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森林昆虫学复习资料.doc
5页一、名词解释(10-15分):1.生物潜能: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生物间的繁殖达到相对稳定,保持相对平衡的力量称为生物潜能2.农药合并症:1)农药在人体内的积累和环境污染2)害虫再增猖獗3)害虫的抗药性3.经济阈值:是指为防止害虫密度达到经济受害水平而进行防治的害虫密度4.生物多样性: 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的结合在一起的总称5.经济受害水平:是指引起经济损失的害虫最低虫口密度6.防治阈值:预测达到受害允许水平,并研究采取何种研究方法,确定防治的虫口密度即防治指标7.害虫:当一种生物的种群密度超出了某种允许的阈值水平而引起经济损害的时候8.同种异名:也就是同一个物种被取了两个名字如果一个物种有多个名字,那么,其中一个被确定为有效名,其他名字相应地就是同种异名 9..雌雄异型:雌性成虫通常无翅,囊状雄性有翅,後翅大,扇状,前翅小,棒状;眼突出,触角梳状坑道的基本类型:10.单纵坑:一个母坑,纵向松纵坑切梢小蠹)11.复纵坑:多个母坑,纵向齿小蠹)12.单横坑:一个母坑,横向松黄梢小蠹)13.复横坑:多个母坑,横向松横坑切梢小蠹)14.星形坑:多个母坑,放射状星坑小蠹)15.皮下共同坑:由于产卵成堆,所以子坑不分离。
小柱材小蠹)16.梯形坑:母坑在木质部,横向,子坑短,垂直坑道的基本形式:17母坑:成虫所蛀的坑道18.卵室:雌成虫为产卵在母坑两侧所挖的小坑19.子坑:幼虫所蛀的坑道从卵室开始扩大,一般与母坑垂直或呈放射状20.蛹室:老熟幼虫在子坑末端所作的膨大的室21.羽化孔:一般在蛹室或蛹室附近圆形)22.交配室:一般在母坑道的一端或多条母坑之间23.侵入孔:常在交配室的下方繁殖方式:24.有固定的配偶:单配偶制和多配偶制25.单配偶制:先由雌虫侵入树干,一般向上或向一侧开出一条母坑,然后招引雄虫交配26.多配偶制:先由雄虫侵入树干,作好交配室,招引雌虫交配(一般有几个母坑就有几个雌虫)二、填空题(10分)1.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的三大效益是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2.食叶害虫大发生规律可分为:初级阶段、增殖阶段、猖獗阶段 和 衰退阶段3.幼树害虫根据危害习性可分为:钻蛀类害虫、 刺吸类害虫、 叶部害虫4.苗圃害虫发生危害的特点:种类多、适应性强、分布广、食性杂、多苗期危害、生活史长短不一 、营隐蔽生活、 受土壤周围环境影响 5.苗圃害虫根据生态学习性可分为:地下害虫、地上害虫 两类6.森林害虫就其为害有以下基本类型:食叶性害虫、枝干害虫、虫瘿害虫、球果害虫、蛀干害虫、根部害虫三、简答题(30分)1.森林昆虫学的定义。
森林昆虫学主要是研究栖息在森林中的害虫(包括益虫),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对树木的影响及其在林业上的意义和防治的科学2.害虫综合管理(IPM)的涵义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适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加生产的目的3.害虫再增猖獗产生的原因在农药防治森林害虫的过程中,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同一生境中害虫天敌和其他有益的野生动物或者使其受害,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环境,虽然害虫群体被压抑到最低水平,但由于解除了天敌的控制作用,害虫虫口密度迅速回升,甚至比原来的虫口密度还大,造成新的爆发另一种情况是,原来占次要地位的害虫,在农药处理后,反而由少数增到多数4.食叶害虫主要有哪几大类?1)叶甲类 2)象甲类 3)蛾类 4) 蝶类 5)叶蜂类6)潜叶蝇 7)蝗虫 8)蝽象5.何谓次期性害虫?造成次期性害虫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一、危害成熟林中的衰弱木、濒危木,导致树木加速死亡,木材品质下降,因此称其为次期性害虫二、引起次期性害虫大发生的原因:① 不良的生长条件:如土壤条件瘠薄或者恶化,林内下层受压木光照不足,密度过大的人工林。
