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教案-(金融科技概论).doc
60页2.教案 (金融科技概论)教 案 2020—2021学年 第 1 学期课程名称 金融科技概论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 金融学 学 时 54 学分 3 开课学院 经济学院 开课教研室 金融教研室 授课教师 管同伟 林彦君 职 称 教授 助教 授课班级 广州商学院教学与科研工作部制2020年5月编 写 说 明1. 凡承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课程的教师,在学期授课前,均应按要求编写教案,报所在二级学院(部)审核批准后实施2. 任课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课程教学标准(暂时没标准的依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组织教学,选择有助于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3. 任课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教案基本要素制定详尽的授课内容、授课步骤、授课方法和手段。
4.教案的基本设计单位是一次课程教学(一般为2学时),并应与教学日历安排相对应,每次课程应填写一份教案首页5. 任课教师在全部课程教学结束后应对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总结6. 任课教师应在课程教学结束后一周内将教案提交给开课学院保存广州商学院教案首页1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课程简介授课时间第1周 星期 第 节授课时数1学时教学课型 公共必修□ 专业基础□ 专业必修£ 专业组选□ 专业任选£ 专项实践□ 其他£ 本次课教学目标(本次课需要达成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思想道德: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团结友爱,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知识能力:通过本节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教材的逻辑体系结构安排与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解学习金融科技的重要意义达成本次课教学目标的课程教学主要内容(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目标相匹配,支持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重 点] 学习金融科技的重要意义 [难 点] 课程教材的逻辑体系与结构安排教学方法(请打√选择):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案例法□ 其他□教学媒体(请打√选择):教材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多媒体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情境设计、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等。
为学生建立深层次学习环境,支持教学目标达成):一、教学内容(一)课程教材教材特点:1.线索单纯,结构严谨教材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学需要,依照互联网金融的诸要素进行章节设置,分别围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科技风险与监管等方面对金融科技进行全面、系统阐述;2.重点突出突出反映金融科技的前沿发展和难点痛点;3.表述简洁理论分析部分侧重经济解释,主要借助文字阐述并辅以图表说明在表达形式上,各章前有导语,后有摘要每章含引导案例与案例导读、专栏、例证以及大量图表分析;为方便教学,章后附复习思考题、作业(配部分参考答案);并提供教学大纲、讲义教案、演示文稿二)课程意义通过本课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金融科技的基本概念,主要业务类型;了解金融科技发展的基本状况、主要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掌握各类金融科技模式的基本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能够识别金融科技的主要风险特征,清楚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政策规范和法律监管内容(三)学科特点《金融科技概论》是金融学的新增专业课,也是财经类各专业的主、辅修课程之一该学科对新兴的金融科技现象进行理论概括和实践总结,具有很强的高度前沿性,实践动态性,变化性、综合性的学科,故亦具有相当的认知挑战性。
四)课程内容本课程围绕教材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学需要,依照互联网金融的诸要素进行章节设置,分别围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科技风险与监管等方面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全面、系统阐述教材共分四篇:第一篇为概述交代教材的编写背景、分析框架与内容结构安排;金融科技概念、推动因素及其演变趋势;第二篇为金融科技与金融科技公司该部分讨论两方面内容:首先讨论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讨论);其次讨论金融科技的技术创新载体(金融科技企业);第三篇为金融科技的应用场景具体阐述金融科技的不同应用场景,从应用价值、关键技术、产品服务、风险管理等不同侧面,解析金融科技(数字资产、数字货币、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的应用第四篇为金融科技风险及其控制与监管该部分讨论金融科技的风险特征及其监管理念与方法,介绍国内外金融科技监管概况内容包括:金融科技的风险特征、金融科技风险的基本类型、金融科技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金融科技监管的概念及其国内外发展概念、金融科技风险监管的基本类型、金融科技监管与发展的关系五)学习方法: 5Rs:课前预习(READING The Text BEFORE CLASS )课后阅读(READING IT AGAIN )阅读课本(READING The Text)You have to read the text not just read the sidelines . 复习(REVIEWING )推理(REASONING )二、教学方法启发式、案例教学法。
