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周 生命与海洋.doc
11页第十二周 海洋与生命 第十周1,2课时新课题目: 第十二课 海洋与生命(词语理解)一:知识教学点:1. 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写法.1. 通过预习,检查,课堂讨论和讲练答疑,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词语,特别是重点词语,要求做到会读,会写,正确理解并使用的程度.二:能力训练点:结合情景运用重点词语.三:德育渗透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体会读书与人生,与智慧的关系,总结读书的经验和方法教学重点:“荡漾,海拔,偶然,孕育,新陈代谢,举足轻重”等词语的意义和使用特点教学难点:重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交际处理法: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运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启发式教学(读写结合,讲练结合,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设计:一,前提测评:抽两个学生默写单词,和背前一节课的课文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了本课题目想到了什么?有了哪些疑问?想说什么?你们是怎样理解课题的?你们觉得海洋与生命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你们怎样利用和保护海洋的?请大家翻开书。
三,讲授新课:教学步骤:1.检查学生预习词语情况,出示生字,生词,请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组一组,观察学生组词或组短语的能力2.引导学生学习词语,多读并造句3.组织学生分小组做练习,在小组之间进行小型的比赛1)词语理解:海沟(名)海底最深的地方,至1000米左右的海深例如:这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荡漾(动)一起一伏的地动反:平静例如:风儿吹过,湖水荡漾起来浩大(动)广大,辽阔,浩瀚的河水例如:海洋是在浩大合成(动)有部分构成整体,合力,匹配成例如:合力是分力的合成,合成材料,合成品祖祖辈辈(组)世世代代例如:人类祖祖辈辈在陆地上生活原始(形)组古老的,未开化的例如:这是原始森林媒介(名)是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水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扼杀 (动)比喻压制,摧残是不能生存或发展 ◇紫外线是扼杀原始生命的“凶手”耸(动)高高的直立,向上动例如:路两旁是高耸的楼房他耸了耸肩膀,表示毫无办法增长(动)增加,提高增长知识,增长才敢 例如:读书能增长人的才干和智慧 课文二 词语 第二课时重点字,词语解释溶解;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的过程 如;这蔗糖的溶解度小。
兼收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与并容并包近义思例如: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要有所批判,有所选择,不能兼收并蓄大名鼎鼎;形容盛大的样子,与默默无闻意思相对例如:他在医学界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支柱:其支撑作用的柱子,比喻中坚力量例如:他是厂里的主要支柱2)小组活动;第一组:听写并默写词语第二组:找出词语的同义词和近义词第三组:找出词语的反义词第四组:利用本课词语写一段话板书设计: 第十二周 海洋与生命 第十二周1,2课时新课题目: 第十二课 海洋与生命(词语理解)词语﹛荡漾,海拔,偶然,孕育,新陈代谢,举足轻重}布置作业:抄写词语并预习课文 第十二周3,4课时新课题目:第十二课 海洋与生命 (课文理解)教学目标:1.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使学生初步具备自学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概括的能力 4、联系已有的有关海洋与生命,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海洋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海洋方面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本课课文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引导,讲解,朗读,问答式解决难点方法:范读,领读,齐读,理解,问答式教学设计:一,前提测评:朗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二,导入新课: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海洋与生命”,请你说一说如何理解海洋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海洋科学方面的兴趣? 翻开书阅读课文 三,讲授新课:1、 板书课题2、依题读文,鼓励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几个问题来吗?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读后提出相关问题4、师生交流互动,整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5、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2) 有感情地自读课文 (3) 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方法 (4) 指导有感情地齐读课文2.理清文章层次1)、边读边思考问题: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可以分几个段?2)、多向互动,师生交流:(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通过初读自己明白了那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确的地方?(4)、师生共同小结提出问题:“海洋与生命的关系?请你说一说如何理解海洋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海洋科学方面的兴趣?/4,指导阅读课文第一段(1-5自然段):小结:大地不如海大,山高不如水深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二段(6-12自然段):小结:海洋 --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提供生命发展的养分,保护生命的天然屏障,是原始生命得意发展和产生的必要条件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三段(13-17自然段):小结:海洋中植物和陆地植物的生存条件是同样的道理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会是浩瀚的海洋永远成为人类的天然牧场7.句子学习3)、课堂练习:朗读课文; 4)小组活动;第一组:选择各句中带点词语的恰当解释第二组: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第三组:回答问题第四组:讨论下面问题(海洋与生命的关系)板书设计:第十二课 海洋与生命 (课文理解)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并预习练习 第十二周3-4时 新课题目:课文(二) 海水里的宝藏(课文理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3,给学生进行善于提高思维和想象的教育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引导,讲解,朗读,问答式解决难点方法:范读,领读,齐读,理解,问答式 教学设计:一,前提测评:朗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二,导入新课并揭示课题:复习导入: 三,讲授新课:1、板书课题2、依题读文,鼓励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几个问题来吗?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读后提出相关问题4、师生交流互动,整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5、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2) 有感情地自读课文 (3) 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方法 (4) 指导有感情地齐读课文2.理清文章层次1)、边读边思考问题: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可以分几个段?2)、多向互动,师生交流:(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2)、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通过初读自己明白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确的地方?(4)、师生共同小结4,指导阅读课文第一段(1-3自然段):小结:海洋是一个真正的是的王国,你可不要轻视他。
5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二段(4--13自然段):小结:全世界的海水里蕴藏着丰富的盐,镁,钾等溴是海洋里独有的元素,他又是储碘的最大的仓库,连大名鼎鼎的铀--海水里也多的是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三段(14自然段):小结:海水里的宝藏取不尽,数不清,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浩瀚的海洋,必将成为人类最大的工业原料库3) 、课堂练习:朗读课文; 4)小组活动;第一组:文中出现的句式造句第二组: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第三组:讨论新词的意思和用法 板书设计:课文(二) 海水里的宝藏(课文理解)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课文 第十周5-6课时 新课题目:第十二课 海洋与生命(练习)教学目标:1.复习并巩固本课词语和课文2、理解练习要求,独立完成本课练习3.能够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能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练习要求,独立完成本课练习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引导,讲解,朗读,问答式,练习,讨论解决难点方法:理解,问答式,互相讨论,独立完成教学设计:一,前提测评:朗读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 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洋与生命”的课文,这节课我们一起做一下练习吧!1。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 :1)B 2)C 3)D 4)A 5)C 1.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1)即将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相连2)他耸了耸肩3)手电筒是旅行中必需的4)我看非常有必要5)农民的收入增长很快6)只是不想说罢了2完成下列句子1. 我最后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只是不想再跟他们纠缠下去罢了2.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有他们的身影3. 水里有鱼,只是很难钓上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 :1)B 2)A 3)D 4)C 5)D 6)B 7)D 课文二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 :1)D 2)D 3)A 4)B 5)B 6)B 7)D 3模仿造句:(略)6.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略)3.小组活动;第一组:选择正确答案第二组:分析课文结构第三组:回答问题板书设计:课文(二) 海水里的宝藏生字 词语布置作业:抄写词语并预习新课,做练习册,朗读并背诵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