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表扬与批评的妙用--赫洛克等人的表扬与批评实验.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2687171
  • 上传时间:2018-06-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8M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3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 年第 16 期 (总第 255 期)■ 心理实验室〔关键词〕心理实验;表扬;批评一、引言教师对学生的教育, 离不开表扬与批评 表扬和批评作为教师反馈的两种主要方式, 可以提供学生学习过程或结果的信息反馈 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特点, 恰到好处的表扬与批评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Hurlock,E.B.) 与齐格勒和坎策尔(Zigler,Kanzer)关于表扬与批评效果的实验从不同角度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二、实验介绍 实验一1. 实验目的探究表扬与批评对学生成绩的影响2. 实验过程1925 年,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Hurlock,E.B.)做了一个有名的关于表扬与批评效果的实验研究者将 106名四、五年级的小学生被试分成四组,各组学生能力相当,在四种不同的情境下进行学习每组学生的任务是做难度相等的算术加法,每天练习 15 分钟,连续五天进行算术加法第一组为控制组,研究人员对其成绩不给予任何信息和评价,既不批评也不表扬,而且,让他们独处一处做练习,与其他三组隔离其余三组同处一室做练习,但待遇不同。

      第二组是受表扬组,每次练习后,研究人员对学生逐个点名表扬,进行鼓励;第三组是受批评组,研究人员从不表扬他们,而且对他们练习中发生的错误进行大声指责和批评;第四组是受忽视的旁观组,每次练习完毕后,研究人员既不表扬也不批评,但使他们都观察到其他两组受表扬或挨批评3.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发现,从练习的平均成绩来看,后三个组的成绩都优于第一组,成绩最好的是受表扬组,其次是受批评组,第三是旁观组受表扬的组每次都有进步,受批评学生的成绩不如受表扬的学生,成绩最差的学生是控制组的学生受忽视的学生的成绩比控制组学生的成绩稍好些,因为他们本身虽然不被强化,但还是间接地得到了一些信息,但成绩不如受表扬组和受批评组学生的好这个实验说明,反馈对于学生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中表扬的作用优于批评,批评又比不闻不问要好,旁观同伴对学生的学习都有益处,旁观组虽然未受到教师的关注和直接的评定,但它与受表扬组和受批评组在一起,得到了间接的反馈,不过因为其动机的唤醒程度较低,平均成绩劣于受批评组实验二1. 实验目的比较批评与表扬对小学高低年级学生的不同效果2. 实验过程1962 年,心理学家齐格勒和坎策尔利用高低年级学生进行了这个实验。

      将一些事先经过学业成绩测试的学生分成两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中都有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然后对两个小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他们对第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经常给予表扬,并称这一组为“故意表扬组” ;对第二个学习小组的学生经常给予批评,并称这一组为“错误矫正组” 这两个学习小组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他们进行了学业成绩测试,然后将分组前和分组后学业成绩的测试结果相对比 3.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低年级学生中, “故意表扬组”较“错误矫正组”的成绩要好;而高年级的情况则正好相反,“错误矫正组”的成绩比故意表扬组的成绩要好得多这个实验表明,年龄较小的学生乐意接受表扬,哪怕是表面或廉价的表扬也如此,而年龄较大的学生已能区分出表扬的故意与否,对符合实际的批评大都能客观对待三、实验结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不同反馈,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没有反馈的学习,效果最差,因为没有反馈的学习是盲目和无导向的这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结果一定要有及时的反馈, 哪怕教师的反馈是批评,甚至是间接的反馈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比批评更可怕的是放弃,如果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人相比有何高低上下都一概不知道,则无助于今后进一步的努力学习,尤其是缺乏其学习动机的推动作用。

