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形谱在古典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结题报告.pdf
6页图形谱在古典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结题报告图形谱在古典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课题是我个人10年 10 月份申报,10 年 11月经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审批通过的市级个人教科研课题课题自启动以来 , 得到了区教研室和学校教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为期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 通过实践验证、理论指导、科研探索等方式, 在古典音乐欣赏教学研究方面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 下面就项目研究开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 : 据中国音乐史料记载 , 早在公元 5 世纪,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某些曲调就开始采用图形谱的方式进行记录; 外国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体系”也倡导采用图形谱, 让学生在读图形谱的过程中欣赏音乐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20 世纪八九十年代 ,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图形谱的依据中国的音乐教育家曹理, 认为图形谱具有形象鲜明 , 形式多样的特点 , 便于学生创造一种更加符合实际音响的记谱法, 易于学生摆脱现有五线谱的困扰 ; 同时, 因图形谱更直观 , 可以借助视觉补充听力不能完全辨别的那部分音乐 ; 使学生在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同时创造千姿百态的图形谱。
国外在奥尔夫教育体系中也强调音乐要素要通过声势、图形谱、乐器等方式参与并体验同时图形谱也是听力训练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因为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听与理解音乐”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 他认为通过动作对音乐作出反应本身既是节奏感训练, 同时也是新的听力训练通过亲身参与, 通过动作、奏乐、以及画图形等手段对听作出即兴反应 , 培养对学习音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听辩能力、听觉记忆力和对音乐的理解、领悟能力而我校学生由于平时接触音乐较少, 音乐素养几乎很差 ,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在欣赏教学中选择了古典音乐作为切入口, 让学生从古典音乐学习起 , 运用图形谱来帮助学生体验并理解音乐, 并最终内化成自己的感受, 达到了用古典音乐提升音乐修养的目的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 音乐欣赏就是要让学生挖掘深刻的挖掘音乐的内涵而音乐内涵即音乐要素是通过声势、图形谱、乐器等方式参与并体验的不管一个人的音乐能力有多高,他欣赏音乐的能力总是高于他从事音乐实践的能力作为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的普通音乐课 , 其基本任务 , 首先应当是帮助儿童发展体验音乐的能力, 而不仅是表演或作曲发展音乐欣赏的能力, 是普通音乐课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
而图形谱正是一个很好的媒介, 它能让不识谱的孩子也能领略到音乐的真谛, 也能参与到音乐大师的盛宴之中 , 真正的走进音乐殿堂音乐的欣赏是通过各种手段培养人对于音响的感知和了解音响的表现力在现行的很多的音乐课中 , 当进行唱歌、乐器伴奏或律动等音乐实践的教学时, 常常注意到的只是具体的技巧、知识, 而忽略了对音乐本身的挖掘, 重要环节 , 老师代劳 , 学生只要照做就可以了 , 学生没有亲身的去体验音乐, 只是一味的模仿 , 学到的只是音乐外在的东西 , 并没有真正领会音乐的内涵, 就算这首乐曲听过了会一些基本的动作或伴奏了 , 但遇到其他的乐曲又无从下手了, 本课题就是为解决这样的现象而拟定的,让学生在遇到任何的乐曲时都能运用这一方法来聆听音乐, 赏析音乐而图形谱只是方法之一 , 在今后的教学中会综合其他的音乐欣赏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一步步的改善现状 , 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 1、通过古典音乐的聆听 ,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古典音乐, 并能自我选择出好的音乐来欣赏 , 并最终喜爱上古典音乐2、在教学中运用图形谱辅助教学, 逐步让学生学会创作图形谱, 并能在实践中摸索一套适合我校学生欣赏教学的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查阅相关资料 , 参考或直接应用成果进行分析, 寻求理论和实践创新2、调查法 : 在课题实施阶段 , 通过调查 , 把握学生心理和生活资源 , 适时向学生实施效果 , 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方法3、行动研究法 : 通过对学生课堂古典欣赏教学状况的分析和研究, 制定出古典欣赏教学的具体时间 , 开展实践与研究 , 并通过媒介让学生在校园内时刻受到音乐的熏陶4、案例研究法 : 通过对学生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 寻求解决及改进的方法并通过课例寻求解决的途径和办法5、经验总结法 : 课题实施过程中 , 根据研究重点总结得失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过程: 研究内容 : 1、兴趣引领、走进古典音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任何的学习只要有兴趣就没有学不好的 ,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我们的研究不能只顾结果不管过程只有让学生感觉欣赏课很有趣, 又能学到东西 , 让他们逐步的知道哪些是古典音乐并渐渐的喜欢上古典音乐 , 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在欣赏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相应的学习能力, 包括: 认识节奏、唱名、拍号、音准以及分析乐曲的能力等。
