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19849303
  • 上传时间:2022-1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5M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熟悉)(一) 蛋白质的生物学重要性a 细胞的构导致分;b 参与重要的生理功能;c 转变为其她的含氮物质;d 氧化供能(次要功能)二) 蛋白质的需要量v 1.氮平衡(Nirogen balance):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与排出量的对比关系.(蛋白质含量= 6.25×氮量) 氮总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正常成年人) 氮正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小朋友、孕妇、恢复期病人等) 氮负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饥饿、消耗性疾病患者)2.氮平衡意义:可以反映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状况2 生理需要量:80g/日(成人) (三)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v 营养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指人体需要,但自己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肌体需要,必须有食物蛋白质供应的氨基酸缬、异亮、亮、苯丙、甲硫、色、苏、赖、(组、精)非必需氨基酸( non- essential amino acid):体需要,但可以在体内合成,不一定通过食物供应条件必需氨基酸(conditionally essential amino acid):半胱氨酸(消耗蛋氨酸)酪氨酸(消耗苯丙氨酸)间接依赖食物供应的非必需氨基酸。

      (四)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1 需要量: 不同的年龄发育阶段,其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不同2 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多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计算措施: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l,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氨基酸模式3 人体氨基酸模式a 反映不同年龄阶段人体的蛋白质构成特点;b 表白了各个年龄阶段人群对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其构成比,亦对食物蛋白的氨基酸模式的规定4 限制性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他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足运用而挥霍,导致其蛋白质营养价值减少.(五)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 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下的因素必须氨基酸是影响和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决定因素(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种类、比例)2 提高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措施a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营养价值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则必需氨基酸互相补充,从而提高营养价值b 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和运用率二. 蛋白质的消化、吸取与腐败外源蛋白质-水解(胞外酶)→氨基酸-吸取特点: 1 食物蛋白的消化吸取是体内氨基酸的重要来源; 2 消化过程可消除食物蛋白的抗原性, 避免引起过敏、毒性反映。

      消化(一)胃(蛋白质在胃中不完全消化) 酶:胃蛋白酶产物:多肽、寡肽及少量氨基酸▲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5,对蛋白质肽键作用特异性差,产物重要为多肽及少量氨基酸▲凝乳作用(二) 小肠(蛋白质消化的重要部位)1.胰液蛋白酶消化蛋白质产生少量氨基酸(1/3)和寡肽(2/3)内肽酶(endopeptidase)水解蛋白质肽链内部的某些肽键,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外肽酶(exopeptidase)自肽链的末段开始每次水解一种氨基酸残基,如羧基肽酶(A、B)、氨基肽酶 最适pH7.0左右l 酶原:没有活性的酶的前体;酶原激活的本质:酶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酶原激活的意义:可保护胰组织免受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保证酶在其特定的部位和环境发挥催化作用酶原还可视为酶的贮存形式2. 小肠粘膜细胞的消化酶水解寡肽为氨基酸——在小肠粘膜细胞中进行酶:氨基肽酶(aminopeptidase)及二肽酶(dipeptidase) 终产物:氨基酸氨基酸和低分子肽的吸取u 部位:重要在小肠粘膜细胞; 肽的吸取作用在小肠近端较强; u 形式:氨基酸和二肽u 吸取机制:目前尚未论述清晰,一般觉得它重要是一种耗能的积极吸取过程。

      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的需钠积极转运机制u γ谷氨酰基循环对氨基酸的转运作用ü 除了上述氨基酸的吸取机制外,Meister提出氨基酸吸取及向细胞内的转运过程是通过谷胱甘肽起作用的,称为γ-谷氨酰基循环(γ-glutamylcycle),又称为Meister循环ü 通过谷胱甘肽合成分解生成γ-谷氨酰基,实现对氨基酸的转运耗能循环.① 谷胱甘肽: 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构成的三肽② 合成过程:γ-谷氨酰循环γ-glutamylcycle③ 活性基团: - SH(巯基)④ 生理功能:保护蛋白质、酶、亚铁离子等处在还原状态,维持其生物活性腐败u 肠道的腐败作用(putrefaction)肠道细菌分解小部分不被消化或不被吸取的蛋白质u 场合:重要在大肠中进行u 产物:胺、酚、吲哚类及氨等有害物质(多数)→肝脏解毒维生素、脂肪酸等有益物质(少数)一)胺类的生成组氨酸→组胺赖氨酸→尸胺色氨酸→色胺酪氨酸→酪胺 (二) 氨的生成减少肠道pH,NH3转变为NH4+以胺盐形式排出,可减少氨的吸取,这是酸性灌肠的根据肠道中的氨重要有两个来源:(三) 其他有害物质的生成:酪氨酸→苯酚半胱氨酸→硫化氢色氨酸→吲哚u 腐败产物的影响正常状况下: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小部分被吸取→肝脏解毒不会发生中毒现象。

