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双重否定的界定.doc
4页浅析双重否定的界定以及表达功能摘要:一般认为,双重否定是一种用两个否定重叠在一起表达肯定意义的特殊句式但是分析一些语言现象可以知道,并不是两个否定单纯的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就可以称之为双重否定的,确切地说,那两个否定是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而且用双重否定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定与用肯定所表达的意思完全对等正因为有这些不确定,所以本文对双重否定的范围以及表达功能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够消除一些困惑关键词:双重否定 界定 肯定含义在语言学界,双重否定颇受重视,关于它的研究层出不穷,很多人对其中一些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引发了争议一)双重否定的界定目前被人们关注最多的还是双重否定的界定问题,即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双重否定句关于这个话题,各位学者见仁见智,出现了很多的表述形式早期语法著作和相关研究中对双重否定的表述一直不统一,最早的论述来自于《马氏文通》 ,其中称“双重否定”为“叠用两‘不’字,业已互相对销,无异正说” “,连用弗辞相消,同乎正意”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对双重否定的叙述是:“一句话先后用两个否定词,如‘不能不去’ 、 ‘没有人不去’ ‘非去不可’之类,都是双重否定句法。
”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一书中对双重否定做了这样的陈述, “双重否定句最常见的是先后连用两次否定,有两个否定词,也可以用一个否定词再加上否定意义的动词或反问语气双重否定表示的却是肯定的意思它比一般的肯定句语气更强,更加肯定有力 ”“有的双重否定句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委婉的语气 ”叶长荫认为双重否定是“一句话里,否定词限定否定词” 吕叔湘先生也曾对双重否定做过如下论述:“一句之中,上下两次用否定词,就含有肯定的意思,正如代数里的负乘负得正一样 ”1综合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一般认为,双重否定是一种用两个否定重叠在一起表达肯定意义的特殊句式但是仔细考虑,有几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忽略的第一,是不是任何形式的否定都可以?如果两个否定成分各自独立呢?分析来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难道我们能说不论什么结构,也不论否定词处于结构中什么位置,只要句中出现两个否定词的就一概算双重否定吗?果真那么说,我们就得承认‘他来得不早不晚’ ‘他是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 ‘不三不四’是双重否定的用例了这当然未必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2双重否定确实是含有两个否定, ,但并不是所有含有两个否定的句子都是双重否定句例如:(1)不用的书捐给没钱的孩子。
2)这个人一向不看书,不看报3)他这样做不是无可无不可的这三个句子都连用了两个否定,但都不表达肯定含义,所以不属于双重否定由此可见,连续出现两个否定形式的句子不一定属于双重否定那么,如何确认双重否定句式呢?“这就需弄清它的本质特征双重否定句式在语义上以一个肯定意义为基点,在形式上以连续两次使用否定形式为标志因此,可以说双重否定句式是用两个否定形式表达一个肯定意义的否定句式 这告诉我们‘含有两个否定形式’是构成双重否定句式形式上的必要条件, ‘表达一个肯定意义’则规定了两个否定形式之间是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语义关系 而不是简单相加的关系这就是说,一个句子只有当它连续使用两个否定形式并表达一个肯定意义时才是双重否定句式 ”3上面的例子之所以不是双重否定句式,正是因为各例的两个否定形式之间不是否定之否定的关系,而是简单相加的关系,没有表达肯定意义第二,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样的的复句或紧缩句是双重否定句吗?关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它们不属于双重否定,原因是它们都属于复句或紧缩句叶长荫强调“一句话是指单句而言,不包括复句和紧缩句在内” 但有的研究者认为“复句也可以有双重否定格式” 4,也有的研究者认为“一般复句没有双重否定格式,但紧缩复句形式上与单句一致,也可包含双重否定格式” 。
5在我看来,虽然这种情况下的两个否定均指向各自的连带成分,但是两次否定后构成的整体意义是肯定的,应该可以算作双重否定句的范畴例如:没有水,地球上就不可能存在生命言外之意就是说“有了水,地球上才有可能存在生命 ”所以,双重否定句也存在于复句或紧缩句中第三,带有否定词的反问是否也可以被划入双重否定的范围内?反问,又称反诘,它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那么再带一个否定词,就相当于否定了两次,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是可以把它看做双重否定的一种的对这个问题持肯定回答的是一种广义的否定观,即认为只要能表达否定含义就都算作否定形式 6也有些学者认为“只有否定词或否定词修饰的结构才算否定成分,那些具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和格式不能作为否定成分 ”7 他们觉得,反问句是问句的形式加上反问的语气语言中虽然也有少数像“不是……吗 ”、 “能不 ……吗 ”、“怎能 ……”这样的反问格式 但实际上反问句更多的是依靠语境来判定,因而常常作为一种临时使用的语言技巧被归入修辞的范畴由于只能在具体语境中判断是否表达反问语气 ,无法在句法层面上进行操作,因而反问句也不宜作为特定句法格式的一部分,纳入双重否定的范畴 8有人说:“肯定形式的反诘句,其用意在于否定,或者说这样的句子本身就包含了一层否定的意思,正是在这样‘一层否定的意思’的基础上,否定形式的反诘句就具有了双重否定强调肯定的作用。