      教师对孩子不闻不问是伤害最大的,漠视学生的学习,对其学习采取一种忽视和放弃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可怕的破坏力表扬与批评的妙用——赫洛克等人的表扬与批评实验□ 边玉芳等3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 年第 16 期 (总第 255 期)心理实验室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表扬和批评都是不可缺少的评价方式,因为这两种评价方式都能或多或少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表扬、批评和旁观三种反馈方式中,表扬的效果是最好的,表扬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是一种神奇的强大的驱动力一般情况下,表扬应该多于批评,因为这种评价方式更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身上的各种潜能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 “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他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 20% ~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 3~4 倍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应吝啬表扬和鼓励表扬和奖励有利于培养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要正确处理表扬与批评的关系批评和惩罚也是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武器,但应适当地掌握时机和方式因为批评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好的效果的同时,也很可能会伤害学生。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味地表扬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成为滋生“问题学生”的温床因此,必须掌握好表扬与批评的度,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客观科学的判断,作出恰如其分的批评与表扬毕竟批评也是一种教育,合理的批评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和抵抗诱惑、战胜诱惑的能力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也应该不同对待一般低年级学生更需要表扬,俗称“戴高帽” 不仅受表扬者会信心满满,做得更好,其他学生也会因有了学习的榜样,表现得更好而高年级学生则有所不同,年级越高,心智发展越成熟,越理智,因而教师则应更加有针对性地、真诚地给予表扬,而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盲目地表扬,这样做效果会适得其反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编辑 / 王抒文 终校 / 于 洪动态陪伴生命成长——北京市朝阳区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召开2014 年 6 月 25 日,北京市朝阳区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在安慧里中心小学召开研讨会以“陪伴生命成长”为主题,由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主办,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学区及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承办。

      朝阳区教委德育科科长乔春江,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副院长、朝阳区心理指导中心主任陆学清等领导参会,北京德育研究中心白玉萍,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刘视湘秘书长,北京教育学院伍芳辉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张玫玫教授以及《人民教育》编辑、记者白宏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务副主编何妍等出席此次研讨会朝阳区心理关爱工程基地校及心理核心组成员、各学区德育干部、安贞里学区所属各校校长、书记、德育主任、骨干班主任等一百余人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由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区心理指导中心小学心理教研员张群智老师主持,研讨活动分四个环节进行一、主题发言围绕“陪伴生命成长”主题,安贞里学区研究团队就融心理健康教育和性教育于一体的生命成长教育作了发言安贞里学区管委会主任、安慧里中心小学校长孟夏简要介绍了学区和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的背景,希望通过本次的交流得到专家和领导的引领和指导,为学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脉,探索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可推广的模式和方法学区及中心校主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副校长郑菊汇报了学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性教育有机融合的基本情况,她指出,经过将近四年的探索,学区和学校性健康教育走过了“家长大力支持—专业机构合作—注重课程建设—寻求探究共同体”四个阶段,在性健康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安慧里中心小学心理教师张鑫竹作了“教师在实践中成长”的发言,介绍了个人在开展心理健康与性教育过程中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历程最后与会人员一起观看了专题视频二、观摩心理健康教育与性健康教育现场研究课与会人员分别观摩了安慧里中心小学教师张鑫竹的性教育专题课“对性骚扰大声说‘不’ ” ,张爱珍的班会课“和谐生活一点通” ,马春伶的性教育专题课“我的伙伴” ,以及安贞里二小教师张雷的性教育专题课“身体红绿灯” 三、性健康教育活动交流以“陪伴生命成长”为主题,来自安慧里中心小学的研究团队为与会人员奉献了一个精彩的性健康教育情景剧,慧忠里小学的教师交流了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成长活动中对异性的角色悦纳的研究经验四、专家点评与会专家对研究团队主题发言、现场课展示和性健康教育交流活动进行了针对性点评,为学校进一步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具体指导会议最后, 乔春江和陆学清两位领导分别作了总结发言,表示今后要多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让大家研讨学习,并希望各学校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品牌化发展表扬与批评的妙用--赫洛克等人的表扬与批评实验表扬与批评的妙用--赫洛克等人的表扬与批评实验作者:边玉芳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刊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英文刊名:ZHONGXIAOXUE XINLI JIANKANG JIAOYU 年,卷(期):2014(16)引用本文格式:边玉芳 表扬与批评的妙用--赫洛克等人的表扬与批评实验[期刊论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1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