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有名号的兵种整理.pdf
13页春秋战国:商:必死之士([ 六千良车七十乘 ] 【 《吕氏春秋·仲秋纪·简选》: “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於郕,遂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桀既奔走”】 【 《国语·鲁语下》 : “天子有虎贲,习武训也;诸侯有旅贲,御灾害也”】 )周:虎贲军 ([ 三千简车三百乘,吕尚]【 《吕氏春秋·仲秋纪·简选》: “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於收野,而纣为禽 】) 秦:铁鹰锐士([ 一千六百余人轻军,创始人:司马错][ 铁鹰锐士见于孙皓晖小说《大秦帝国》 ,史料中并无记载] 【老秦军时期,铁鹰剑士名闻天下,全军也只有堪堪百余人属于稀少的特殊部队司马错做上将军后, 在保留铁鹰剑士简拔制的同时,创立了铁鹰锐士制 】【这铁鹰锐士不单剑术超凡,且要马战步战一样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都是一样娴熟当世的步战士兵以魏国武卒最为精锐,天下呼之为“魏武卒”骑战则以赵国的“胡刀骑士”与齐国的“技击骑士”并称精锐秦国变法后的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被天下惊呼为“锐士”司马错便借这个名号创立了铁鹰锐士:下马步战以超越魏武卒为准,上马骑战以超越赵齐骑士与匈奴胡骑为准 【 《荀子·议兵篇》: “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 。
魏:魏武卒 ( [五万重步, 吴起 ]【 《荀子· 议兵篇》: “魏氏之武卒, 以度取之, 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是故地虽大,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 ” 】 ) 赵:胡服骑士( [ 创始人:赵武灵王][ 武陵(灵)铁骑,又名胡刀骑士,正史不见记载]【 《史记·赵世家》: “王曰:“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於是遂胡服矣 ” 】 【 《史记·赵世家》 : “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於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 】 ) 、百金之士( [ 李牧的北地军五万]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 皆原一战。
於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 【 《史记·冯唐列传》 : “百金之士十万 】 ) 、黑衣卫 ( 【 《史记· 赵世家》: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而臣衰,窃怜爱之,原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昧死以闻 】 【 《战国策·赵四·赵太后新用事》: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官,没死以闻 】 ) 齐:技击骑士 ( [司马穰苴、 田忌、孙膑、田文 ][ 齐国共设有五都, 五都均设有选练的常备兵,即所谓技击,也称“持戟之士”,因而有所谓“五都之兵”,也称为五家之兵]【荀子·议兵篇: “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然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复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 】 【 《史记·燕召公世家》 : “孟轲谓齐王曰: “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 】 【 《战国策·齐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 , ” 】 【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孟子之平陆。
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 ) 燕:公子府死士 ([ 创始人: 燕公子丹, 荆轲、秦舞阳 ]【 《史记· 刺客列传》: “乃装为遣荆卿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乃令秦舞阳为副 】 ) 韩:击刹( [韩国强弩狙击手][ 找不到记载,不过苏秦列传有韩国弓弩手的记载]【 《史记·苏秦列传》: “天下之彊弓劲弩皆从韩出谿子、少府时力、距来者,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 】 ) 、材士( [据说人数不多] 【 《史记·苏秦列传》: “韩卒之剑戟皆出於冥山、棠谿、墨阳、合赙、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牛马, 水截鹄雁, 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簠芮, 无不毕具 以韩卒之勇, 被坚甲, 蹠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 】 【 《战国策·东周·秦攻宜阳》: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 】 ) 楚(技能:王卒,荆尸阵):选练之士([ 吴起 ] 【 《韩非子·和氏》 : “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官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 ) 、宫甲( [ 芈商臣 ][ 东宫,太子的禁卫 ] 【 《左传·文公元年》 : “冬十月,以宫甲围成王。
王请食熊蹯而死 】 【[ 成德臣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 】 ) 、若敖六卒( [ 一百八十辆车兵,成德臣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子玉以若敖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 」子西将左,子上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旆而退之 】 ) 、申息之师( [ 鬬(斗)克、屈御、公子申、公子成]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 “秦、晋伐鄀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 】 【 《左传·成公六年》 :“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 ” 】 ) 晋(公卒):乘广( 【 《左传· 宣公十二年》 : “潘党既逐魏錡, 赵旃夜至于楚军,席于军门之外,使其徒入之 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右 】 ) 、 纪纲之仆 ([三千, 秦穆公送于晋文公]【 《国语·晋语四》 : “元年春,公及夫人嬴氏至自王城秦伯纳卫三千人,实纪纲之仆 】 ) 吴:利趾([ 夫差 ][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 : “以为前陈之士卒,何必定是善走者?此‘利趾’当即‘利跂’ ,, 谓突出於众者三千人也。