② 自然灾害:如风、雪、火、水、冻害、日灼、病虫等灾害③ 不当的经营措施:如不适地适树,不当的采伐方式,伐根过高,不及时清理风倒木,风拆木,雪折木,病虫木,伐区未及时清理,过度采伐、放牧,未及时防虫,带皮原木在林内过夏等6.森林昆虫的涵义?森林昆虫是指生活在森林中与森林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昆虫直接的;间接的;利害参半;特种昆虫(资源昆虫)7.害虫综合管理的生态学基础一是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二是要遵循经济规律8.植物为什么具有抗虫性?1)形态学、解剖学与物候学2)化学抗拒素-有毒性代谢产物(生物碱、苯醌)3)化学引诱素4)寄主营养状况-影响昆虫代谢过程的抗性因子即遗传抗性9.森林害虫的发生、防治特点1.害虫的数量在时间、空间上有突然性所以,目前还不能准确地预先制定防治措施2.无地域性、顺序性3.森林面积辽阔、树木高大,易于扩散蔓延,所以在“适期”防治是很困难的因而防治森林害虫的总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10.无公害防治:产品符合一定标准,认证符合一定程序的,取得合法环境品质优良特征标志的无公害农药产品,因为任何一种防治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依靠单一的方法防治病虫害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来控制病虫害。
在森林动植物中,有的动植物对森林有益,有的动植物对森林有害,我们必须从了解动植物对森林的利害关系入手,做到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无公害防治对农林产品无害,又要对人畜健康安全和环境友好的品质11.举例说明种实害虫的种类:卷蛾类:落叶松实小卷蛾、云杉球果小卷蛾,螟蛾类: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樟子松木蠹象甲、种实小蜂、球果花蝇四、简述题(30分)1.害虫管理主要经历哪几个主要阶段?各种策略的主要含义是什么?1)初期防治阶段(1940年以前):这一阶段主要是提出综合防治的原则农业技术防治(灌溉、轮作、选用抗性品种等)+农药或引用天敌,配合人工捕捉等机械方法此阶段强调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的研究2)化学为主的防治阶段(1940~1960年代末):这个阶段的主要是出现了许多防治效率极高的杀虫药剂,而害虫防治基本上成为单独依赖杀虫药剂1946年开始大面积使用DDT,相继六六六、氯丹、毒杀芬等一系列高效持久的有机氯杀虫剂在害虫防治上发挥巨大作用62年美国生物学家Carson出版《寂静的春天》,提出“农药合并症”虫害损失并未因大量使用农药而下降3)害虫综合管理阶段(7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导下,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因时制宜,合理使用生物的、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防治方法,坚持安全、经济、有效、简易的原则,把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增加生产的目的。
综合起来,一是要遵循生态平衡地规律,二是要遵循经济规律4)森林保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90年代以来提出的主要策略有森林保健FHP、害虫生态管理EPM、害虫可持续控制SPM、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SPFM等以森林生态系统特有的结构和稳定性为基础,强调森林生态系统对生物灾害的自然调控功能的发挥,协调运用与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相和谐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对害虫可持续控制的效果.2.