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挺身式跳远起跳说课稿.doc
3页挺身式跳远(起跳技术)说课稿 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王向东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标,发展学生跳跃的基本技能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终身体 育锻炼的习惯;以教师为主导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 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探究、合作练习,通过尝试练习,主动评价 与拓展、领悟教材内涵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选自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本中第六章第三节中跳跃类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一节课,因此在初中“蹲踞式”跳远技能基础上, 改进提高起跳技术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以及身 体的协调性,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逐渐达到全面发展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时学过蹲踞式跳远,已掌握一定的跳跃 能力,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 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让学生有直观 的感性认识通过各种辅助练习学生能够较快的掌握动作 四、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课程的教学要求制定了 三个维度的目标1 认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跳远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挺身式跳远的动作表象和运动方法以及起跳方法。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挺身式跳远,使 85%的学生基本掌握“挺身式” 跳远起跳动作,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身体协调素质 3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的练习和成果展示,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 和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挺身式跳远动作结构是助跑—起跳—腾空(成挺身式)--落地 技术结构是通过快速的助跑和迅速有力的起跳,把助跑获得的水平 速度和踏跳获得的垂直速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体腾越一定的远 度所以助跑和起跳是决定跳的远的主要因素 五、重、难点 重点:是助跑和起跳动作的衔接, 难点:起跳后的腾空步 六、教法和学法 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学习知识的互动过程课的教法与 学法应根据学情和教材的特点制定 本课的教法有:示范讲解法(有利于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动作要领便 于学生模仿)、动作分解法(有利于学生对复杂技术从简到难的学 习)、分组练习法、纠正错误法(能及时改正学生错误动作使学生 的动作准确规范)本课的学法有:观察法、重复练习法、合作学习法、成果展示法 七、教学流程 根据体育课的特点以及中学生体育运动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采用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来展开教学。
(一)准备部分(10 分钟)1、课堂常规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宣布本节课的 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提出课堂要求2、热身活动1.)慢跑500米学生呈两路纵队慢跑2.)徒手操 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正侧压腿、下蹲运动、腰部运动、活动关节 (3)趣味游戏:学生前后站立,每个人将右手放在前面人的肩上,左手抓住前面人的左脚同时向前跳,先到的队胜 (二)基本部分(30 分钟)1、教师讲解示范“挺身式”跳远的起跳动作及要点2、学生集体原地模仿练习 5 次感受挺身式跳远的起跳动作结构3、一步助跑起跳练习:两脚前后站立,起跳脚在后,上一步起跳,摆动腿先落地4、三步助跑起跳练习:助跑三步起跳一次,连续做五次摆动腿先落地 5、分组练习学生分四组在指定区域练习,小组长负责教师巡回指导 6、小组展示:每组两名学生进行展示,学生评价 7、在沙坑短距离助跑练习起跳腾空步 8、学生展示,学生评价 (三)结束部分(5 分钟) 1、放松练习: (1)呼吸调整 (2)手部放松 (3)肩部放松 (4)腿部放松2、课堂点评:表扬先进,鼓励后进3、布置作业,收回器材,师生再 见。
八、 所需场地器材:跳远沙坑两块、踏跳板 2 个 九、预计课的效果:整堂课的平均心率为 125 次/分钟,最高心率 145 次 /分钟,运动密度为 55%左右符合中学生运动的生理和心理的负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