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花绒寄甲的人工饲养.pptx

15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29046499
  • 上传时间:2018-01-21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403.49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花绒寄甲的人工饲养,组长:杨凯 组员:山虎 哈图 呼德 胡日查,花绒寄甲简介,花绒坚甲又称花绒穴甲、木蜂坚甲和缢翅坚甲等,属鞘翅目坚甲科花绒坚甲除寄生松褐天牛外,还寄生于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星天牛、云斑白条天牛、桑天牛、栎山天牛、刺角天牛和锈色粒肩天牛等国内分布:广东、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北京、陕西、宁夏、甘肃、辽宁、内蒙古国外分布:日本,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2—10.0mm,宽2.1—3.8mm,体鞘坚硬,深褐色头凹入胸内,复眼黑色,卵圆形触角短小,11节,端部膨大呈扁球形,基节膨大头和前胸密布小刻点腹板7节,基部2节愈合鞘翅上有1个椭圆形深褐色斑纹,尾部沿中缝有1个粗“十”字斑,每翅表面有纵沟4条,沟脊由粗刺组成足附节4节,有爪1对卵乳白色,近孵化时黄褐色,长0.8—1.0mm,宽0.2mm,中央稍弯曲幼虫初孵幼虫头、胸、腹明显,胸足3对,腹节10节,每节两侧都生有1根长毛,尾节的2根最长。

      老熟幼虫胸足退化,腹部变得特别肥大,头、胸部很小,呈蛆形茧蛹茧长卵形,长6.3-14.6mm,宽2.6—5.4mm,刚结茧时为白色,后变成深褐色,丝质蛹为裸蛹,蛹体黄白色,足、翅折于胸部腹面,羽化前颜色变深花绒寄甲的生活史,3年内可连续发生6代及21对姊妹代,世代重叠,成虫10 月上旬开始在虫道内越冬翌年3 月下旬开始活动,越冬成虫1年产卵2次卵期平均12.7d,幼虫期平均8.4d,茧25.6d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日本Urano2010花绒寄甲在松褐天牛寄主上的寄生成功率及营养健康情况与寄主和寄生数量的关系,脂肪酸成分鉴定花绒寄甲成虫的人工词料配制与筛选,中国林科院已摸索出繁育花续寄甲技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成虫的饲养和产卵二是幼虫于寄主的接虫饲养三是卵和人工繁育出的成虫的储藏问题概况,花绒寄甲成虫的行为观察,花绒寄甲成虫主要在上午和晚上活动上午11:00以后即进入休息状态花绒寄甲成虫行为观察,,交配,交配时间:19:00-24:00,在饲养箱内,交尾后的雌虫在6h内即可钻入天牛幼虫所在的虫道,这表明交尾后的雌虫有寻找合适寄主的习性在野外,花绒寄甲成虫可从天牛幼虫的排粪孔处通过啃咬而钻入天牛幼虫的虫道,进入天牛虫道后,有时可将天牛幼虫咬死继而取食,有时则只是咬伤天牛幼虫。

      花绒寄甲成虫行为观察,,寻找寄主,花绒寄甲成虫行为观察,,寻找寄主,在微弱红光的条件下,不同组的花绒寄甲成虫对蜡封的栗山天牛老熟幼虫和蜡封的同样大小的木头的接触次数几乎没有区别,成虫与二者接触时间长短的差异也不明显 花绒寄甲成虫的视觉在寻找天牛幼虫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有限,视觉,花绒寄甲行为观察,,幼虫,幼虫孵化后,依靠发达的胸足迅速爬行寻找寄主,当找到幼虫、蛹或刚羽化的成虫后,便立即在这些寄主的体节间或翅下开始咬食将头部插入寄主体壁取食体内物质一般情况在寄主体外取食,直至完成各阶段的发育幼虫1至数十头进行单个或群居取食,并不互相残杀幼虫取食阶段需5-6天,老熟时停止取食,大多数就地吐丝结苗,2天后在苗内化踊,当环境恶劣时有的也会孺动到别处结苗,自结茧到成虫咬破苗壳需20-49天寻找寄主,取食,化蛹,王健(2010)在室内和室外利用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寄生试验,结果寄生率分别为 46%和 92 %曹露凡(2011)利用花绒寄甲成虫防治松褐天牛结果表明,林间花绒寄甲成虫与松褐天牛幼虫比例为 15:1 时,校正虫口衰退率最大为 53.45%;崔永三(2011)应用管氏肿腿蜂与花绒寄甲的联合释放寄生率达到 72.9%;刘跃进(2012)于室外释放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高达 87.34%;杨远亮(2012)利用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分别达到 62.71%、74.28%;秦瑞豪(2012)利用花绒寄甲成虫和卵的联合防治达到 87.17%;杨忠岐(2012)释放花绒寄甲天敌的样地和未释放天敌的样地松褐天牛的寄生率分别为 38.34%和 3.92%。

      花绒寄甲对天牛的防治,,国内,花绒寄甲使用说明,一、防治对象侧柏光肩星天牛、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的传播携带者)、桑天牛、锈色粒肩天牛等天牛类害虫二、天敌释放量花绒寄甲成虫与害虫的比例为2:1,花绒寄甲卵与害虫的比例为20:1每亩放成虫200~500头,每亩卵释放量为2000~4000粒,视天牛危害情况酌定林间放天敌前调查放蜂林地虫口密度,根据林分的受害程度,分别采用逐株或隔株放蜂三、释放时期1丶中型天牛处于3~4龄,大型天牛处于1~2龄2丶上午9时至11时,下午3时至6时四、放蜂方法1丶成片林地等距离布点释放,点与点之间距离不超过25米2丶释放成虫时,在树木距地面1.5m处,确定一个30cm左右树段,将树段两边树皮砍光,用4目长50~100cm、宽40~45cm铁纱网包住、固定在树上,并放入1包成虫,打开成虫包装口释放卵卡时,将树皮用刀割开,放入1张卵卡,然后用图钉将树皮固定在树干上3丶古树、工程林价值高,可采取逐株释放谢谢聆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