生物控制技术应用的涵义生物控制技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以防治害虫的方法如: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鸟治虫、以其他动物或植物来治虫等一)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来消灭害虫,我国早在公元304年就有广东一样蚂蚁(黄#蚁)防治柑枯害虫的记载,为世界上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的最早的国家a. 当地天敌的保护和利用b. 人工大量繁殖释放天敌昆虫c. 从外地或国外引进天敌昆虫二)以菌治虫:菌治虫,就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防治害虫以菌治虫具有繁殖快,用量少,不污染环境,与少量农药混用可增效,药效一般较长等优点但有些病原微生物由于对害虫的致病速度较慢对湿度条件要求较高,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三)以鸟治虫:利用各种食虫鸟类来防治害虫,各国各地都十分重视,由于人工饲育大量鸟类有困难,各国大都采用一系列保护或招引措施来达到利用目的四)激素类治虫::昆虫的内激素、外激素,都可用于治虫3.简述害虫抗药性是如何产生的?害虫的抗药性是由于针对某种害虫的连续不断地使用一种农药,而事实上即使是广谱毒性地农药也没有一种农药对害虫是百分百有效地,没一个施药区都有一些害虫和病原菌能残存下来,他们的后代在遗传性上接受了亲代抗药力,从而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抗药力就会发展,以致于只好增加药剂浓度,如此年复一年增加施药次数和浓度,这就加速了对抗药性的遗传选择害虫反而有增无减,造成劳力增加,增加产品成本,经济收入降低4.绘制落叶松球蚜生活史简图五、论述题(本大题20分)1.蛴螬类害虫的防治方法一)林业措施1)苗圃地必须使用充分腐熟地厩肥2)蛴螬密度较大地宜林地,造林前应先整地,以降低虫口密度3)苗圃地要及时清除杂草和适时灌水,利用金龟子不耐水淹的特点适时落水,对初龄幼虫有一定地防治作用二)人工捕杀:当蛴螬在表土层活动时,适时翻土,随即拾虫三)灯光诱杀:利用一些金龟子成虫的较强的趋光性,在羽化期利用灯光诱杀。
四)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一定要科学用药在虫口密度较大的苗圃地在做垄时,可施入毒土;在密度较大的宜林地造林时,应在栽植穴内撒入毒土或苗根沾毒泥浆后再定植;采用不同的农药配比分别防治苗木生长期的蛴螬和成虫五)生物防治(1)保护好苗圃、幼林地周围的高大树木,以利于食虫鸟类的栖息垒巢2)利用细菌杀虫剂防治蛴螬(如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3)利用寄主性,捕食性天敌,(如寄生蝇,寄生蜂,步甲)2.试述天牛害虫的防治方法1.营林技术措施:1)营造混交林 2)抗性育种 3)合理的营林措施,适地适树2.植物检疫:加强检疫不让疫区害虫传播和扩散3.物理方法:可以利用天牛类的趋性,在其羽化盛期灯光诱杀4.化学防治: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试剂,如氧化乐果等,内吸剂最好利用生物农药,原木不在山场过夏,一起用熏蒸剂熏蒸,打孔注干(注入内吸剂)5.生物防治:利用各种天敌,包括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如各种寄生蝇、寄生蜂、病原菌3. 试述松毛虫类害虫防治措施一 、区划松毛虫发生的地理类型 常灾区、偶灾区、无灾区 松毛虫的猖獗发生通常都集中在常灾区,但并非在常灾区到处成灾,往往从面积并不是大的虫源地开始发生虫源地的种群密度常常比一般分布区的高2-3倍。
一旦条件合适即逐步向四周扩散,进入猖獗阶段虫源地通常是浅山低岗、三面环山、窝风、向阳的地方因此,调查区划出这些虫灾潜发区,对监测松毛虫的种群动态,及时控制虫灾是十分有利的二、加强防治预报,制定预防指标三、防治:1.改善林分环境——营造混交林,适地适树,选择抗虫树种,封山育林等2.生物防治:自然天敌的保护和利用,赤眼蜂、黑卵蜂、姬蜂、茧蜂等,寄蝇类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病毒等鸟、蜘蛛、螳螂、蚂蚁、胡蜂等捕食性昆虫3.物理和人工防治:灯光诱杀、人工摘卵、捕虫、采茧等胸高处刮粗皮捆塑料薄膜,阻止幼虫越冬后上树,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