最困难的是 、注意对方言语和非语言讯息(例如眼神、音调及肢体动作等)的表达 、在灾变后,灾民有时会因悲痛、无助,转而抱怨、气愤,甚至责怪救灾人员,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尽量不要激动或生气,心情激动也容易让自己误会对方的意思请尊重且接受灾民的情绪感受,并给予支持陪伴他一起解决问题:、试着与受灾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协助他厘清问题的轻重缓急,先将心力及资源用在解决较重要的问题上 、协助他了解问题与资源,避免对问题的解决有不当的期待。

      、协助他寻找资源或援助,来帮忙解决问题 、协助他设定可以帮助他回复正常生活的具体目标,而且想出立即可以做到的行动步骤,当他实际采取行动解决时,立即给予鼓励与肯定三、震后自我情绪调整的方法:1、避免、减少或调整压力源:比如少接触道听途说,或刺激的讯息2、降低紧张度:和有耐性、安全的亲友谈话,或找心理专业人员协助3、太过紧张、担心或失眠时,可在医生建议下用抗焦虑剂或助眠药来协助,这只是暂时使用,但可有较快安定的效果4、做紧急处理的预备:逃生袋、电池、饮水、逃生路线等,多一点准备可让自己多一份安心5、近期少安排些事务给自己,一次处理一件事情6、不要孤立自己要多和朋友、亲戚、邻居、同事或心理团体的成员保持联系,和他们谈谈感受7、规律运动,规律饮食(尤其青菜、水果),规律作息,照顾好身体注意这段时间免疫力容易变差,小心感冒8、学习放松技巧,如听音乐、打坐、瑜珈、太极拳或肌肉放松技巧(可请心理专业人员教导) 一些有益的做法包括:1、说出您心中的感受及灾难经验,让亲友一起分担您的悲痛及担忧2、不要勉强自己忘掉它,伤痛的感觉会维持一段时间3、减少无法立即处理的担忧,维护健康,注意饮食并有足够的睡眠;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活动。

      4、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做好准备,有助于减轻无助感并可带来心中的平静,让生活作息尽量恢复正常5、尽快重建个人的人际关系,夫妻及亲友应该找时间说说话6、让孩子尽快回到学校,开始参与学校活动 四、灾难后,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们?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着重以下几点原则:1、宣泄负面情绪,避免压抑2、鼓励孩子表达和沟通,同学间相互分享情感,避免自闭3、直面灾害,找到今后解决问题的出路避免逃避4、想到我还有什么,还能做什么,增强自信心避免悲观绝望5、多户外运动,多帮助他人,避免自我关注6、树立理想,计划未来将要怎么做得更好,把悲痛升华为力量避免停滞不前 四、灾难后,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们? (一)、需要留意孩子的如下反应:1、情绪反应:感到恐惧、害怕,有的会哭泣,有紧张、担忧、迷茫、无助的表情;有的逃生出来的孩子会因为同学老师的伤亡产生自责;警觉性增高,如难以入睡、浅睡多梦易惊醒;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哮喘、荨麻疹等,这可能是紧张焦虑的情绪对身体造成的伤害2、行为反应:发脾气、攻击行为;过于害怕离开父母或亲人,怕独处;有些长大的孩子好像又变小了,出现遗尿、吮手指、要求喂饭和帮助穿衣等幼稚行为;有些儿童会情绪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与其他人发生矛盾等。

      二)、需要更为关注以下可能在灾害中更容易受到心理伤害的儿童:在地震中身体受伤的儿童;以往遭受过灾难或创伤事件的儿童;女童;患躯体疾病、残疾的儿童,包括智力障碍儿童;或者以前曾经有过情绪、行为问题的儿童;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儿童三)、在保证儿童身体和环境安全、预防潜在的危险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优先保证儿童身体安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