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发展徐州市现代服务业研究.doc
9页1大力发展徐州市现代服务业研究大力发展徐州市现代服务业研究【摘要】本文通过经济普查数据及近年来徐州市服务业发展轨迹,着重观察金融、交通、信息传输、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积极研究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的对策和途径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发展途径 经济普查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作用已被广大学者和管理部门所认知,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充分验证徐州自然环境优美,人口众多,位于五省通衢的交通枢纽上,拥有丰厚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土壤目前,徐州市经济和社会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既是缓解资源约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旅游城市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一、现代服务业的概念“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在 1997 年 9 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200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2二、现代服务业的分类参照国际和我国的产业部门分类标准,结合江苏经济发展的实际,按照宽泛的现代服务业的标准口径,江苏现代服务业大致包括 11 大行业一)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风险投资业等二)信息服务业,即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包括固定电信服务、移动电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传播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基础和应用软件服务等三)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中介服务、物业管理四)交通、仓储、邮政业,包括水上运输业(不包括内河运输)、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运输代理服务、仓储业、邮政业五)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包括设备租赁与文化及日用品出租、法律、公证、咨询与调查、广告、会展、市场管理服务业等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技术监督、技术交流与推广等七)教育培训业,包括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八)医疗保障业,包括卫生、社会保障业和社会福利业九)文化业,包括影视业、出版业、广播业、音像业、演出业、图书馆业、博物馆业和体育业等十)环境管理业包括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和城市绿化管理等3(十一)旅游业,包括旅游饭店、游览景区管理、旅行社、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等。
三、徐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一)1995 年以来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自九十年代起,徐州市的现代服务业开始起步,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稳步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系列发展服务业的政策出台,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从以下数据中可探寻徐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基本轨迹:1995 年至 2008 年现代服务业相关指标列表年份指标1995年2000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亿元)507129528253293400448214930本地移动年末用户(万户)1.432.3142.7155219.5262.4368.8商品房销售额(亿元)-15.213.750.66285.278.7全社会货运量(万吨)10859966911348140221645918480238524过夜旅游者人数(万人)0.51.85.17.31012.113.2(二)两次经济普查资料比对状况为了进一步摸清经济发展动态,2008 年国务院下令进行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通过和 2004 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徐州市现代服务业出现了跨越式增长,无论从规模、效益还是人员变化,都可以反映出近年来徐州市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现代服务业相关指标对照指标年份从业人数(万人)营业收入(亿元)利润总额(亿元)资产总计(亿元)2004 年32.77198.2715.991397.182008 年36.83653.9104.272445.79(三)目前徐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进入2009年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同时,把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09年全市服务业总体呈现了“速度加快、后劲增强、结构优化、贡献加大”的特点从服从服务业务业内部内部结结构看构看,生产服务业总量不断增大,09年全市服务业主要行业营业收入2814.6亿元,增长20.1%,其中以货物运输、仓储、批发和金融业等为代表的生产服务业营业收入1008.4亿元,占服务业主要行业收入的35.8%同比增长41.6%;四大千亿元产业之一的商贸物流旅游业主营业务收入2191亿5元,同比增长23.5%,占服务业比重达77.8%从信从信贷资贷资金供金供给给看看,全市金融机构服务业贷款余额387.9亿元,比年初增加141.3亿元,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贷款余额增加明显,有五个行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超过1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增加13.77亿元、37.08亿元、19.5亿元、53.66亿元、14.02亿元,五大行业合计增加贷款138.03亿元,占全部服务业贷款增加额的97.69%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途径和思考(一)将主城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突破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是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阶段以后,满足人类除物质需要以外的高级的需要,如生活中的便利、娱乐等精神上的需要。
城镇是生活消费的前沿阵地,因此首先要将主城区及城关镇的服务业发展列入重点,加强服务业基础建设,以做大做强城市商圈为主线,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商贸流通网络为方向,着力抓好一批商贸流通设施建设和集聚区建设,建成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购物最具魅力的消费首选地对现有市场进行专业归集,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高档次、强集聚、广辐射,具有产业支撑联动能力的区域性骨干市场,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大市场流通体系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模式,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大力发展以连锁店、专业店、便利店、特许加盟店为特色的流通新业态,培育商业特色街区,发展社区商业和农村商业,推动信贷消费、租赁消费和循环消费,促进消费升级二)重视楼宇经济及服务业集聚区建设6加快楼宇经济的发展,适应产业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拓宽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专业门类,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企业,促进一批中介服务机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依托高速铁路、城际列车和空港建设,形成立足本市、服务周边、辐射淮海经济区的商务服务体系徐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无论是发展数量上还是区内企业的规模层次上,与苏南苏中兄弟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徐州市拥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2 