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二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汇总.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1257089
  • 上传时间:2023-08-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4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二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汇总关雎1 .开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篇起兴,在河心小洲上“关关”鸣叫的雎 鸠鸟,情谊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的恭敬相处非常相似 写雎鸠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联想,酝酿气氛然后进入正题,抒写自 己的倾心所思和强烈向往,提出文静美好的女子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 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全诗的纲目,统领全篇2 .“参差苻菜,左右流之”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以景物为出发点,借景抒情,用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存菜的动作, 隐喻这个男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3 .如何理解诗歌中渗透的感情?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它既写了思慕追求,又 深刻细微,止当所止,虽然有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也不陷 于难以自拔的境地此诗的感情率真、淳朴、健康兼葭1 .全诗重章叠句有何作用?重章叠句更显韵味悠长,一再“溯涧”“溯游”,几度求索,表现了 主人公对心仪女子的情真意切反复咏唱,强烈地表达了主人公殷切、 焦急、惆怅的心情,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和音乐美2 .谈谈每章的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的样式有怎样的作用? 每章前两句写景,以兼葭和白露,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烘托了环境 气氛,又流露出主人公凄婉的感情。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而 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怅之情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阻,表 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怅惘情怀同时,这种表现手法还为诗 歌增添了一份朦胧美3 .此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绵远悠长;没有直 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无处不在说说这首诗是怎样到达这种效 果的诗歌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方面都表达了诗歌的朦胧美诗歌没有直接 描写、倾诉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之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 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 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假设隐假设现、朦胧缥缈之感,到达 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效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L “飞” “渡” “洒” “挂胃”“飘转”等动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①运用这些动词细致传神地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再现了秋风破屋的 过程,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②茅草的动态紧紧地牵着诗人的视线, 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的心情2 .杜甫称呼抱茅的群童为“盗贼”,你怎么看?像杜甫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是不会真的咒骂几个顽童的 但为什么诗人就在诗中这么称呼了呢?这与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关第 一,挂在高树梢与飘落在低洼积水的地方的茅草已无法取回,有可能 取回的又被群童抱去,这令诗人焦虑万分;第二,这茅草对群童来说 可能无关痛痒,对诗人来说却事关生计,群童无知的恶作剧,令诗人 痛心;第三,群童仅仅因为诗人“老无力”就“公然抱茅入竹去”, 这一情况引起诗人的愤慨或感伤。

      综合上述情况,诗人仅仅在表述上 有些过激之辞,其实诗人在表达群童的行为时,也只说“抱茅”而不 说“抢茅”,这也从侧面说明诗人并不是真的认为他们就是“盗贼” o.全诗的前三节与第四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叙抒结合,蓄势陡转前三节以叙事为主,层层深入地描写了秋风破 屋的情况,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之情第四 节在前三节的叙事基础上直接抒情,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和 愿望,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画龙点睛,水到渠成在艺术 构思上,诗人先以铺陈表达的笔法逐层推进,写个人的不幸,蓄势既 足,陡然转笔,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卖炭翁1 .赏析“可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最能表达卖炭翁矛盾心理的句子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 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 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 气更冷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 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 限同情,催人泪下2 .分析“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作用半匹红绡一丈绫”与“一车炭,千余斤”这样的价值反差,对满怀 希望、赖以活命的卖炭翁来说,是最大的嘲弄、最残酷的伤害。

      宫使 强夺去的不仅仅是千余斤木炭,更是他生活的希望和权利就全诗来 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 悲可痛3 .举例说明本诗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上有何特色?运用比照,突出中心就全诗来说,第一局部写卖炭老人劳动之艰辛, 谋求温饱希望之热切,第二局部写卖炭老人的劳动成果被掠夺,谋生 的希望化为泡影,前后形成强烈比照,从而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突出全诗的主题式微1 .这首诗以设问起笔,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 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论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 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 牢骚不平2 .这首诗在句式方面有何特点?有何作用?这首诗重章换字,押韵和谐,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 强,表达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子衿1 . “青青子衿”至“子宁不来”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这八句对仗工整,以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对方服饰给主人公留下的深刻 印象,进而用反问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无比思念之 情2 .全文虽寥寥几十字,人物形象却十分鲜明,为什么会到达如此效 果?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 仅用“挑” “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 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 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 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 .首联中的“辅”和“望”各有什么表达效果?“辅”,辅卫之意,形象地写出了三秦辅卫长安的景象,突出雄浑阔 大的其实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州联系起来,暗含了惜别 的情意2 .这首诗的颈联是千古名句,请赏析其中妙处这两句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而代之豁达乐观的感情, 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抚慰,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 谊的不朽名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 .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颂,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云梦泽水汽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 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这首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无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闷 表达了他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实现创立一番事业的愿望题破山寺后禅院1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 说你对这个字的理解。

      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环境的幽深安静2 .“万籁此都寂”和“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仅有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不绝, 似乎永恒地吟唱,它使这寂静的禅院更显空寂,使这肃穆的世界更为 庄严,使一刹那成为永恒送友人1 .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明净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 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2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 云”比喻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喻“我”如落日依 恋大地一样与友人难舍难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 .上阕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 “疏” “断”几个字写出 了词人怎样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谁? 写出词人孤独凄清的心境;幽人指词人自己2 .下阕“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外表上写的是什 么?写出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拟人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词人以孤鸿自 比,这表现了词人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卜算子•咏梅1 .在上阕中,梅花处在一个怎样的恶劣环境中?如此环境中,梅花还是开了,可见梅花有什么精神?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桥边,凄风苦雨的黄昏;可见梅花有 着不畏困境的顽强精神。

      2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以花喻人,表现了词人的什么品格? 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排挤打击)、坚贞自守的傲骨(孤高气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