] 【 《吕氏春秋·仲秋纪·简选》: “吴阖庐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陈,与荆战,五战五胜,遂有郢东征至于庳庐,西伐至于巴、蜀,北迫齐、晋,令行中国 】 ) 、三色吴军( [ 孙武 ][ 如火如荼,望之如墨][ 窃以为这或许是 《尉缭子》 所中提到的, 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孙武所练之兵 ]【 《国语· 吴语》 :“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王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阵而立左军亦如之,皆赤裳, 赤、丹甲、 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军亦如之,皆玄裳、 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为带甲三万,以势攻,鸡鸣乃定 】 ) 越:越甲士 ([ 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三千越甲可吞吴,还有槜李之战中在两军阵前自刎的死囚 ] ) 、习流( [ 勾践、范蠡 ][ 司马贞《史记索隐》 :谓习流为“流放之罪人,使之习战,任为卒伍,故有二千人 ”][ 然徐天祐《吴越春秋注·勾践伐吴外传》以为“笠泽之战,越以三军潜涉,盖以舟师胜,此所谓习流,是即习水战之兵][ 顾炎武《日知录·史记注》亦以“习流谓士卒中之善泅者别为一军《索隐》乃曰流放之罪人,非也今从后说亦谓熟习水性 ]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
】 ) 宋:门官(【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 「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 ) 楚汉:秦:骊山徒([二十万,章邯] ) 、长城边军( [ 蒙恬、王离 ] ) 张楚:苍头军( [ 吕臣 ]【 《史记·陈涉世家》 : “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 】 ) 西楚:江东子弟 ([ 八千,项羽 ]【 《史记· 项羽本纪》: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 ) 、项王精骑([ 三万轻骑,项羽 ] 【 《史记·项羽本纪》: “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四月, 汉皆已入彭城, 收其货宝美人, 日置酒高会 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穀、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卻,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 】 ) 匈奴:单于护卫、射雕手。
两汉:汉:勇敢士 ([ 五千, 李陵 ]【 《史记· 李将军列传》 : “李陵既壮, 选为建章监, 监诸骑 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馀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 】 【 《史记·李将军列传》 : “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於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馀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馀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 “无面目报陛下 ”遂降匈奴其兵尽没,馀亡散得归汉者四百馀人 】 ) 、细柳营( [ 周亚夫]【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 : “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於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 】 ) 、虎贲郎,羽林骑([ 两千余人、八百,霍去病、卫青] 【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汉武帝建羽林骑,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于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 羽林孤儿 ” 】 【一曰“建章营骑” ,二曰“期门骑” ,后改称“羽林”、 “虎贲”羽林、虎贲皆以中郎将为长官 “建章营骑” 以其卫守建章宫,后更名“羽林骑” ,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 ) 、北军八校起义军:赤眉军([ 樊崇、徐宣、逄安、谢禄、杨音、董宪] 【 《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众百余人,转入太山,自号三老时青、徐大饥,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岁间至万余人崇同郡人逄安,东海人徐宣、谢禄、杨音,各起兵,合数万人,复引从崇 ” 】 【 《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初,崇等以困穷为冠,无攻城徇地之计众既浸盛,乃相与为约: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以言辞为约束,无文书、旌旗、部曲、号令。
其中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次卒史,泛相称曰巨人王莽遣平均公廉丹、太师王匡击之崇等欲战,恐其众与莽兵乱,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 】 ) 、绿林军([ 王匡、王凤、朱鲔、张卬、王常、成丹、马武、陈牧、廖湛、李轶、李松、刘演] 【 《后汉书·刘玄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