只有当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时, 他们才能使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赏析音乐、理解音乐2、自主设计、玩转图形谱一首陌生的古典音乐 , 学生该如何欣赏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聆听 , 有目的的聆听第一步 : 学生要学会分析乐曲 , 从乐曲的情绪、节奏、速度等来表述; 第二步 :搞清乐曲的曲式结构 , 并能用简单的图形表现出来第三部: 聆听主题音乐 , 自行设计相应的图形谱 , 并进行阐述设计意图 ,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降低难度通过自我创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以积极的心态去欣赏古典音乐在本课题立项之前 , 我一直在尝试着运用图形谱的方式来给学生上欣赏课直到去年 11 月我的课题被正式立项 , 我才着手制定合适的研究方案,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时间段进行研究 : 2010 年 11 月到 2011 年 1 月准备阶段这段时间主要是确定相应的研究班级, 并进行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 得出初步的结论之后阅读一些相关著作奥尔夫教育法、柯达伊教育法等, 从中找出适合我校学生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策略2011 年 2 月到到 6 月实施阶段根据制订的计划逐步实施, 及时发现问题 , 找出症结所在 , 做好相应的调整期间参与相关的培训 , 如在南京市汇文小学举办的“奥尔夫教学法”讲座, 让我深受启发, 并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研究方案。
在学生有所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加深课题的研究程度2011 年 9 月到 10 月总结阶段以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知状况, 通过总结一年的研究课例找出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课的方式进行研讨、总结依据结题要求 , 整理相关材料 , 完善结题报告 , 并申请结题六、研究成果 : 在课题立项之前我就做了大量的工作,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从一开始对古典音乐的一无所知 , 到现在能知道一些作曲家和乐曲名, 并能跟中国的民乐区分开来, 而且学生在听到古典音乐时脸上是喜悦的, 而不是一开始的无所谓、茫然的态度,说明孩子们已经喜欢上古典音乐了而图形这一看似简单的线条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妙笔生花 , 组合成一幅幅简单而又灵动的音乐画卷, 让音乐以一种线性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 让学生对古典音乐不再觉得高深莫测, 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 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所以说在欣赏课上学生已经习惯运用图形谱来表现音乐的旋律特点和音响特点 , 以及表示曲式结构 , 同时也很喜欢图形谱 , 而且每次不同的乐曲欣赏时都能有新的收获 , 学生的创意远远超出我的设想所以我结合了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智慧成功的设计了一些古典音乐欣赏课的案例, 效果不错。
1、古典音乐打字机在省“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有效运用”赛课中获一等奖2、在区内开展“奥尔夫配器法和图形谱在欣赏音乐欣赏中的运用”讲座, 获得领导和同行的好评3、在南京市四区连片汇课中古典音乐欣赏课得到六合区教研员即听课老师的一致称赞4、学生在古典音乐欣赏中创作图形谱的作业展示5、小学生对于古典音乐认知现状的调查问卷一份6、古典音乐打字机教学案例7、论文图形谱在古典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七、课题研究几点反思 : 欣赏教学之路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道路, 这一年多来 , 经历了迷茫也收获了喜悦, 其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古典音乐相关资料的欠缺, 导致学生“吃不饱” , 老师比较被动 , 选择的余地太小2、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在欣赏一些难度较大的乐曲时稍显力不从心 , 功力还是不够 , 这可能跟学生年龄也有关系, 毕竟他们才三年级 , 今后还可加大音乐欣赏的数量, 将音乐课上唱歌与欣赏的比例进行相应的调适, 再增加对欣赏教学的时间比例 , 让这一课题能继续深入3、图形谱在古典音乐欣赏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指航灯, 在学生走进古典音乐的道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单一的形式时间久了学生会有所厌倦, 所以今后可以再运用一些适合我校学生欣赏音乐的手段来配合图形谱进行音乐的赏析,效果应该会更好。
4、老师还要继续进行深造 ,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分析音乐的能力, 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运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以更加充实的状态参与到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中八、参考文献 : 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学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李坦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日】渡边護音乐美的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