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米芾的中秋赏月词《水调歌头;中秋》.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2424895
  • 上传时间:2022-0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米芾的中秋赏月词《水调歌头•中秋》 《水调歌头中秋》 宋米芾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整理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得意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赏月词,词人先撇开月亮写自己对秋的感受听到急促的砧声与蟋蟀的悲鸣声,而感到秋风飒飒袭来,时令已届高秋悲秋是大多数诗人们面对萧瑟秋景的普遍感受,然而米芾却说“不学宋玉解悲愁”,表现出他的旷逸豪宕的襟怀接着他还要“整理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了可是,酒后心里反而加倍感到孤独 正在“倍觉不胜幽”之时,一轮明月缓缓而升,“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月到中秋格外明,它似乎一面明镜,挂在南楼之上;它把皎洁的光芒洒满人间,把人间装饰成一个如梦似幻的水晶世界而此时的宛如置身于仙境,他的孤独压抑瞬间被一扫而空,自有一种潇洒情怀油然而生。

      明月是多情的,它用优美的月光摩挲着孤独之人,也把从消沉压抑的心情中拯救出来至此,词人才托出一轮“中秋月”点明中秋多情”二字是在词人的感情几经折腾之后说出的,极其真实自然上片,在反复渲染秋意中,从反面为月出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以“多情”二字言情,再把明月和盘托出,用笔颇为奇异 中秋月是最美的,词人下片便写赏月情景,透露出归隐倾向词人面对良辰美景,并不是惬心地去观赏,而是转向深思,最终悟出了“宇宙若萍浮”的结论最终两句表达了词人远离污浊的人世,而隐没江湖的决心 扩展阅读:名人评价 《宋史·文苑传》:芾特妙于翰墨,沈着飞,得王献之笔意 书法家启功:能在中国的北京看到米芾的《研山铭》,饱了眼福过去看《研山铭》的照片快乐,临《研山铭》快乐今日我90多岁了,看到了真的《研山铭》原作,是眼福啊!能多看几天就多看几天 明代庐州府同知刘师朱:清风灏气,至今袭人 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独立家 宋朝苏东坡:①米书超逸入神②终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①镇静痛快,直夺晋人之神。

      ②米元章书,笔锋绚烂,少奇多怪,意到力寡,正值逸处,却有懒笔如高阳酒徒,醉后便欲凭儿 《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镇静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宋代黄山谷:余尝评米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然似仲由未见孔子时风气耳 宋高宗赵构:米芾得能书之名,似无负于海内芾于真楷、篆、隶不甚工,惟于行、草诚入能品以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镇静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然喜效其法者,不过得外貌,高视阔步,气韵轩昂,殊不究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骨自然超逸也 《米公墓志铭》:平居退然,若不能事事;至官,下则率职不苟,喜为教戒,吏民初为烦,已而安之时亦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明代宋濂:予尝评海岳翁书如李白醉中赋诗,虽其姿势倾倒,不拘礼法,而口中所吐,皆成五色文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