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海战役中的徐州战事.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淮海战役中的徐州战事 淮海战役中的徐州战事 1948年冬天,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连云港,西止商丘,北至枣庄,南达淮河的宏大区域内,发生了一场抉择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淮海战役这场战役,解放军以六十万的兵力,战胜了八十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政权在中国的统治,为夺取全国的告成,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徐州,由于它特殊的地理和经济位置,历史上一向是兵家必争之地淮海战役中,作为战役的中心和第一阶段的主战场,徐州更是始终处在一个特别突出和重要的位置 (一) 1948年9月25日, 中央军委批准了粟裕关于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同时,提出“第一个作战目标,应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于新安、水道之线为目标然后再去攻占淮安、淮阴、海州、连云港等地区的方案 11月6日晚,华野鲁中南纵队围攻郯城,打响了淮海战役华野数十万大军挥师南下,锋芒直指驻扎在新安镇一带的国民党军第7兵团(黄百韬兵团) 然而,就在这前一天,顾祝同受蒋介石委派,在徐州召开了军事会议,抉择东西两方面的部队向徐州收缩,集结于徐蚌线上,以便于同解放军举行决战。
根据这一命令,11月7日凌晨,黄百韬兵团开头从新安镇一带向徐州方向转移11月8日,华野的几个纵队在新安镇扑了空,便立刻调整部署全力对黄百韬兵团举行追堵,淮海战役就此全面开展此后的二十多天里,徐州一带成为了战役的主战场 一、 贾汪起义 时间:1948年11月7—8日 地点:今徐州市贾汪区、铜山县柳泉镇、利国镇及山东枣庄市境内 解放军相关部队:华野10纵、7纵、11纵 国民党相关部队:第三绥靖区59军、77军 1 淮海战役开头时,国民党军负责徐州以北防务的是第三绥靖区的部队,其司令部驻徐州,而前进指挥所那么设在贾汪副司令何基沣就是这个指挥所的主任第三绥靖区共只有2个军,计4个师12个团其中,第59军军部及所属180师也驻扎在贾汪,38师驻台儿庄(山东枣庄市境内)第77军军部和所属37师驻柳泉(铜山县柳泉镇),132师驻青山泉(贾汪区青山泉镇)第三绥靖区的前身是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的队伍,后被蒋介石收编但一向受到轻视,不断被缩减编制淮海战役开头前仅剩下缺乏3万人的兵力 第三绥靖区的司令是冯治安,而副司令何基沣和张克侠却都是共产党员 1948年10月中旬,华野派13纵联络部长杨斯德(后曾任解放军总政联络部长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等职)等人开头在徐州和贾汪与张克侠、何基沣接触,打定起义。
