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学习策略指导,宏观程序设计与过程管理研究.doc
9页高中语文学习策略指导、宏观程序设计与过程管理研究课题级别:深圳市“十五”规划课题第二批课题课题分类:基础教育课题承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课题行政主持人:常炜 职务:校长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82414181业务主持人:胡立根 职务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研究专长:中学语文教学最后学历:大学 :13714147306 E-mail:hlgpsz@163 课题组主要成员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职 称学历研究专长工作单位胡立根男1958.5高级教师本科毕业中学语文教学红岭中学傅代俊男1964.11高级教师本科毕业中学语文教学红岭中学葛玉林男1960.5高级教师本科毕业中学语文教学红岭中学黄长泉男1956.12高级教师本科毕业中学语文教学红岭中学于杨女1965.5高级教师本科毕业中学语文教学红岭中学陈白翎女1961.10高级教师研究生毕业中学语文教学红岭中学邹华桢男1968.4一级教师本科毕业中学语文教学红岭中学王中华男1968.10一级教师本科毕业中学语文教学红岭中学梁丽娜女1979.5初级教师本科毕业中学语文教学红岭中学王丹女1963.9一级教师本科毕业中学语文教学红岭中学杨雪莉女1978.6初级教师本科毕业中学语文教学红岭中学石小甄女1967.1中级教师本科毕业中学语文教学红岭中学刘文山男1965.4高级教师本科毕业中学语文教学红岭中学课题业务主持人近五年科研概况承担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课 题 名 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准单位任主持人或研究人员“‘生’动为主,课内外沟通”的语文整体改革区级2001福田区教育局主持文学名著导读研究区级2002福田区教育局主持主要科研成果成 果 名 称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或出版时间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特征简论论文深圳教育学院学报,收入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1999.10走出困惑论文语文学习1999.8空词定位,补词求解论文语文知识2000.4试说语文学习的三重趣味论文深圳教学研究2002.4课堂阅读,呼唤回归真实论文语文学习2003.6文心似水——语文水性结构对语文教学的启示论文教学月刊(人大复印资料2005. 10全文转载)2005.7主要获奖项目成果名称、奖项名称获奖等级获奖时间颁 奖 单 位课堂阅读——呼唤回归真实全国一等奖省一等奖市特等奖2002.52001.11第九届全国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组委会广东省教学研究室深圳市教学研究室语文,人类心灵的综合体操全国一等奖1999.9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课题论证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界定;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一)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主要是从学生高中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高中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学情,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学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应采取的策略的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类型为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宏观学习程序,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过程管理。
据此,界定下列三个主要概念:①高中语文学习策略:指学生根据自己语文学习进程的学情差异而应选择的相应学习内容和采取的相应的学习方式、方法或主攻方向②高中语文学习程序:指依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设计的宏观学习步骤,包括学习的内容,操作的方式,学习的顺序以及每一步应达到的要求分长期程序和短期程序这里所说的程序不同于斯金纳的微观教学单元的程序,而更注重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宏观过程的学习程序③高中语文学习过程管理:一指教师对学生学习全程的指导、监控、管理,包括班级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个性化管理的模式、方式、方法与基本原则;二指学生自身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及教师对学生的自我管理的指导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当代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的理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程序教学法风行欧美许多国家,甚至在当时被称为是教学法的一次革命6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我国有少数的学校班级试行程序教学法我们认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有如下优点:一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动脑、动手;二是有利于解决满堂灌的问题;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因材施教;四是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养成学生独立钻研的精神。
但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作为一种微观的教学法,一种近乎依赖于机器的教学法,缺点也是明显的:一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不明显,或者遭到严重削弱;二是不利于教学相长,缺乏师生、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交流由于程序本身不能根据情况临机变动,容易造成学习上的刻板化三是也许它更多地适应于简单的训练类的教学内容,对于需要说理的复杂概念,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尤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等方面,斯金纳的程序面临很大困难四是也许能解决知识性的科学性的直线性教学内容,对于人文、情感、价值观等等内容,似乎无能为力所以国外一些程序教学法的研究者认为物理、化学、数学容易程序化,因为这些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便于编写程序教材生物、地理、外语等学科也没有什么困难但并没有解决高级母语的教学问题五是汉语作为一种感性特征十分明显的母语,斯金纳的小步子程序教学更显出了它的局限 微观的程序教学法,用在语文教学上,会将复杂的语文学习过程简单化,可能导致语文教学的机械化,在微观里学生是主动的,但在宏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仍然是十分被动的因此如何合理吸收斯金纳程序学习法的精华,作到微观的以书画,宏观的程序化,应该是语文教学应该认真研究的。
