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篇小学学校教学管理规程.docx
9页2篇小学学校教学管理规程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里,促进学校教学 工作地规范化,特制定我校教学工作常规管理规程一、 实施目标:(一)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深入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里二) 、要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 动地学习,促成其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地 发展与提高三) 、按国家新颁布地课程计划开课,教师要按【课程标准】教学 要重视教法与学法地研究,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 值观等各种关系,做到师生平等,教为学服务,调动学生地积极性和主动性四) 、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总结是教学常规地 基本项目,教育科研是教学常规地延伸二、 教学计划:(一) 、教学管理处计划包括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及目标、实施措施与 督导评估办法,重点工作安排等内容二) 、教研组计划包括目地要求、主要工作任务、主要措施、主要活 动安排等内容三)、教师学科计划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学期地教学内容、 内在联系、教材地重难点)、学期教学任务要求(含各章、各单元地目地要 求)、主要措施(要求详细、具体、切实可行)、进度安排等内容。
教学管 理部要对相关计划进行审定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三、 备课:(一) 、备课要做到“五备〞备课标,胸有全局;备教材,心中有数; 备学生,心中有人;备教法,灵活有序;备学法,积极引导二) 、备课要有全册备课、单元(章节)备课和分课时备课全册备 课应表达全册地教学目标要求;单元(章节)备课要表达单元地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等三) 、分课时备课即教案一般由课题名称、目地要求、重点难点、教 具准备、教学程序、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部分组成各教学环节,教师可 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处理,提倡写课后感,学校要进行写课后感地指导,促进 教师从反思中进步,教师每学期所写课后感要占备课总课时地50%以上四) 、集体备课要求每周一次,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老 教师地作用,通过集体备课,力求做到教学目地、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进 度与检则基本一致五) 、每学期两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教案检查,做到每月一次,检 查时注明检查日期、检查人、并盖章检查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反馈、 有落实四、 课堂教学:(一)、基本要求:按课表〞按时间上下课,中途不得出入教室;举止文 明,仪表端庄,不得吸烟,应关闭通信工具;坚持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 要做到准确、简炼、清楚、易懂,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尽可能运用现代化 手段及实验进行教学。
二) 、讲课要做到五为〞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一主线, 思维为核心,育人为目标六突出〞,突出课程新理念,突出重点难点, 突出精讲巧练,突出思维训练,突出因材施教,突出教学效率三) 、课堂教学要有充分地准备,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地现象,一旦 发现照搬教参或特级教师教案上课者,学校在全校通报批评五、 作业批改:(一) 、严格执行教育部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 至五(六〉年级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之内作业基本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 内完成二) 、作业次数语文:小学低年级要有课堂练习,小学中高年级作文 每两周一篇小学数学每天要有课堂练习,音美体、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 课程每学期有一至二次优秀作品展或技能表演,鼓励作让创新三) 、作业批改要及时收、及时批、及时发,要有批阅日期、批阅等 第,要建立更正制度,课堂作文要有眉批或尾批,其中尾批要占执教学生总 数地二分之一,教师要对学生作业完成质量和数量进行讲评四) 、教学管理部每学期对教师作业批改情况每月一次,检查要注明 检查日期、检查人、要盖章;作好检查记录,找出特色,指出问题,提出要 求六、 :(一)、学生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地需要学生要做到课内辅 导和课外相结合,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增强地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内容解答问题疑难,培优补差,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完成作业,学习态度、方法、目地地教育学校要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记 录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各种竞赛证书、中英文钢笔书法及美术、电脑作品 等,及时记录学生地成长过程七、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一) 、教学管理部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教研活动每周一次,做到有 课题、有时间、有地点、有内容、有记录,确定中心发言人,记录详细、认 真;校教研组或综合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重点解决遇到地实际问 题二) 、副校长必须带一门课,且有课时教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 校长、书记听课每学期不少于30节,且有、听课笔记;教学管理部主任每 学期听课不少于50节;任教不足三年地教师每周至少听课20节:其它教师 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三) 、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讲一节公开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或 骨干教师每学期要上一至二节观摩示范课,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及时评课、 研究、交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四) 、听课笔记要注明日期(年月日),记录讲课内容,对于每个教 学步骤要有评价记录,最后对该节课要有总体评价,即优点和不足,提出自 己地建议不断提升教师地评课水平五X各教研组将每周教研活动记录以活页形式上交教学管理部存档 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教育教学讲座,并存有讲稿;教师人人有理论学习笔记。
