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原地区323例小儿烧伤治疗体会.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91360705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4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原地区323例小儿烧伤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小儿烧伤特点,进行合理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323例小儿烧伤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小儿烧伤占我院同期烧伤患者的38.5%,治愈289例(89.5%),好转29例(9.0%),死亡5例(1.5%)治疗体会:(1)早期及时补液及补液的质和量是保证休克期平稳渡过的关键,(2)合理的创面处理及合理的抗生素应用可减少创面感染和促进浅度烧伤创面愈合,(3)防止休克及烧伤脓毒血症的发生是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4)加强安全教育与防范,降低小儿烧伤发生率关键词】高原地区小儿烧伤治疗体会R644A2095-1752(2013)13-0096-021临床资料本组323例,男197例,女126例,小于1岁者26例(8%),1-3岁者237例(73.4%),3-12岁者60例(18.6%)热液烫伤252例(78%),火焰烧伤51例(15.8%),电烧伤12例(3.7%),其他烧伤8例(2.5%)轻度烧伤87例(26.9%),中度烧伤167例(51.7%),重度烧伤47例(14.6%),特重度烧伤22例(6.8%)。

      入院时有29例休克,有11例合并吸入性损伤,治疗过程中有2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12例并发急性肾功能障碍,28例创面感染,28例行早期切削痂植皮,有5例截肢(指/趾)治疗结果:治愈289例,好转29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休克2例,脓毒血症2例,重度呼吸道烧伤并呼吸衰竭1例2讨论2.1小儿烧伤的特点2.1.1本组病例占同期烧伤病人的38.5%,其中1-3岁最多(73.4%),与这个阶段小儿对危险因素认识不足、好动、好奇心强、走路不稳不协调、回避危险因素反应慢、大人照顾不周有关常见原因为热液烫伤(78%),主要为热容器放置不当所致2.1.2本组休克发生率为9.0%(29/323),而同期成人烧伤休克发生率为3.7%(19/516),其原因主要是小儿有效循环血容量少,各器官发育未臻完美,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代偿能力差,因此小儿的调节机能及对液体丢失的耐受力均较成人差,烧伤以后由于疼痛、脱水、血浆丢失、电解质失调所造成的全身紊乱远较成人为重,小儿烧伤后休克发生率比成人高其次,小儿烧伤多发生在头面部等暴露部位,小儿头围相对较大,头面部血液供应丰富,血浆样液体的渗出要叫相同烧伤面积的其他部位多,就更容易发生休克。

      第三,西藏地区烧伤专业发展相对滞后,患儿伤后早期抗休克治疗不到位,加大了休克发生率2.1.3小儿皮肤薄嫩,真皮层薄,附件发育不完善,故相同致伤条件下造成的损伤深度较成人更深,易合并感染进一步加深创面,但经过早期恰当的创面处理,创面的间生态组织可以因得到保护而发生逆转,但也可以因处理不当而进行性加深;同时由于小儿的再生能力较强,如治疗方法恰当,相同深度创面的愈合时间较成人短,减少了后期并发症,有利于肢体外观及功能的恢复,减低肢体致残率,有利于小儿身心健康发展2.2小儿烧伤休克的防治2.2.1西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医疗条件发展相对落后,烧伤专业人员少,医疗网络不健全等,给小儿烧伤患者的救治带来了很多不便,特别是边远地区患者运送时间长,途中治疗和防护不当,致使大部分患者耽误了早期最佳的救治时间本组资料显示,在早期转运的197例患儿中,其中2例因发生休克而死亡,1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障碍,25例创面出现感染,1例并发消化道出血,教训深刻因此,重度以上烧伤患儿在休克期应就地积极抗休克治疗,不能在休克期长途转运,以免延误治疗轻、中度烧伤患儿应在合理补液情况下及时转送,并注意创面保护。

