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课堂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处理及策略.docx
6页高效课堂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处理及策略 王智一(甘肃省武山县马力中学,甘肃天水741317)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的问题,如何应对问题,应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改进教学并且总结出几点看法有对比法、活动法通过这两个看法分别举出相应的例子来进行说明关键词:高效初中高中教学内容衔接G630 :A :1003-9082 (2015) 03-0305-01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已经客观存在,解决问题刻不容缓,我们应如何面对,在教学中应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改进教学呢?具体知识内容又如何操作?下面我谈几点看法.函数概念是数学概念中最重要的概念,与数的发展类似,是随着生产、生活以及科学技术的需要不断扩展、演变、完善而成的,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函数概念的表述不断严谨化、精确化高中函数概念是初中函数概念的拓展与延伸,它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第一、初中函数概念是以运动的观点来描述的,它直观、感性、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接受;高中函数概念是以集合的观点来描述的,它抽象、理性,不贴近生活,学生不易理解、接受高中给出的定义是从集合、对应的观点出发,其中的对应关系是将原象集合中的任一元素与象集合中的唯一确定的元素对应起来,是用映射的观点来定义的。
第二、函数的概念最早产生于运动的研究初中函数的概念过多的强调x 与y 之间的对应关系,x 叫自变量,y 是因为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的量叫因变量而高中函数定义把关注的重心放在f(对应法则)上第三、符号发生很大的变化初中是x 与y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高中引入对应法则而不再说y,这往往是高中生在符号上需要区分的地方具体对比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一个函数原型,如y=3x+1引导学生写出它的定义域、值域2、搭建桥梁:从函数中抽出集合,得到桥梁———集合3、顺利过渡:指出函数可以看成定义域、值域、两数集之间的一个特殊对应关系4、挖掘概念实质:函数就是两非空数集之间的一种特殊对应从而给出高中函数概念数学活动课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课程,它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方式,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的,综合、交叉的;它可能偏重于实践方法,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例如学生发现初高中数学内容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差异或者函数定义差异都是很好的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而且[来自Www.lw5U.com]这种研究会把学生带入数学研究的乐园,从此走上数学研究的专业化领域2.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觉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点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备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和专业化发展,以改变学生强迫研究为兴趣引领,有的同学对于图形和空间比较感兴趣,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学习相关的内容张扬学生个性3.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要求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筛选,开展社会调研,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1、教学内容是开放的代数、几何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以作为研究课题2、教学空间是开放的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实验室和读书馆,要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收集信息等等。
3、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是开放的根据不同目标选择与之适应的学习方法如问题探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思维方式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被动发展到主动,从封闭到开放4、收集信息的渠道是开放的不是单纯从课本和参考书获取信息,而是从讲座、因特网、媒体、人际交流等各种渠道收集信息5、师生关系是开放的学生在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教师扮演着知道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提倡师生的辩论,鼓励学生敢于否定4.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课改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而课改后则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索—反思—提高”;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从实际情境引入数学知识,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和贴身体验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和掌握目前初中数学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相对而言,高中数学有很多不同;1、突破数学语言抽象程度。
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几何语言、逻辑语言、函数语言、图像语言等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数学语言抽象性研究,使学生通过研究弥补学习中的困难数学的抽象性是人所共知的而这种抽象性的起点源于数学符号,在数学学习、数学解题中,会碰到很多来自数学符号的困惑而数学符号的学习又不是一个专门的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也是在教[来自WwW.lw5u.cOm]学过程中逐渐渗透2.思考方式的改变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式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问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方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思维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方式上产生了很大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这种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通过研究性学习,指导和发动学生研究初高中思维方式和数学学习方式的差异,使得学生思维方式发生改变,能够顺利衔接初高中教学内容参考文献[1]吴礼发.关于初、高中函数概念的差异分析数学通讯2009 年第4 期[2]潘振南.研究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拍在眉睫《数学教学》2006 年第3 期.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