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机电一体化院级精品专业建设规划.doc
11页机电一体化院级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一. 总体目标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总体目标:将构建基于产教一体、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冰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 教学做合一、项A驱动的职业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棊于生产性的院内外实训棊地群;构 建基于企业和学生满意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基于服务能力增强的社会服务体系实现 六大目标:专业实体化,课程项目化,教师双师化,实训生产化,教材校木化,就业对 口化以培养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高技能人冰的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以培养一流的教师 队伍为切入点;以建设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基地为保障;从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职业技能、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出发;实施校企联合办学,为企业输送具备机电 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修与管理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并以机电一体 化技术专业建设带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将机电一体化 专业建成院级精品专业(并进一步建成省级精品专业),在全院(省)起示范作用二. 建设项目 (一)建设目标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机电设备与自动线维修人才木专业面向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与自动线相关行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爱肉、踏实肯干、善于 与人合作的精神及健全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体魄要求学生掌握机电设备与生产线的基 本原理、棊本结构等知识,具备安装、修理、调试、运行与管理的实践能力,同时应具 有一定的技术改造能力;能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学习的 能力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①机电设备与生产线的运行、操作与维护;②机电设备 与生产线的维修和技术改造;③机电设备与生产线安装与调试;④机电设备与生产线 的现场管理;⑤机电设备与生产线的销售和服务在原冇90%以上学生获得双证书、50%获高级证书、毕业生就业率90%的基础上,至 2010年,100%毕业生获得2项以上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上岗证,70%以上的毕业生获得1项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5%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80%以上,用 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8%以上2. 课程体系改革目标一一构建“以机械为基础、液压与气动为两翼、控制技术为核心、 重在自动线与数控设备维修”的课程体系,在全省起到示范和推广作用以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木 位”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精减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 为轴心,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在原有《电气控制与PLC》、《自动检测技术》2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对 8门专业主干课程进行课程综合化改革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建设,推动教学内容、课程 体系的进一步改革,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形成对省内高职院校同类专业课程 建设冇较强辐射能力和示范作用的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果采用1+8+X课程体系(即一个综合素质平台+8门专业主干课程+多个就业方向), 重点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教育这一主线;实现两个加强: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加强工程 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完善三个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知识教育与专 业技能训练相结合、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相结合3. 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一一建设好具有集实训教学、产品生产、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新技术推广“五位一体”的綜合性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在现有的条件下,将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为能满足实训教学、产品生产、职业培 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新技术推广“五位一体”,设备先进、功能配套、管理规范,具有 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湖南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的培养基地,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基地,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基地,实用新技术推广服务 基地。
把在课程中开设的实验实训项0,整合为突出单元能力和技能培养的实验实训,实 现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的学做合一,整合专业群平台实训及专业方向实训,提升和 完善维修电工(高级工)、可编程控制器设计师、单片机设计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和 层次,围绕此目标建立“工学结合”的顶岗实训实践教学体系使之成为“产、学、研” 的服务平台、校企合作操作平台、区域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新设备新技术推广 平台、职业教育交流平台4. 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一一从“知不知”到“会不会”再到“熟不熟”和“精不精”三大跨跃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是由“电气控制应用能力一液压气动应用能力一机电 一体化设备维修能力”呈阶梯形构成核心能力的培养坚持由浅入深的递进方式、不间 断进行,突出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使学生具备高级维修工职业资格标准的实际 技能做到理论教学解决学生“知不知”的问题;实验实训教学解决学生“会不会”的问 题;第三学期考中级技能等级证解决学生“熟不熟”的问题;第五学期考高级技能等级 证和第六学期顶岗实习解决学生“精不精”的问题5. 师资团队建设目标一一 “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形成以双师教师为基础,骨干教师为中坚,名牌教师为龙头,与技术发展同步、与 教学改革适用,专业技能强、教学水平高、综合素质优,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 合理、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通过政策引导和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和引进具 有专业特长的高级技术人才,聘任企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以专 业带头人为龙头,专业骨干教师、机电行业专家为核心,合格教师为基础,具有 高职特质、专兼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做到:教师双师素质90%; 60%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2位教师参加在职博士进修; 高级职称达70%建成一支以机电行业现场专家、专业带头人与专业名师为龙头的双师 专业教学闭队二)建设经费预算1.专业教学团队、课程、教学资源库、网站建设及教研教改与专业建设检查评估-序号实施方法负责人资金投入预算(万元)2009 年2010 年2011 年合计1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王少华0. 10. 10.20.42课程体系建设王少华0. 10. 10. 10.3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王少华0. 50.40. 31.24专业网站建设王少华0. 10. 10. 10. 35专业教研教改王少华0. 20.20.20.66专业建设检查评估王少华0. 10. 10.2合 计1.01.01.03.0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年度计划总表序号建设项目名称经费投入(单位:万元)经费筹措(单位:万元)09年10年11年小计申请地方财政经费吸纳社会资金学校自筹经费1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1.02.02.05.0//5.02实习实训机制建设7.02.02. 011.0//11.03常规管理制度建设0.50. 52.03.0//3.04硬件环境建设60.070.080.0210.0120.045.045.05师资队伍建设18.518.016.553.0//53.06项目专业建设(以近几年基 地投入约600万元为基础)6.05.05.016.0//16.07区域辐射建设0.51.00. 52.0//2. 0合计93.598.5108300120.045.0135.0三. 年度计划(二年)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年度规划(二年)建设内容2009-2010 年度2010-2011 年度责任人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建设总建设目标以培养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高等应用性人才的课程体系改革为熏点;以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为切入点:以建设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基地为保障: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祌、职业技能、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出发:实施校企联合办学,为企业输送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修与管理技术的技能型人彳。
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带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将机电一体化专业建成省级精品专业,在全省起示范作用1.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制订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 才培养规范,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 革,并依托专业优质教学资源服务社会, 提高专业整体水平耍点: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初稿;2.专业招生学生数200人;3.毕业生职业资格取证率100%; 4.专业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全部以学做合一的方式在专业实训室完成;5.专业实训70%以上学时在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完成;6.专业实习全部在校外实习基地以顶岗T作的方式完成,时间不少于半年:7.成立机电技术研发中心,进行科技、开发服务:8.与省就业培训中心合作为湖南省培养机电一体化高级工120人、技师50人、高级技师30人:9.为湖南省机电一体化职教师资培训50人目标:制订并实施专业人彳培养方案和人 彳培养规范,实现专业人冰培养模式的改 革,并依托专业优质教学资源服务社会, 提髙专业整体水平要点: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规范修改稿;2.专业招生学生数250人;3.毕业生职业资格取证率100%; 4.专业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全部以学做合一的方式在专业实训室完成;5.专业实训70%以上学时在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完成;6.专业实习全部在校外实>』基地以顶岗工作的方式完成,吋间不少于半年:7.与省就业培训中心合作为湖南省培养机电—体化卨级工150人、技师60人、高级技师40人;8.为湖南省机电一体化职教师资培训50人,刘晓魁2.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人才培养规范刘晓魁3.人;
通过课程综合化、教学模式创新,理论教学与丈践教学相融合,学做合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M题和动手能力,形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形成对省A高职院校同类专业课程建设宥较强辐射能力和示范作用的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果1.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目标:进一步学习国W外先进商职办学理念和经验,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通过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方深度融通”,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纳入行业发展规划、专业顶W实习计划纳入企业生产计划,聘请更多的行业知名专家和企业技术或管理骨干从不M层而参与专业建设,丼同制定出一套体现产业背眾优势的开放式专鼎人培养方案,并构建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