2.学习策略作为一种比较系统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国外自1956年布鲁纳首次提出“认知策略”以来,就开展了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学者们发现,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在积极地学习和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策略他们认为,学校开展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和指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学习策略在我们国内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但以高校专家们的理论研究为主,有少量的实践研究,但都比较零碎,或者不成体系,尤其是就学科学习策略的研究就更为鲜见至于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学习过程,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而语文学习,作为一种非知识化、非线性化的学习过程,其综合性、整体性、立体性和学习背景的丰富性,往往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显得茫无头绪,而且语文作为一种水性结构,其涨落的缓慢性,学习效果的滞后性,难以得到过程的及时和有效反馈,也会增加学习盲目性,因而,语文学习策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回归学生本位,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终身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独立解决学习问题这样研究高中语文学习策略指导,既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前瞻性的课题3.解放五十多年来,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绝大部分的研究与教改,都将目光放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怎么教,二是企图提炼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堂教学模式或课堂教学程序,以求一劳永逸。
近几年来,研究者和第一线的教师开始注意将着眼点放到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越来越响亮,但缺乏可操作的经验钱梦龙先生提出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也没有解决怎么为主体、怎么为主导的问题,而且问题仍然局限在课堂的教学模式,很少有人将这一理论的视野放宽到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4.尽管教学改革不断地在深入,但是,作为母语的汉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老大难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尤其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出不少的负价值:①以讲代学讲”几乎占据了中学六年语文课堂学习时间的一半甚至更多,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②无效问答讨论③“不良知识无阻拦地倾泻”语文课程与教学使用了许多“不适当” 的知识④途径与目标的严重混淆目前的教材是“文选型”教材,教材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例子”空间和机会可是不少语文教学却直接把例子当作了目标,以讲明白教材为目的由于省略了理解的过程,也即省略了语言信息处理的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教材的教学价值就白白浪费了,学生的有效发展机会被耽误了⑤反思维规律的教学方式如把课文肢解为语文知识的碎片;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学生学习语言;以作者写作过程分析取代学生阅读思路的导引;以“试题式提问”代替学生的自悟学习;以外显学习代替内隐学习。
⑥以“一元独白”代替“多元对话”的阅读专制⑦扼杀创造力、阻碍智能发展的不科学的评价因此,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将教师的教的行为,由“讲”,转变为指导学生“学”,指导学生“操作”,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智能,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学生进行宏观的学习程序的个性化设计,对学生具体学习环节进行微观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我们认为,运用现代学习策略理论,合理改造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将程序教学放在学习策略的层面进行研究,在宏观上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有效的策略指导和程序设计,在微观上对学生的学习环节进行方法的指导,并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探索语文能力发展的途径,应该会有很好的效果二、本课题的重要观点;研究重点、基本内容和创新之处(一)本课题的重要观点1.现阶段我们思考中学语文教学,应该考虑如下四个话语背景①母语学习的背景中学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它有四个特点,一是习得性和半自然性二是多途径性三是知识的“无障碍化”四是语文显性知识的意义苍白性与实践的唯一重要性②个性化学习背景班级教学是教育历史的一种进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班级教育与个性化学习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尤其是与语文的个性化学习形成了尖锐冲突。
语文一方面陌生化程度极低,甚至已经达到“无障碍化”,另一方面,语文学习具有艺术性特质这两者都使得语文学习有很高程度的个性化要求语文学习的这种个性化要求,表现在理解与表达的多元化,与理解表达的不同层次性③小学教育的背景中学教育不是小学语文教育,它是在学生经过六年小学语文教育基础上的语文教育小学六年,学生几乎花了三分之一还多的精力在学习语文,从理论上说,学生应该基本掌握了常用字,学生已经具备了借助工具书进行阅读的能力,并初步具备了语文自学的能力无视这一背景,我们就可能不自觉地产生一些负价值的教学作为④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今天,文化已经相当普及,尤其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不仅语文知识已经完全脱下其神秘的外衣,即使课文的解读,学生通过教辅资料,通过网络,已经完全可以理解课文,甚至比教师的理解更深入,更全面学生已经可以直接和权威对话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教参已不能成为教师的资本,甚至连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也已经无法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的价值资本了这四大背景的研究至少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学语文教师的价值主要不是体现在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