”9疑问本身就是对事物的一种怀疑,所以当一个否定词和疑问形式在一起使用时,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双重否定例如:(1)难道你没有看见她么?(意思是:你看见她了 )(2)还不是因为那个人么?(意思是:是因为那个人 )(3)难道我不想结婚吗?(意思是:我想结婚 )所以带有否定词的反问句一样可以归入双重否定的范畴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说,双重否定是在同一个句子中(可以指单句也可以指复句和紧缩句)用两个有逻辑语义关系的否定形式(包括反问句)表达肯定意义的一种句式二)双重否定的表达功能谈到双重否定的表达功能,一般认为,双重否定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且加强了肯定的语气但是一般之中总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导致大家对“双重否定表达肯定”有了不同的看法,对“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先看双重否定与肯定的关系,有人认为双重否定“即语句中有两个或四个否定词,语意就是肯定” , 10他把双重否定表达肯定等同于数学里负负得正的运算法则对于前面的观点,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呼声,有人说:“自然语言中的双重否定不像数学上负负得正那样互相抵消,这种现象可以从认知、语用、心理期待值、否定与肯定的不对称等方面来解释。
11有些场合,特别是含有能愿动词的句子 ,双重否定大大改变了原来肯定的意义(见吕叔湘) 《讲话 》也指出双重否定 “有的跟单纯肯定意思差不多 ”,如“不该不尊重”是说“该尊重” ,但有的不等于单纯肯定 (见《讲话》201 页)分析来看,显然后一种观点个符合实际例如:(1)我不能不来 =我必得来 ≠我能来(2)你不会不知道 =你一定知道 ≠你会知道(3)医生没劝他不喝酒≠医生劝他喝酒 (4)我没说他不去≠我说他去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它们证明了双重否定所表达的意思与去掉里面的否定词后形成的肯定所表达的意思并不一定完全对等,即双重否定不一定等于单纯的肯定再看“双重否定是不是加强了肯定的语气”的问题,这也是不可以一概而论的有的学者认为“用双重否定的句式表达意思,比直接用肯定的句式更加坚决有力,运用得当,可以增加表达效果 ”12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毛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说:“要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非有十年八年不可 ”这就十分肯定地指出解决这个问题是个艰巨的任务,这里选用“非……不可”的双重否定句式比用“一定要用十年八年的时间”所表达的语意更坚决,更肯定但有的学者提到“确实有这么一部分双重否定句,并不像传统的语法伦理所讲的那样,语气更强,语意更重,而是恰恰相反。
”13也就是说,双重否定有时也可表达一种委婉的语气例如:(1)但未庄也不能说是无改革 (鲁迅《阿 Q 正传》 )(2)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刘之章《南州六月荔枝丹》 )第一个例子中,使用了双重否定,语气幽默,语意委婉,揶揄了未庄所谓的“改革” ;第二个例子中,运用双重否定,使其语气语境比肯定句来得平缓和委婉,既对荔枝栽培的发展前景作了大胆预测,又把话讲得很有余地由此可见,双重否定有两种作用,有时候它可以加强肯定语气,增加表达效果,有的时候,它又可以表达委婉的语气,使语意更平和在语言交际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情景选用不同的双重否定句式双重否定是一种特殊的句式,它含有两个否定形式,可以是反问句式,而且这两个否定形式之间有一定的逻辑语义联系;它表达的是肯定的含义,但有的时候又不是单纯的肯定,会有一点点的改变;它有的时候是加强句子肯定的语气,有的时候却是表达一种委婉的语气总之,双重否定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很多的问题在语言学界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继续研究探讨下去了参考文献1 张琳 双重否定相关问题浅探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年 11 期2 10 林文金 关于双重否定的几个问题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 1985 年 03期3 5 孟建安 谈双重否定句式 《修辞学习》 , 1996 年 02 期4 李琳莹 现代汉语双重否定复句初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1997 年 02 期6 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 (增订三版)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 237 页7 丁声树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年8 范振强 肖治野 双重否定 ——否定之否定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 02 期 9 郭昭穆; 汪坤玉 常见的双重否定的结构类型和应用 南充师院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 年 01 期11 杨林聪 论双重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年 04 期 12 李善成 谈 “非 ……不可 ”与 “如何不如何 ”两可 《天津教育》 ,1977 年 07 期 13 李庆东 双重否定都是语气更强语意更重吗 《修辞学习》 ,1995 年 04 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