讲授为主,课堂PPT幻灯展示,辅以板书问答什么是金融科技?有何特点?有何帮助?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认识金融科技的重要意义我们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将从两个案例入手:A. PPT播放引入案例:未来的银行什么样?会成为“毕加索的鱼”吗?;B. 2.案例解读,引导学生提炼案例蕴含的理论意义,得出金融科技进入金融领域可以改变传统金融业态的结论;C. 案例总结:未来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将进一步发生竞争和碰撞,市场也将不断变化并产生各种变数因为未来是以“科技”为主导的,在金融科技的冲击下,银行唯有蜕变、创新,重新拥抱科技升级,才能免于变成一条“毕加索的鱼”三、课堂问答:问题1:本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复习思考及作业布置(目的是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复习思考题:1. 金融科技的讨论应当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本部分教学内容的参考资料(为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而提供的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网络教学资源等):广州商学院教案首页2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概述授课时间第2周 星期 第 节授课时数3学时教学课型 公共必修□ 专业基础□ 专业必修£ 专业组选□ 专业任选£ 专项实践□ 其他£ 本次课教学目标(本次课需要达成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思想道德: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团结友爱,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知识能力::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当掌握金融科技的基本概念,金融科技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因素;了解金融科技的经济影响;清楚全球金融科技、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概况及金融科技的演变趋势。
达成本次课教学目标的课程教学主要内容(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目标相匹配,支持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知 识 点] 金融科技的基本内涵与外延,金融科技的本质属性及其主要业态;金融科技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因素[重 点] 金融科技的经济影响 [难 点] 全球金融科技和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概况;全球金融科技的演变趋势教学方法(请打√选择):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案例法□ 其他□教学媒体(请打√选择):教材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多媒体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金融科技的概念一、金融科技的基本内涵与外延二、金融科技的本质属性及其主要业态第二节 金融科技的推动因素及其产业政策影响一、金融科技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因素二、金融科技的经济影响第三节 金融科技发展概况及其演变趋势一、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概况二、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概况三、金融科技的演变趋势二、教学方法:启发式、案例教学法。
启发式、案例教学法讲授为主,课堂PPT幻灯展示,辅以板书问答三、课堂问答问题1:就你的理解和感性认识,什么是金融科技?问题2:金融科技是对传统金融的颠覆吗?复习思考及作业布置(目的是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1. 金融科技的讨论应当包括哪些基本内容?2. 金融科技有哪些主要推动因素?3. 金融科技有哪些主要经济影响?4. 简述金融科技的基本内涵与外延5. 简述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及互联网金融的区别6. 为什么说金融科技的本质属性仍属金融?为何说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本身无法构成金融的本质内涵?7. 简述全球及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概况本部分教学内容的参考资料(为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而提供的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网络教学资源等):延伸阅读: 1.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金融科技课题工作组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各国应关注的金融科技监管问题[J].金融监管研究,2017(9):1-20.2. 世界经济论坛(WEF).超越金融科技:全方位平复金融服务的颠覆因素[R].2017:1-188.3. IMF和WB.巴厘金融科技议程——前沿文件[R].2018:1-33.4. 普华永道.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调查报告[R/OL].https:// Beyond_Fintech_-A_Pragmatic_Assessment_of_Disruptive_Potential_in_Financial_Services.pfd.http://www3.weforum.org/docs/Beyond_Fintech.6. 中英金融科技释放的机遇行动指南:建立中英金融科技行业领先合作关系, UK FinTech On the cutting edge An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Tech sector, 世界经济论坛,https://www.weforum.org/.2. 金融稳定委员会,http://www.fsb.org/.3. 国际清算银行,http://www.bis.org/.4. 国际证监会组织,https://www.iosco.org/.5.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https://www.fca.org.uk/.6.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