六〉、教学分析和总结做好学期教学工作分析总结,内容包括: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学生能力发展状况,主要经验,存在地 问题和原因及改进地措施,写出经验总结或专题论文七)、学校每月检查一次教研活动,及时研究教研工作地过程性资料 期末学校对相关总结、论文进行审定、评比、表彰检查结果有记录XX育才小学教学管理规程一、上课制度上课制度是学校教学流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 范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与和谐的校园环境建设,特制定以下 制度:1、 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预备铃响必须进入课堂,上课后 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离开教学场所,教师应站立讲课,学生练 习或考试时教师应进行巡视(特殊情况另定),不可在下课铃响以 前让学生离开教室或解散2、 教师要尊重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及 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传授知识 准确,有创新,学法指导有特色,课堂训练有层次,表达好学堂的 要求3、 在课堂上教师要遵循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原 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课堂上要做到学生参 与面广,学习气氛活跃要指导学生大胆实践(板演、实验、提问、 讨论等)。
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读写姿势、表达方式 等方面的错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4、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做到生动、准确、语音高低适度,说普 通话;板书要工整规范,教态要做到自然、亲切、大方,衣着要 整洁、得体教师精神状态对学生要有表率作用5、 教学中要使用的教具、学具等课前要准备好,教师应根据 教育大纲要求进行实验,需进行实验和演示的课,教师都要先做 一遍 做到心中有数要积极主动地运用多媒体 实物教具(学具) 等辅助教学,并做到出示恰当,操作自如6、 严格按课表上课,按要求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调课需经教 导处同意,做到专课专用,以便统筹安排7、 上课时间教师不接待家长,不把等与教学无关的物品 带入教室不与其它教师闲谈不随意离开教学场所做到不拖堂 如遇特殊情况尽量控制在2分钟以内不上课的教师,在上课时 间不应随意进入课堂8、 严格执行课堂纪律,对违纪学生要及时提醒教育,但不 要占用过多时间,以免影响教学9、 发生伤害事故,应立即上报,同时送往医院进行处理不 得不报,不得瞒报二、备课制度1、对照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了解全册教材内容和各章节 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教材上的习题 自己都应做一遍,教材内容和习题的相互配合做到心中有数。
2、 开学前至开学初第一周内,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期末 各学科任课教师都要订好复习计划上交教导处3、 备课教师要逐步增强本学科教学目标系统的整体意识,明 确目标要求,即小学阶段学科总体目标,熟悉、掌握学年、学期 目标、单元(章节)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等要写进教案 课文要有总目标,课时要有分目标,要注意操作性、具体性4、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处理和组织好教学内容,突出重 点突破难点并根据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精选学生终身学 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5、 教案书写认真,字迹端正,打印的教案要有使用痕迹教 学目标、要求、教学过程必须清楚具体教师备课必须做到超周备 课,分课时备课,二次备课6、 实行集体备课每单元或章节集体备课一次集体备课要 做到“三定四统一五研究〞三定〞指:定时间、定备课内容、 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指: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教学进度、统 一主要例题练习题、统一课外作业;研究教学目的要求、研究重点 难点、研究课时按排、研究教学方法、研究练习题处理等7、 精心设计板书,增强板书的针对性、概括性、科学性、艺 术性和实效性。
8、所有学科都要有教案,教案书写工整,格式美观,项目 齐全,具体实用,且有创意,有个性有二次备课,课后反思三、 作业制度1、 各学科布置的作业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批改,不得由他人 代劳,更不得让学生批改2、 学生家庭作业量要适当,要求要合理一年级不留书面课 外作业;二、三年级不超过三十分钟;四年级不超过四十五分钟; 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3、 作业批改实行等级制(根据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评定为优、 良、中、差四个等级,)作业应及时全批鼓励使用促进学生发展 的个性化评语4、 学生作业设计要分层设计,表达多种能力的训练,有实 际效果动手实践和口头作业也需检查5、 作文批改要及时,批改要有眉批和总评,使用符号、格式、 评语和记分均须按学校统一规定的标准执行四、 制度1、 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调动学习内动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2、 对优、差生分别建立专门记载,逐人分析,采取针对性措 施分别,人数不少于8%o3、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知识、学习能力的具体情 况 确定不同类型的对象 对优> 中、差生进行有计划地, 要把的重点放在促进各类学生的提高上4、 对学困生应多作个别,做到四个优先(课堂提问优先 面批作业优先,表扬奖励优先,家访优先)和三个落实(提高目标 落实,作业落实,互帮互助责任落实),要有简要记录。
5、 学生时,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严禁歧视学困生, 要多和学生交心,做到以情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