淮海战役开头后,到底鹿死谁手还并不特别明朗第三绥靖区内一些人并没有感受到非做出决定不成的压力另外,大量军官的家属此时都被蒋介石“转移”到了南方,更使他们对起义心存很大的顾虑第三绥靖区两个军的军长就都没有加入起义,59军军长刘镇三托故去了上海,77军军长王长海那么是坚决反对起义4个师长中除132师师长过家芳(党员)外,其余3位师长有的坚决反对,有的最初一向在踌躇,甚至有人先是同意了起义而又一度反悔在12个团长中,也有一大半结果都没有加入起义 何、张等人也曾屡屡探索性的奉劝冯治安加入起义,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却反而加深了冯的质疑他派了一支2000人的“警备部队”,盯在何基沣身边同时还以各种理由将张克侠留在徐州,暗中监控 11月6日夜,何基沣开头在上层军官中举行起义鼓动,但大多数人态度暧昧,让何基沣他们很感焦虑 在此处境下,11月7日晚,华野10纵、7纵、11纵自西向东对第三绥靖区防线全面实施了攻击华野7纵经过一番激战,攻占万年闸(山东枣庄市境内),先头部队渡过水道;华野11纵将台儿庄守军包围并在台儿庄以西,并渡过水道;华野10纵在韩庄一带击溃国民党地方武装一部,直逼水道。
当日晚,10纵司令员宋时伦等人在韩庄邻近误入第三绥靖区77军111团3营的防区而恰巧这个营的营长王世江是中共地下党员王世江根据宋时伦的指示随即组织部队举行了起义保证了10纵顺遂跨过水道这一切,使第三绥靖区一些摇摆不定的人感到了压力此时,通过何基沣等人进一步的努力,使他们终究作出了理性的决定 2 11月8日凌晨,张克侠摆脱冯治安的监控,从徐州城内赶到贾汪下午16点,何基沣、张克侠组织部队实施战场起义共有23000多名官兵选择了起义没加入起义的大约有5000多人,他们没有敢于武力阻拦起义,而是静静地向徐州方向撤去了 这次起义使国民党军队在徐州北部和东北部的防线即刻化为乌有,华野主力得以直插徐州东侧,为堵截并包围黄百韬兵团,赢得了特别名贵的时间 11月18日毛泽东在亲自起草的一封电报中写道“北线何、张起义是(淮海战役)第一个大告成” 二、东线追击 时间:1948年11月8日—10日 地点:今新沂市草桥镇、窑湾镇、瓦窑镇、邳州市水道镇、官湖镇、赵墩镇、碾庄镇等境内 解放军相关部队:华野4纵、6纵、8纵、9纵、11纵、13纵、鲁纵、江淮军区部队等 国民党相关部队:第7兵团一部、第13兵团一部 黄百韬兵团的西撤,打乱了华野的作战筹划。
令粟裕特别慌张,他立刻命令部队“不怕打乱建制,不怕伤亡,不怕困难,不怕疲乏,不怕饥寒”全力追堵在徐州以东地区开展了一场追击战11月8日至10日的追击中,在今新沂、邳州境内发生大小十多场战斗,其中堰头(今属新沂市草桥镇)、八杨(又名八家杨今属邳州市水道镇)、官湖(今属邳州市官湖镇)、水道铁路桥桥头等处的战斗尤为强烈 堰头战斗 (华野9纵) 根据黄百韬的部署,其主力部队沿着陇海铁路向西行进,第63军作为侧翼从新沂以南经窑湾向西转移63军先头部队在11月8日凌晨开头转移,军长陈章直到入夜才指挥着军部和几个团结果离开新安镇入夜,这支队伍到达堰头一带后就分散在几个村庄里宿营,陈章就住在堰头南面的卢圩村(今属新沂市草桥镇)的一所小学校里此时,长途奔袭的华野9纵先头部队27师已急速向堰头镇一带包抄过来,午夜,开头向堰头、卢圩等村庄发起了全面进击陈章亲自指挥部队举行了抗争,战斗特别强烈,卢圩村被华野9 3 纵包围陈章的亲信李友庄(456团团长)带人赶来拼死相救,才使陈章得以在混战中逃出这一带的战斗一向打到其次天拂晓黄百韬的第63军454团、456团一个营以及军部直属分队等2000余人被歼。
“十人桥”的故事就是在这场战斗中发生的当时,9纵27师潍县团1营的位置在堰头的西面在进击途中,部队被堰头西面一条十来米宽的圩沟拦住去路营长命令2连1排3班负责架桥战士们用两架梯子捆扎在一起做成桥面,同时,还做了一付桥腿但是,桥腿还没使用就被炮弹炸坏了班长马选云和战士潘福全、杨玉文抬着长梯跳入水中,却无法把它支架在的河面上站在岸边的副排长范学福见此处境,带头跳进水里,和3班的战士们一起,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肩膀托起木梯,架起了一座通向对岸的人桥整整一个营的战士从这座人桥上冲向了对岸 八杨战斗(华野4纵) 