      在便秘或肠梗阻时:上述有害物质不易排出,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三.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一)氨基酸代谢的概况成人:每天约有1%-2%蛋白质被降解,重要是肌肉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大概70%-80%被重新运用合成新的蛋白质1.组织蛋白质的降解:人体内蛋白质处在降解和合成的动态平衡降解:蛋白酶类和肽酶类(1)真核细胞降解的两途径ü 不依赖ATP的溶酶体途径场合:溶酶体(酸性环境),方式:不依赖ATP,特点:降解细胞外来源的蛋白质、膜蛋白质和长寿命的细胞内蛋白质ü 依赖ATP和泛素的非溶酶体途径依赖: ATP和泛素泛素:广泛存在;76AA多肽泛素化:蛋白质与泛素结合/ATP+酶;蛋白质泛素化是降解的标志降解异常蛋白质、癌基因产物和短寿命蛋白质,在不含溶酶体的红细胞尤为重要l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泛素激活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E1)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泛素连接酶(ubiquitin ligase E3) 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The ubiquitin-proteasome proteolytic pathway)清除过时的不再运用的以及错误折叠或受损的蛋白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组分异常或功能紊乱是AD的重要致病因素2. 氨基酸代谢库(metabolic pool) 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后吸取的氨基酸(外源性氨基酸)与组织蛋白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及体内合成的氨基酸(内源性氨基酸)等混合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

      二) 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v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u 氨基酸分解代谢最重要的反映u 体内大多数组织中均可进行u 脱氨基方式Ø 转氨基阐明: 在转氨酶的催化下,可逆的把α –氨基酸的氨基转移给α –酮酸,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此外一种氨基酸 由转氨酶催化,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中,酶活性强,专一性高;其中以多种氨基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的转氨基体系最重要; u 转氨反映可逆; u 大部分aa有转氨基作用(Lys, Thr, Pro等除外) u 辅酶:磷酸吡哆醛,作用是传递氨基; u ALT和AST是与临床联系非常紧密的两种转氨酶 转氨基作用的生理意义: 多数氨基酸脱氨基(不产生游离的氨)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联系糖脂代谢Ø 氧化脱氨基…………2种1. L -谷氨酸氧化脱氨(高效)2. L-氨基酸氧化脱氨 Ø 联合脱氨基…………2种 = 转氨基+ 脱氨基——体内重要的脱氨方式1. 转氨基+ L-谷氨酸氧化脱氨肝、肾2.转氨基+ 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肌肉四. α-酮酸和氨的代谢(一) α-酮酸的代谢1. 转变为糖或脂:a生糖氨基酸/丙酮酸、TCA中间代谢物/13种b生酮氨基酸/乙酰CoA:Leu,Lys;c生糖兼生酮氨基酸(五种):Phe,Tyr,Ile,Thr,Trp。

      2再氨基化为非必需氨基酸3氧化供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供能氨基酸、糖及脂肪代谢的联系生糖和生酮氨基酸种类生糖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缬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生糖兼生酮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生酮氨基酸:亮氨酸、赖氨酸(二) 氨的代谢1.血氨的来源与去路:氨是有毒物质;正常人血氨≤60umol/L,正常状况下血氨来源和去路保持动态平衡;[血氨] 可引起脑功能紊乱A.来源: a.氨基酸脱氨及胺的分解产氨;b.肠道吸取的氨:肠道细菌的腐败作用产氨;肠道细菌尿素水解酶水解肠道尿素产氨;c.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泌氨;B.去路: a.在肝中合成尿素;b.与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合成酶);c.通过α-酮酸再氨基化合成非必需氨基酸;d.合成其他含氮化合物;e由肾小管分泌氨和原尿中H+结合,以铵盐形式排出2. 氨的转运:体内各组织产生的氨重要以无毒的形式运送,以尽量减少其毒性氨在血液中重要以丙氨酸和谷氨酰胺两种形式运送1)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运氨(alanine-glucose cycle)ü 细胞定位:肌肉↔肝脏ü 氨转运形式:肌肉中的氨以无毒的丙氨酸的形式运送到肝脏,肝为肌肉提供葡萄糖。

      2) 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ü 细胞定位:脑、肌肉↔肝、肾(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酶)ü 氨转运形式:谷氨酰胺临床应用:治疗氨中毒正常细胞:天冬氨酸+谷氨酰胺→天冬酰胺→蛋白质合成白血病细胞:依托血液从其她器官运送天冬酰胺→蛋白质合成治疗白血病:3. 尿素的生物合成——氨重要代谢去路(尿素无毒,由肾排泄)ü 合成部位:肝脏(重要);肾及脑(次要)(胞液和线粒体)ü 原料:2 NH3 + CO2 ,耗ATP ü 动物实验:犬切除肝脏,输入氨基酸后,[血氨] ↑;犬保存肝脏、切除肾脏,输入氨基酸后,血中[ 尿素]↑;犬肝脏、肾脏同步切除,输入氨基酸后,血中[ 尿素]含量较低,[血氨]↑;结论:肝脏是合成尿素的重要(通过对鸟氨酸、瓜氨酸及精氨酸构造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尿素合成的鸟氨酸循环)v 生成:v 鸟氨酸循环详图:v 鸟氨酸循环的特点:ü 高血氨症与氨中毒:高血氨症:当肝功能严重损伤时,尿素合成障碍,血氨浓度升高是最常用的高血氨的因素由于任何因素引起的血氨升高均可称为高血氨症,继之发生氨中毒肝昏迷氨中毒学说:这种由于肝脏疾病引起的昏迷称肝昏迷这是肝昏迷的氨中毒学说的基本ü 尿素合成的调节1 食物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膳食,合成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