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理论复习大纲.doc
11页体育理论复习大纲第一章 学校体育课程概论一、填空题1、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是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2、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3、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4、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5、体育课程的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部分6、发展性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达到基本目标后还有余力的学生】制定的,鼓励学生完成和达到体育课程的目标7、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育”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8、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是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 是一种有组织、有意识的身体活动和社会活动9、体育不仅具有健身功能,还具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
10、体育是有【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三个主要方面构成的11、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体育的基础,作为体育和【教育】的交叉点和结合部, 又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12、竞技体育的特点是表演技艺高超竞争性强,有严格的规则和场地要求,又是人的【智能、运动才能】 极端发展的表现形式13、体育对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14、体育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身体】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智能】教育四个方面15、体育的娱乐功能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16、体育可以为国家争光,提高民族和国家的【威望和地位】17、体育可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民的【凝聚力】18、我国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19、体育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的【基本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的中心环节, 也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基本形式20、学校体育工作是指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 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21、大学生坚持早锻炼,不仅可促进身心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还可以提高神经的【兴奋性】, 使学生精力充沛、头脑清醒地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二、是非判断题1、凡是能增强体质的活动都是体育运动 X )2、竞技体育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体力、智力和运动才能,以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而进行科学训练和竞赛活动 V )3、体育的功能就是体育运动对于社会和人类发展所产生的特殊作用和影响V)4、群众体育作为竞技体育的延伸,可以极大丰富人们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X)5、我国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造就未来的体育骨干,指导普及X)6、《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传授知识、掌握、技术、 培养良好品德和训练出高水平运动员X)7、体育课程是我国高校教学计划中的基本课程之一,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也是实现高校目的的唯一组织形式X)8、课外活动是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组织形式V)9、高等学校体育课是体育教育的组织形式,它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教导过程V)10、高等学校体育是我国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 又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需要V)11、体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塑造心理品质, 但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以及个人的道德品质都不会起积极的作用。
X)12、体育教育能使大学生获得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运动能力, 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牢固的基础V)13、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体质而进行的训练和比赛X)14、体育的健身功能就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的发展X)15、群众体育主要是以健身、娱乐、医疗和康复为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V)16、从体育的发展过程看,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宗教庆典和为生存而进行的军事活动V)17、诸如攀、爬、跑、跳、投和涉水等身体运动,都是原始人求生存所必须的基本活动技能 这表明了体育与生存需要自古就有着极为密切的天然的联系V)18、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育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体育”指体育教育; “广义体育”和体育运动相同V)19、《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规定:学生会和班级所有干部都可以因为积极并认真负责而奖励3至5分X)20、多种多样的班级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大学生体质,增进健康,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V)三、选择题1、体育起源于(A)A 生产劳动、宗教庆典和军事活动 B 学校体育、生产劳动和军事活动C 体育锻炼、军事活动和宗教庆典 D 生产劳动、学校体育和体育锻炼2、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育用于广义时,通常就是指(B)A 体育教育 B 体育运动 C 竞技体育 D 健康教育3、目前普遍认为:现代体育是由下列哪三个主要部分构成?(B)A 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娱乐体育 B 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C 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娱乐体育 D 娱乐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4、主要通过哪三种组织形式来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B)A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 B 体育课、课余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C 体育课、课余体育训练和社团体育活动D 体育讲座、课外体育活动和社团体育活动5、竞技体育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体力、智力和运动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但应以什么为基础? (B)A 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B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C 掌握基本技术和技能 D 提高身体活动的基本能力6、在原始社会,体育与生存需要之间的天然联系主要表现在(A)A 谋生与防卫需要 B 宗教与祭祀需要C 战争与掠夺需要 D 娱乐与游戏需要7、课间活动或课间操的主要意义是活动躯体,进行(B)A 充分休息 B 积极性休息 C 消极性休息 D 适应休息8、体育的教育功能是体育基本的功能,它的作用除表现在学校这个领域外,也影响着(A)A 整个社会 B 经济领域 C 政治领域 D 军事领域9、体育的娱乐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列哪方面的需要 (B)A 增强体质的需要 B 丰富精神和文化的需要C 提高生物潜能的需要 D 生存和发展的需要10、体育的经济功能,最初是由体育本身的发展,间接通过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再转化为(D)A 政治鼓动力 B 社会感染力 C 精神意志力 D 劳动生产力11、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是对每个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状态进行检验的具体尺度,是对大学生毕业进行何种评价的重要内容?(C)A 形态 B 机能 C 个体 D 整体12、在《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综合评定学生体育成绩的主要内容是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 身体机能、体育课和(B)A 早操出勤率 B 课外体育锻炼 C 各类比赛取得名次 D 达标成绩13、根据对2000年争取实现体育强国所进行的目标性预测,为发展我国现代体育,特制定了(B、C)A “科技兴体”战略 B “全民健身”战略C “娱乐强身”战略 D “奥运会”战略14、课外体育锻炼出勤未达到应出勤的85%者,该学年《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综合成绩最高分应记为(C)A 60分 B 80分 C 59分 D 65分15、参评“三好”学生或获奖学金者的资格,《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综合成绩必须达到(D)A 75分 B 60分 C 70分 D 80分四、简答题1、体育(狭义):是与德育、智育、美育相配合的整个教育的一部分,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 技术和方法,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的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道德意识的教育过程。
2、体育(广义):是为了人类和社会的需要,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是一种有组织、有意识的身体活动和社会活动3、体育课的作用:通过课内外体育教学,使学生增强运动促进的健康意识、提高健身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运动和保健技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健身的兴趣,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并在各种运动的磨练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坚强毅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等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4、体育课的培养目标: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5、学校体育:按照学校的育人规律,围绕增强体质这个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 有计划地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全面发展身体,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组织三教育过程6、群众体育:以健身、娱乐、医疗和康复为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7、班级体育锻炼:是指以自然班为单位, 或以锻炼小组的形式在下午结束文化专业课后所安排的一招待会课外体育锻炼。
8、实践课教学:是指在运动场或体育馆内进行的身体练习课是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确定的内容了进行的9、体育的功能:是体育活动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所产生的特殊作用和影响10、普通体育课:为了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并结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项目而开设的一种体育课11、课余体育训练:是指高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身体素质较好,并有体育专长的大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的一种专门教育过程五、问答题1、体育课的基本目标(发展目标)都包括哪些领域的目标?它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具体分为五个领域:(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