在堰头激战的同时,华野4纵10师30团的一个营在靠近水道的八杨村一带(今属邳州市水道镇)与担当后卫的国民党第7兵团100军44师130团遇到这个营的三个连在重机枪连的掩护下,冲入村内,与国民党军开展争夺国民党军44师师长刘声鹤亲自组织反攻,并调132团一个营和炮兵增援还使用了大量的燃烧弹举行攻击,激战至9日下午,双方伤亡都特别惨烈4纵冲入村内的三个连结果只剩下一名排长和7个战士,始终坚持作战,直至国民党军西撤战斗前后达17个小时之久 同时,4纵主力还在邳县官湖(邳州市官湖镇)歼灭掩护黄百韬兵团撤退的第13兵团9军一部,在五杨一带(今属邳州市水道镇)歼灭国民党第7兵团25军108 师一部。
水道桥头战斗(华野8纵) 11月9日,黄百韬兵团的部队持续争相从铁路桥上渡过水道,情景特别混乱甚至为争道动起武来由于后卫部队已与解放军接火,没渡过水道的部队分外恐慌,下午16时,担当后卫的第100军44师才过了一个团,河东面一辆弹药车突然起火爆炸,负责炸桥的第25军工兵以为解放军赶到,慌乱放火烧桥这时,44师131、132两个多团还未过河,持续在河东承担掩护入夜,华野8纵先头部队69团1营赶到河边,在大榆树村(今属邳州市水道镇)仅用一个小时,就全歼国民党军一个营,随后立刻向守备在水道铁路桥边的国民党军举行攻击,战斗特别强烈但由于双方兵力悬殊,1营久攻不克,双方对峙达数小时10日拂晓,增援部队赶到,激战至上午9时,全歼了滞留在河东的国民党军2700余人,占领了水道大桥 4 此间,华野6纵在瓦窑镇(今属新沂市)歼灭黄百韬兵团第100军一部,并急速在水道铁路桥以南的猫儿窝(今属邳州市水道镇)一带渡过水道;鲁纵在纪集(今属新沂市草桥镇)和水道桥东歼敌一部;11纵在三岔河一带歼灭7兵团63军两个营,渡过水道后,又在蒋湖一带(均属邳州市水道镇)歼敌一部;华野11纵一部及江淮军区独立旅攻占赵墩(邳州市赵墩镇),歼灭第7兵团100军一部;江淮军区34旅占领了碾庄东南的衡集、西张庄等处歼敌一部 。
三、首战窑湾 时间:1948年11月9日—12日 地点:今新沂市窑湾镇、邳州市新河镇境内 解放军相关部队:华野1纵 、11纵一部 等 国民党相关部队:第7兵团63军 窑湾战斗并不是淮海战役的第一场战斗,但是,按照中央军委关于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目标,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水道之线为目标的要求,窑湾之战歼灭了黄百韬兵团一个整建制的军,可以说是实现战役目标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战斗所以,战史上常有“首战窑湾”之说 黄百韬兵团西撤时,承担侧翼掩护的63军原筹划从窑湾渡河,但军长陈章高傲轻敌,行动迟钝,导致后卫部队大部在堰头镇一带被歼当陈章赶到窑湾时才察觉,水道上没有桥,而渡船又都被老百姓藏了起来华野11纵33师已占领水道西岸,63军先期渡过河去的两个营都被歼灭于是,陈章不得不调整部署,一面急速占领窑湾周边的村庄,构筑工事打定举行抗争,一面并向黄百韬求援黄百韬那么命令陈章急速南撤,到宿迁一带渡河,但已为时过晚华野1纵已将窑湾一带团团围住 窑湾镇是一个很大的老镇子,周边有不少村庄这一带西临水道,东面和南面紧靠骆马湖是一个三角洲63军在这里被围,如被堵在一个死胡同里。
10日凌晨,华野1纵三个师从东、北、东南三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以扫清外围63军仓促转入防卫,工事很不完善,企图逐村抗争,消耗迟滞解放军而华野1纵积极从守军防卫薄弱地区大胆突破,直插纵深,然后向周边进展1纵1师和3师首先攻占窑湾北面和东北的刘宅、杨场、小上窑、藏口、钱口、 5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