个,仅占全省总数的 2.3%各地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视程度相对于工业还有较大差距,亟需提高这方面的认识程度和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三)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文化体育产业和教育医疗卫生徐州有着悠久的汉文化历史,教育、科技资源雄厚继续完善以中国矿业大学— 徐州大学科技园为核心,集科技企业孵化、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健全为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提供支持服务的保障体系;加大新兴科技服务业开发、培育和孵化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研发企业和孵化成功企业入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传递、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强化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培育,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7调发展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等主导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网络服务、文化创意、动漫和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巩固发展文化娱乐、艺术培训和艺术品业等社会文化产业,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依托徐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稳步拓展各类文化产业,开发建成集汉文化体验、文化创意开发、民间艺术淘宝、书画艺术交流、古玩奇石展销等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形成徐州新的文化产业增长板块。
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完善服务网络,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提高竞技水平,积极发展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培训、体育传媒等体育产业,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扩大居民体育消费,满足群众性体育需要,促进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转变强化教育事业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坚持把发展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和高等教育与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相结合,打造淮海经济区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和高等教育集聚高地,构建区域性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心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医疗卫生资源优势,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实行卫生资源战略性调整,合理规划医院布局,促进卫生资源向社区、农村和偏远地区转移创建社区、农村医疗服务机构与大中型综合医院分工协作、双向诊断的医疗服务模式,扩大医疗卫生保障覆盖面,为徐州市及周边地区城乡居民提供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四)统筹发展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家庭服务和社区保障业一是金融业以服务本地和周边地区产业发展为目标,积极培育8新型金融市场,构建多元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争取区域性金融机构、营运中心和外资金融机构落户徐州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培育金融衍生产品,积极发展票据、拆借、债券、离岸金融等业务,发展金融租赁、民间借贷、信托投资、保险、证券、典当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服务体系。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增强金融业对地方经济的服务能力二是房地产业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徐州市房地产市场开发,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调整房地产供给结构,面向低收入人群,大力发展普通商品住房,积极开发建设廉租住房,严格控制别墅等低密度高档住宅用地供应量加快培育工业房地产市场,有效增强房地产市场供给能力,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能力,加大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力度和中低价位住房供应力度,引导房地产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通过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行为,建立合理有序的房地产供给体系和社会住房保障机制三是家庭服务业和社区保障业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城市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的现代化以及家庭在子女教育、个人健康、居室环境、娱乐休闲、社交往来等生活方式方面的变化,人们对家庭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大多数城市由于从业过程缺乏管理监督、规范化培训机制尚未建立,使家政服务业遭遇了一些瓶颈今年 9 月份,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亲自主持部署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徐州市应该紧跟中央部署从规9划统筹、市场秩序、服务培训、权益保护、财税扶持等方面,进行谋划、规范和支持。
以创新社区服务、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与产业化、社会化趋势相适应,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优质高效、门类齐全的新型社会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发展社区卫生、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保险理财、家政服务、社区保安、养老托幼、商品配送、修理服务和废旧物品回收的便民服务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推进社区服务网络化、规范化五)树立旅游服务理念,加强旅游软环境建设徐州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应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结合产业分工和服务需求,按照“人性化、合理化、方便化、易用化”的要求,树立牢固的旅游服务理念,加快旅游软环境的建设,提升旅游景点周围的服务水平,在加快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星级宾馆、旅游标识指示系统、特色餐饮娱乐设施、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及其它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构建旅游公用信息平台,将文化、商贸、金融、餐饮、医疗等引入平台建设,逐步形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