      2.2.2本组29例烧伤患儿入院时有休克,均为未建立静脉通路进行液体复苏的结果对新入院、烧伤面积>5%、特别是有头面部烧伤的患儿,均应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并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由于小儿血容量少,对酸碱及电解质调节功能差,补入晶、胶、水三种液体的量在各时段要明确计算,在补液过程中,注意观察神志、血压、心率及尿量,尿量亦维持在1-2ml/kg/h,心率维持在140次/分以下,注意补液的质和量,任一成分过量或不足,均可造成严重并发症,影响休克的平稳渡过1例烧伤面积达46%的由院外长途转来的烧伤患儿,入院时即有意识模糊,存在严重的抽搐、烦躁及呕吐,追问病史,该烧伤患儿在转运途中未补充钠盐溶液及因烦渴而大量饮水,考虑为严重的低钠血症所致的脑水肿,给予迅速补充钠盐溶液后上诉症状得以缓解2.3创面处理创面处理应待小儿全身情况改善后进行,操作要轻柔而快捷,缩短清创时间,减少因小儿挣扎、哭闹而增加能量的消耗,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本组资料显示,小儿烧伤以热液烫伤为主,加之西藏气候寒冷、干燥,我们的体会是头、面、颈、臀、会阴等处的烧伤及明确的绿脓杆菌感染创面采用暴露治疗外,均宜采用包扎治疗,以防间生态组织细胞脱水致创面加深,同时也减少了创面感染的机会,本组病例中,大多数病例用此法创面顺利愈合,而院外应用中草药外敷者感染较多。

      对深度创面尤其是近肢体关节部位应及时植皮,不仅可预防创面感染,而且可促进创面早期愈合,减少愈合后疤痕增生挛缩影响功能本组关节部位大张植皮28例次,愈合后关节恢复良好对于植皮面积大者,头皮是良好的供皮源,可反复取用而不留痕迹本组一例植皮面积达46%的患儿,取头皮4次,成功地挽救了患儿生命由于小儿皮源相对较少,承受手术打击能力差,对需植皮的创面一定要掌握好植皮时机及注意植皮后处理,既要尽快消除创面,又要保证植皮的成功,另外,治疗小儿烧伤,一定要有将来整形的思想,手术取皮时要尽量避开将来整形时习惯选用的供皮区或供瓣区,也就是说取皮时尽量保护将来整形的皮肤资源2.4抗生素选择高原地区烧伤创面细菌主要是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1],早期常规选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以后根据创面培养、全身情况及白细胞的监测作适当调整2.5创面脓毒症的防治创面脓毒症是小儿烧伤中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烧伤脓毒症是一种失控的、持久的炎症反应,是由感染因素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烧伤创面大量坏死组织的持续存在是脓毒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小儿烧伤后多数不配合治疗,加之休克期躁动,烧伤创面易污染,如果长时间深度焦痂创面未切削痂植皮,焦痂及痂下组织溶解,极易发生侵袭性感染。

      小儿烧伤后发生创面脓毒血症,发病凶猛,病情变化迅速,救治难度大,死亡率高,故早期采用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发生尤为重要平稳渡过休克期是预防烧伤创面脓毒症发生的重要措施,早期休克期渡过不平稳可大大削弱机体的防御功能,使易感性增加完善的创面处理和护理是预防创面脓毒症的关键,尤其是避免创面长时间受压、潮湿深度烧伤创面应早期切削痂自体皮移植,以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必要的支持治疗也是预防脓毒血症的重要措施2.6加强安全教育与防范,降低小儿烧伤发生率烧伤是常见的一种儿童意外伤害,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全身各系统的功能尚未成熟,一旦被烧伤,不仅造成机体的极大痛苦,有的遗留疤痕影响外观及功能,有的还需手术整形,严重的还可危及生命或造成终生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要大力宣传烧伤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性及预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宣传途径,对全民普及烧伤的预防知识,加强科普宣传和安全教育,增强人们对烧伤危害的认识,家长应加强责任心和安全防护知识,尽量避免让小儿在厨房等热源较多的场所玩耍,对预防小儿烧伤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参考文献[1]王洪斌等.高原地区烧伤创面细菌学调查分析.中华烧伤杂志;2004,20:66.[2]姚咏明.重视对脓毒症免疫状态的监测与评估[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8):795-796.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