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学设计.doc
4页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一、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的基本国情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我国的区域特色3.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我国与世界的联系4.运用资料,联系现状,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二、教材分析本章教材包括 “基本国情 ”、“区域特色 ”、“中国与世界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 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本章没有具体对应的课程内容,但它是中国地理部分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达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本章内容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 “基本国情 ”这部分内容中,教材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扼要介绍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基本国情—— 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然后,从人口、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
在 “区域特色 ”这部分内容中,教材从沿海地区、沿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4 个角度,分别阐述了各自的区域特色教材重点介绍了沿海地区、沿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开发条件为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区域特色,分析区域发展优势,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格局 ”图和 P.108 一组相关 “活动 ”在 “中国与世界 ”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通过正文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我国在世界上的重要作用,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然后,通过正文引导学生理解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树立全球意识为配合正文内容,教材安排了1 幅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的照片在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部分内容中, 教材通过正文和 P.109“活动 ”1,引导学生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然后,通过正文和P.109“活动 ”2,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措施三、教学提纲一、基本国情1.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特色突出2.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较少3.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区域特色1.沿海地区的特色2.沿边地区的特色3.长江、黄河流域的特色三、中国与世界1.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2.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事务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生态环境问题突出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措施四、教学建议建议本章授课 1 课时。
新课导入:方案①: 图片导入: 展示几幅美丽的我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图片,要想永远拥有这样美丽的景色,需要我们了解她,合理开发她,建设生态文明引导:这就是我们美丽的祖国,方案②:讲述导入:我们花了一个学年初步了解了我国的地理特征了解我国的国情、区域特色、我国与世界的关系,是为了以后更加合理地建设我们美丽的中国方案③:歌曲导入:播放歌颂中国的歌曲引导:歌曲唱出了我们的爱国之情和自豪之感我们应该投入到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去基本国情】教学导入:过渡式导入:能否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关键之一在于是否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才有可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发展教学过程:课堂活动:阅读教材和下列资料,分小组讨论、归纳:“根据前面所学内容,想一想,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你知道我国具有哪些基本国情吗?”教师鼓励学生归纳出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国情土地面积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河流年径流量森林面积中国总量居世界的位次33466中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值1/33/51/31/41/6指标197819902000200520102011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10116522人均国民总收入居世界的位次175178141128121114参与排序的国家数188200207208215213归纳:自然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
人文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 历史悠久, 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量和人均经济量较低;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区域特色】教学导入:方案①:图片导入:展示几幅分别代表我国沿海地区、沿边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景观图片,引导:这些图片代表的区域各具特色,你知道它们分别代表我国的哪些区域吗?方案②:过渡式导入:我国地理条件复杂,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点了解这些特色,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地发展教学过程:讲述:因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的差异,我国可以按照多种指标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均有各自的特色我们以沿海地区、沿边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为案例,了解一下各自的区域特色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 9— 2,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 5 个经济特区和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说一说它们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征 2)想一想,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经济具有哪些突出优势?( 3)说一说,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归纳:我国沿海地区海岸线长,拥有众多的良港,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沿海地区率先得以开发, 京津冀、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经济的核心地域, 并对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 9— 2,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我国沿边主要边境口岸,说一说,它们对当地发展经济有何积极意义?( 2)想一想,我国沿边地区发展经济有何突出优势?( 3)举例说明我国沿边地区应如何发展经济归纳:我国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拥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的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沿边地区应积极利用边境口岸,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 9— 2,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重庆、宜昌、岳阳、武汉、黄石、九江、芜湖、南通等城市,议一议,它们的地理位置的共同点是什么?具备哪些发展优势?( 2)找出郑州、西安、太原、呼和浩特、银川、兰州等城市,说出它们的地理位置的共同点是什么?想一想,这些城市所在地区具备哪些发展优势?归纳:黄河、长江流经中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灌溉着无数农田,连接了众多城镇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对外交通联系长江上、中、下游产业带的形成,加上黄金水道和诸多港口的建设,正使长江成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中国与世界】教学导入:方案①:过渡式导入:我国沿海、沿边及其他地区的飞速发展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
只有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流中,才有可能实现我国的快速发展,同时,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方案②:图片导入:展示我国代表参加联合国会议、我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我国举办奥运会、我国海军参与亚丁湾护航等图片,引导: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我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学过程: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 P.108“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材料,结合下列资料,说一说,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何特点?你有何感想?材料 1 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在世界上的排名 2010 年,资料来源:联合国数据库,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指标国内生进出口货物出货物进钢煤原油发电量水泥化肥产总值贸易额口总额口总额排名2212114111指标棉布谷物肉类籽棉大豆花生油菜籽甘蔗茶叶水果排名1111411311材料 2 2012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资料来源: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 2012— 2013》)总指数分类指数基础设施效率增强创新与成熟度国家和地区排名数值排名数值排名数值排名数值瑞士15.7226.2255.4815.79新加坡25.6716.3415.65115.27芬兰35.5546.0395.3035.62瑞典45.5366.0185.3255.56荷兰55.50105.9275.3565.47德国65.48115.86105.2745.57美国75.47335.1225.6375.42英国85.45245.5145.5095.32中国香港95.4136.1435.54224.73日本105.40295.30115.2725.67中国294.83315.25304.64344.05归纳: 30 多年来,我国积极对外开放,经济发展迅速,许多经济指标居世界前列,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综合国力和全球竞争力不断提高。
课堂活动:阅读下列材料,说一说,我国与世界的关系材料 1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全球化指数排名2012 年, 150 个国家与地区参与排名资料来源:KOF 瑞士经济学会)全球化指数经济全球化社会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国家和数值排国家和数值排国家和地数值排国家和数值排地区名地区名区名地区名比利时92.761新加坡97.391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